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11,(2):60-60
詹勇在11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广西浦北要求“一江两岸”住户自掏腰包装修外墙立面,旨在“提高县城品位和居住环境”;陕西安康市汉滨区将17名“阻挠重点工程建设”的村民示众,意在“普法宣传”;  相似文献   

2.
提起王春,不少读者可能感到陌生,他离开我们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他。 王春,字千秋,1907年12月30日出生于山西阳城县东四侯村。幼年时代,王春便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常常手不释卷,《三字经》《千字文》《四书集注》等都能过目不忘,被誉为“神童”。  相似文献   

3.
钱江 《党史博览》2011,(5):19-21
1966年5月31日晚.陈伯达带领“中央工作组”来到位于北京王府井的人民日报社夺权,于次日(6月1日)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发表煽动“文革”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实际上.5月最后一天的夺权闹剧只是陈伯达在中央机关报打出的第一拳。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有不少琐事可以忽略;生命里,有一些记忆不能:悫却。那些刻骨铭心的日子,应该是淡漠不了的。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要挺直脊梁,传承血脉,铸造灵魂,更需克服健忘,加强记忆。  相似文献   

5.
胡晓明 《唯实》2013,(5):77-80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广为传诵的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金陵五题》之一——《乌衣巷》。眼尖的朋友可能会立刻指出诗中的字写错了:"王榭"应该是"王谢"。其实,把"王谢"当"王榭"早在宋代就出现了。在一个叫刘斧的宋人笔记《青琐高议》(别集)中,  相似文献   

6.
近日,我在整理一些保存的老物件时,看到了1986年9月《人民日报》和《安徽日报》发表的有关我的父亲桂蓬逝世的讣告和有关追悼活动的报道,不由得回忆起父亲的许多往事.屈指算来,父亲离开我们已经35年了,但他那慈祥和蔼的音容笑貌依然如昨,历历浮现在我的眼前.在这里,我把听父亲说过的几个故事,复述一下,以此怀念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7.
流金岁月,积淀民族记忆;红色影视,纪录革命历史。《地道战》、《平原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英雄儿女》……这些优秀的红色经典,代表的是一个时代,一种信仰,一份力量,一颗足以影响几代人的赤胆忠心。  相似文献   

8.
哈若蕙 《共产党人》2009,(13):52-53
罗京走了……记得,那天是从早八点的手机新闻中获知这一信息的,心里顿时酸楚起来,脑海里飘来浮去的总是罗京那俊朗、庄重的面容,还有他那极具磁性的"中国最美的声音"。随即,社会民众  相似文献   

9.
陈文清 《党史纵横》2011,(10):49-51
凡是到五台山游览过的人,留在记忆里的大多是其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胜景:高台隆起,气势磅礴;奇峰拔地,穿空入云;寺庙遍布,鳞次栉比;佛塔摩天,地标显赫;佛教文化,博大浑厚;清凉胜地,名播四海。正因如此,2009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五台山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0.
近日,微博中一个名为“你听过最芙的名字”的话题成为热门,不少人开始怀念起爷爷奶奶那个年代充满中国文化底蕴和诗意的名字,如“岱川”、“景梵”、“江南”等。中国人的名字,既承载着长辈的美好期望,也留存着鲜明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09,(12):54-55
王石川在10月28日的《广州日报》上撰文指出:浙江省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最近以贪污罪、受贿罪一审判处岱山县高亭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傅平洪有期徒刑11年。引人注目的是,他用公款为自己吃喝玩乐埋单的44万余元也被法院全额认定为贪污款(10月27日《人民日报》)。公款吃喝是贪污,这的确振奋人心。但在笔者看来,共鸣之余,且慢狂欢。首先要弄清两点:其一,我国并非施行判例法制度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在这个过程中,《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对该次协商建国的盛会予以了充分报道,在宣传性和思想性上取得了很好的新闻效果。因此,站在历史的角度,结合毛泽东的新闻思想,以报道建国盛况的视角全方位审视《人民日报》的立场性与时代性,不仅对了解当时的《人民日报》有所帮助,也对还原那段协商建国的历史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1976年,新中国历史上的多事之秋。这一年,三位伟人相继离世,唐山大地震惨不忍睹,可谓灾难深重。但也在这一年,文革浩劫就此结束,中国命运掀开崭新的一页。当时的耳闻目睹,如今已成记忆,现在串联起来,也是一段难忘的历史脚印。周总理逝世悲中忆当年1976年1月9日,《人民日报》载: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相似文献   

14.
改革初期,农村“包产到户”的再次兴起引起新闻舆论、理论学界和党政高层的激烈争论。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人民日报》对此争论展开多方位报道。梳理1978—1982年间的报道可将争论的焦点分为:包产到户是“前进”还是“倒退”、经济发达地区能不能搞包产到户、包产到户是姓“资”还是姓“社”等。《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不仅体现出关于包产到户的争论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深远等特征,也从侧面反映了包产到户在持续激烈的争论中打破重重障碍并最终得以正名的艰辛与不易。  相似文献   

15.
《党的建设》2014,(6):64-64
《人民日报》日前刊登李济沧的文章说,曾几何时,在一些干部的思想认识中有这样一种误区:霸道就是魄力。这些干部表现强势,凡事喜欢自己说了算,容不得一点批评和杂音。而一些上级部门和领导也认为这样的干部固然有缺点,但也是“有魄力”的干部,是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  相似文献   

16.
梁衡 《学习导报》2012,(3):64-64
这个题目是我读初中时,在《人民日报》上见到的一篇文章的标题。文章引自列宁的话意,说我们谈话、写文章为什么一定要板着面孔?就是严肃的真理也可以笑着来谈。几十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忘掉这个题目,因为天天读报,特别是读言论时,看到的仍是板面孔多,笑面孔少。  相似文献   

17.
陈祖甲是《人民日报》资深记者、科普作家。2008年9月,其胞妹陈祖申不幸被查出患了胃癌,其科学家妹夫却听信“刘太医”的教导,拒绝开刀、化疗和放疗……两个月后,陈祖申离开了人世。这个“刘太医”伺许人?妹夫为何对他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18.
这个题目是我读初中时,在《人民日报》上见到的一篇文章的标题。文章引自列宁的话意,说我们谈话、写文章为什么一定要板着面孔?就是严肃的真理也可以笑着来谈。几十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忘掉这个题目,因为天天读报,特别是读言论时,看到的仍是板面孔多,笑面孔少。  相似文献   

19.
国资委首次对外公开现利润从2405亿元增加到8151亿元.年均增长19发布了《国务院国资委2009年回顾》,重点向社会披露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回顾》显示.中央企业实%。上缴税金从2915亿元增加到11475亿元.年均增长21.62%.累计向国家上缴税金5.4万亿元。通过数据研究得出.国有企业的税负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企业。近年来税负均值为27.3%.是私营企业税负综合平均值的5倍多(《第一财经日报》、《人民日报》8月4日报道)。  相似文献   

20.
新知     
《当代党员》2014,(9):4-4
经济新常态 今年5月和7月,习近平两次提到“经济新常态”。何为经济新常态?《人民日报》归纳了四个主要特征——“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