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俊雄 《台声》2009,(12):15-16
2005年12月3日台湾地区县市长选举,国民党在23席之中获得14席,而民进党仅保有南部的6个县市。2007年1月12日立法院选举,国民党在135席中获得超过四分之三的多数。因此在2008年的“总统”选举中,国民党遂喊出“完全执政,完全负责”为竞选主轴.2008年1月23日,马英九以700多万票、57%的得票率。获胜当选。因此,国民党“完全执政,完全负责”似乎顺理成章,毫无疑义.  相似文献   

2.
人物     
《小康》2015,(1)
<正>辞职者马英九"我向所有的支持者道歉,有负于创党先烈先贤,很惭愧,让大家失望了。"12月3日下午,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国民党中常会上宣布辞去党主席职务,以示对该党于"九合一"选举遭遇重大挫败负责,他深鞠躬10秒,国民党中常会随后依据党章,通过由现任第一副主席吴敦义担任代理主席。马英九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香港,祖籍湖南省衡山县,1952年随家人移居台湾。1967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72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之后马英九  相似文献   

3.
<正> 对马英九和他统帅的国民党而言,处理亲民性、现代性与候选人形象的塑造和维持是关键。处理好就是以逸待劳,处理不好就是强弩之末。马英九在国民党主席的选举中获胜。他当选以后的国民党走势和他在2008年"总统"选举中的位置判断广为各界所关注。马英九当选党主席对国民党治理是好是歹,对2008年国民党重返"执政地位"是吉是凶,对他自己的"总统"之路是以逸待劳还是强弩之末?笔者以为取决于以下几点。党内整合。此次国民党主席选举是国民党首次将直接对决式选举引入党内,因此造就了国民党良好的民主形象,但是选举的残酷性本身也造成了党内理想和利益的纷争。党产、反黑金、党内改革如何进行并不因马英九的当选而顺理成  相似文献   

4.
12月3日,台湾地区举行县市长、县市议员和乡镇市长"三合一"选举。此次选举虽不涉及执政权的更迭,但选前国民党、民进党均高度重视,岛内各主要政治势力无不全力投入,到选举的最后阶段更达到白热化程度。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和民进党主席苏贞昌皆以不达预期目标即辞去党主席为号召拓展票源,使这场选举演变为政党对决。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4,(12)
<正>据台湾媒体报道,11月29日,台湾地区地方公职人员"九合一"选举投票正式开始,从上午8时开始,到下午4时结束,后即开票。台湾多家媒体陆续直播开票情况。选举结果,按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的话说,国民党在"九合一"选举遭遇极大挫败。依据台湾选举事务部门公告时程,12月5日正式公告当选人名单,12月19日前致送当选证书。  相似文献   

6.
吴师 《两岸关系》2015,(1):39-40
<正>2014年11月29日,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出炉,22个县市长中,国民党获6席,民进党获13席,无党籍获3席,蓝绿政治版图呈现逆转之势。针对选举结果对岛内社会形态和政局走向的影响,台湾学者表达了不同观点和见解。国民党应加速改革台湾历史学者武之璋认为,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大家都寄望马拨乱反正,把台湾带向一个正常社会。没想到  相似文献   

7.
常超 《两岸关系》2014,(10):18-19
<正>8月30日,国民党在台北举行第19届代表大会并改选了中常委。由于中常委在国民党内的地位日趋边缘化,使得很多青年精英参选意愿不高,外界遂有质疑国民党中常会功能不彰、权力衰歇的声音。马英九当局政绩不佳,政争、弊案四起,也令此次选举蒙上一层灰色。中常委改选对国民党政治生态及11月"九合一"选举的影响如何,成为外界观察的焦点。三大特点按照国民党党章规定,中常委共设39席,其中7席由党主席指定,由5名党籍政务官、1名青年团总团长及  相似文献   

8.
12月3日,被视为2008年“大选”前哨战的“三合一”(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市长)选举揭晓。在关键的县市长选举部分,国民党以绝对的优势战胜民进党,获得14席(泛蓝军共17席),民进党只在南部地区获得6席。这是自1997年县市长选举以来、自2000年大选失败以来,国民党取得的前所未有的大胜利,也是民进党建党以来的最大挫败。国民党气势上扬,马英九向2008年跨出了坚实的一大步。陈水扁领导权威和影响力大幅下降,民进党“长期执政”图谋面临重大挑战。蓝绿地方政治版图重新改写,“蓝长绿消”态势初步形成,“北蓝南绿”结构发生微妙变化。此次“三合…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6,(2)
正吴伯雄接掌国民党主席后,促成了"马王合",国民党内的矛盾得以缓解。紧接着就是国民党面临的一场大战——"立法委员"选举。吴伯雄亲自操盘,国民党大败民进党。国民党的胜利和民进党的失败,是许多人意料之中,但国民党所获胜利之大,民进党失败之惨,则是大大出乎人们所料,令人跌破眼镜。吴伯雄强势主导"立委"选举背水一战国民党不分区"立委"名单11月7日公布之后,余波荡漾,原因无他,隶属马英九阵营辅选大将的前"卫生署长"詹启贤在最后关头遭党中央自名单中剔除,造成马英九的辅选阵营与国民党中央之间的龃  相似文献   

10.
台湾"五都"选举结果于11月27日晚上揭晓。国民党拿下了台北市、新北市和台中市三席,民进党则赢了台南市和高雄市两席。就所获席位而言,国民党似乎略占上风,但就得票数和得票率而言,国民党获票3,369,052占44.54%;民进党获票3,772,373占49.87%,民进党得票数比国民党多出40余万票,得票率比国民党高出5.33%。  相似文献   

11.
孙冬雪 《两岸关系》2014,(12):20-20
<正>11月29日,台湾县市长选举结果出炉,在22个县市长中,国民党获6席,民进党获13席,无党籍获3席。国民党得票率为40.70%,民进党得票率为47.55%。当选情况如下:台北市:无党籍柯文哲当选。得票率57.16%,得票数853983票。新北市:国民党籍朱立伦当选。得票率50.06%,得票数959302票。桃园市:民进党籍郑文灿当选。得票率51.00%,得票数492414票。台中市:民进党籍林佳龙当选。得票率57.06%,得票数847284票。  相似文献   

12.
李立 《黄埔》2012,(2):19-21
1月14日,台湾地区领导人与民意代表两项选举结果揭晓。马英九以689万多票、51.6%的导票率获得连任。在台湾民意机勾总共113个席次中,国民党获j4席,民进党、台联党、亲民党、无范团结联盟、无党籍及未经政党推荐者分别获40席、3席、3席、2南和l席。蔡英文在败选后宣布滓去民进党主席职务。这一结果呼对未来台湾政局走向和两岸关系发展前景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国民党在2016年1月台"总统"、"立委"两场选举大败后陷入空前危机,其权力与路线的演变发展受到各界高度关注。前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为败选辞职后,国民党中央规划3月26日补选产生新任党主席。国民党主席补选这次原有6人领表,前新北市议员陈明义领表后隔天宣布退出,国民党中常委林荣德则以党的团结和大局成为第二位退选者,剩下  相似文献   

14.
热闹数月的"台湾省市长和省市议员选举"于1994年12月3日落下帷幕,国民党方面赢得"台湾省长"、"高雄市长"两席和48席"台湾省议员"、20席"台北市议员"、23席"高雄市议员":民进党方面赢得"台北市长"1席和22席"台湾省议员"、18席"台北市议员"、11席"高雄市议员":新党赢得2席"台湾省议员"、11席"台北市议员"、2席"高雄市议员":无党籍人士赢得7席"台湾省议员"、3席"台北市议员"、8席"高雄市议员"。从选举结果看,朝野各党基本上反映了台湾的政治格局和实力:国民党阵容很大,但它正处于"百年老店"的改造、调整阶段,面对民进党、新党的竞选攻势,难免在防线上出现大的漏洞:民进党执政心切,全力竞选,和国民党决一雌雄,攻下台北市和取得51席"省市议员"席位,这也符合民进党在岛内的地位和所拥有的实力;新党初试啼声,既没有国民党担心执政基础动摇的包袱,也没有民进党那样强烈的急于执政的愿望;且新党实力有限,又是两面作战,左打国民党,右打民进党,力不从心,因此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8,(23)
正"绿地"变"蓝天"台湾民众用脚投票"绿营大本营"成"蓝营新阵地""韩流"席卷台湾"六都":国民党3席,民进党2席,无党籍1席16县市:国民党12席,民进党4席蔡英文辞去民进党党主席11月24日,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进行投票,选举产生22个县市的县市长、议员,以及乡镇长、村里长等。据台湾当局"选务部门"的票数统计,在22个县市长中,中国国民党获15席,民进党获6席,另有1席为无党籍。据台湾媒体报道,11月24日晚间,蔡英文宣布辞去民进党党主席职务,  相似文献   

16.
肖扬 《两岸关系》2023,(4):32-33
<正>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将在明年1月13日举行,对此岛内各阵营积极布局、蓄势以待,近期已有领先开跑“抢攻”的“急先锋”出现。而经过2022年底“九合一”选举的洗牌,现阶段蓝、绿、白等各方政治势力竞逐2024的近况存在变数。一、岛内竞逐2024参选人情况(一)国民党方面在3月22日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宣布将采用征召方式推出国民党候选人后,据台媒报导,继国民党秘书长黄健庭约见了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中广”董事长赵少康后,朱立伦又先后与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以及前高雄市长韩国瑜等会面,预计最晚国民党将在6月推出候选人。目前,倍受关注的是新北市长侯友宜和郭台铭两者中谁将获得提名。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2月7日,被称为台湾2004年“总统”大选前哨的我国台湾地区台北、高雄市长及市议员选举揭晓。国民党籍时任台北市长马英九以87.3万张高票连任,民进党籍时任高雄市长谢长廷以38.6万票险胜过关。市议会政党版图部分,国民党仍为台  相似文献   

18.
刘红 《台声》2005,(8):29-31
7月16日,国民党主席选举结束,马英九成为国民党新一届党主席。由于是第一次在党主席选举中使用政党竞争的方法进行,因此选举过程复杂,选战打得十分辛苦。同样,既然是选举和竞争,无法摆脱台湾地区选举文化、政治文化的局限性,选举活动也有不理想的地方。问题的关键是,国民党应该能够经受住此次选举的考验,按照马英九和王金平在竞选过程中提出的设想,为实现国民  相似文献   

19.
7月1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结果揭晓。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台北市市长马英九以375056票、71.51%的得票率,当选国民党新一任党主席。这一结果为国民党改革、发展带来新契机,预示着“马英九时代”即将来临。连战确定的大陆政策仍将继续得到贯彻,国民党仍将是岛内遏制“台独”、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马英九当选是以其形象与实力、国民党基层党员强烈要求夺回执政权心态的必然结果。首先,坚强实力,清新形象和改革魄力是马英九胜选的根本因素。马英九连任二届台北市长,是国民党内唯一一位击败陈水扁的“英雄人物”,被泛蓝军称为“人气王…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料手册》2010,(1):95-95
2009年12月5日.台湾地区举行了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市长“三合一”选举投票,此次“三合一”选举是2008年3月台湾当局领导人选举后台湾地区首次大规模选举。据台湾当局选务主管机关统计,在17个县市长中,国民党获得12席,民进党获得4席.另有1席为脱离国民党的无党籍人士当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