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谢孝洋 《传承》2009,(22):84-85
当前,学界普遍认为思维定势是创新性思维的阻碍因素,这种认识存在着局限性。通过从形体和影像两个层面分析思维定势,不难发现思维定势与创新性思维不仅有统一性,而且其对立也不是绝对的。反复的习常性的实践活动能产生习常性的思维定势,而反复的创新性实践也能产生创新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2.
当前,学界普遍认为思维定势是创新性思维的阻碍因素,这种认识存在着局限性.通过从形体和影像两个层面分析思维定势,不难发现思维定势与创新性思维不仅有统一性,而且其对立也不是绝对的.反复的习常性的实践活动能产生习常性的思维定势,而反复的创新性实践也能产生创新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3.
继续解放思想,克服计划经济思维,要努力突破“机械执行、被动跟进”的思维定势,树立抢抓机遇、创新发展的市场经济意识;要努力突破“言必寻据、行必问典”的思维定势,树立“法无禁止即许可”的市场经济意识;要努力突破盲目发展、粗放增长的思维定势,树立以人为本、为民发展的市场经济意识;要努力突破全能政府、政府管制的思维定势,树立以“企业家精神”再造服务型政府的市场经济意识;要努力突破求全责备、论资排辈等思维定势,树立选拔任用创新人才的市场经济意识。  相似文献   

4.
语言教学由于过度追求标准和地道语言形式的掌握,形成了学生思维形式的定势化倾向,也就是语言学习中的“石化”现象。外语教师应该在标准化语言形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清语言变素的形式,探讨语言变素形成的基本规律,进一步引导学生超越常规思维,打破定势思维,克服语言学习中的石化现象,根据多样变素形式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多样化思维。  相似文献   

5.
谢孝洋 《传承》2010,(36):136-137
创新性思维与思维定势的对立性已经为人们所熟知,然而这种对立性却未能全面揭示二者的关系,人们对于它们之间的统一性的认知缺失源于考察思维定势的深度之欠缺,思维定势的分层研究揭示了创新性思维与思维定势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6.
谢孝洋 《传承》2008,(20):76-77
思维定势是创新性思维的障碍,是思维的固有程序、规则和框架。它的形成是主体在社会实践过程所获得的认识的定格,也是一定社会文化的积淀。其形成和演化是一个"同化——顺应"的不断循环的辩证历史过程。思维定势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是深入认识思维定势的关键,也是突破思维定势寻求思维创新的开始。  相似文献   

7.
思维定势是创新性思维的障碍,是思维的固有程序、规则和框架.它的形成是主体在社会实践过程所获得的认识的定格,也是一定社会文化的积淀.其形成和演化是一个"同化--顺应"的不断循环的辩证历史过程.思维定势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是深入认识思维定势的关键,也是突破思维定势寻求思维创新的开始.  相似文献   

8.
中青年领导干部提高创新能力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因此,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青年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迫切需要。我认为中青年领导干部主要应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提高其创新能力。一要淡化思维定势,坚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思维定势是人们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也就是心理操作的模式和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思维定势能用较少的精力处理大量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但思维定势也能使人的思维活动总是局限于某一模式,而限制和压抑了人的创新思维活动。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在工作中不因循守旧,就要不断地调整…  相似文献   

9.
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必须破除“三种思维定势”,即要破除“前边有车、后边有辙”的思维定势,又要破除“上级没作明确要求的不要去做”的思维定势,更要破除“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0.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学习型”与“学习”的区别主要在于四点。 1.“学习”主要侧重于对知识、信息的吸收,忽略思维方式问题;而“学习型”则突出强调努力摆脱思维定势的局限,走出惯性思维,促进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而增强创造性,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告诉我们,“定势”是指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它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几只跳蚤放在一个容器内,盖上玻璃挡板。开始,这些跳蚤都拼命地往上跳,但每次都以撞到玻璃挡板而失败告终。训练了一段时间以后,将玻璃挡板抽走,结果,跳蚤像是在表演似的,仍保持在原来的高度上反复地跳着,你一点也不用担心它们会跳出容器。这就是训练形成的思维定势在起作用,是定势理论所说的反应受定势的约束。定势理论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同样具有指导和借鉴的意义。环境氛围的耳濡目染,社会价值的从众…  相似文献   

12.
六、侦查谋略立谋的心理学依据侦查谋略,也称“心理圈套”,原因是它以利用侦查对象的心理为前提。因而,犯罪心理研究在立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讲,侦查谋略立谋,主要利用以下几种心理: 1.定势心理思维定势,是指一个人对某种刺激情境总是易于以某种惯用的方式进行反应的倾向。定势存在于各种心理活动中,任何人都不可避免。人们在思维活动中  相似文献   

13.
思维方式又叫思维习惯、思维偏好、思维定势或思维模式,它是由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时采取的根本立场、坚持运用的主要观点和方法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结。在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的治国方略中,矛盾思维与系统思维相结合,是邓小平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4.
张万英 《理论月刊》2006,(1):103-104
思维具有灵活性的人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面来思考问题,从而寻找出新的途径和方法来机智地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根基在于思维的灵活性,而思维的定势和功能束缚着人的思维的灵活性;要冲破这些思维禁锢的束缚,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就须从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思考问题时多采用动词等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5.
所谓侦察创造性思维,是指侦察主体在侦察实践中,根据实际需要,从新的角度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文章认为,侦察创造性思维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以侦察实践为前提,创新与求真的高度结合。二、以发散思维为基础,发散与集中思维的辩证统一。三、以突破为关键,思维定势与非思维定势的互补。四、以辩证思维为核心,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6.
杨伯欢 《开采》2002,(1):15-17
企业竞争,求才若渴。而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严重,不少专业甚至出现青黄不接的困难局面。是不是企业就没有人才可用了?近两年白沙煤电集团打破旧的思维定势,探索和改革人事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企业呈现出管理队伍朝气蓬勃、经济效益不断攀升的良好态势。实践证明,企业人才紧缺本身不是问题,关键问题在于思维模式、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17.
思维方式是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是相对稳定的思维结构和思维习惯。思维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影响到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我们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改变以下五种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8.
吴庆 《青年探索》2017,(3):30-37
本文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共青团组织对自己所存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为什么30年过去,共青团组织的老问题愈演愈烈这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指出共青团发展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研究发现中国共青团组织发展中在组织目标、组织建设、基层工作和干部建设等方面存在15个思维定势急需突破。只有充分利用2015年后的改革契机,回归组织的创新特质,改变评价的标准才能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真正促进组织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之所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与他观察、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思维结构息息相关的。思维结构既作为主体人反映和把握客体所具备的思维定势,也作为主体适应客体,并同化客体的观念框架,具有一系列的基本特征。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由其思维结构所决定的,而从邓小平的个人思维结构来看,至少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兼容性的稳定特征。而这些特征和结构则构成了邓小平观察、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思维前提。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而言,在这快速发展、变幻莫测的时代,若要不被淘汰,就得使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墨守成规不行,经验主义也不行,唯一的出路是创新思变,特别是要改变定势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