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郭仁伟 《工会论坛》2006,12(5):124-125
把“五项修炼”归结起来,用哲学的观点看就是辩证法在组织建设中的应用。辩证法的核心是联系和发展。所谓联系,就是系统性思维;所谓发展,就是批判性思维(发展就是对现状的不断批判、否定与扬弃)。真正的学习是以对现状的批判为起点的,是要用互相追根究底的质疑来推动的。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必须持三方面的哲学态度:一是辩证思维。二是自我批判。三是注重发展,关注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2.
生态哲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现实事物和理解现实世界的理论。依据生态哲学,课堂教学环境的内在机制可以概括为“互动共生”。“互动共生”是指生态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以关联、差异、共进为特点的互动共生从本质上揭示了课堂教学环境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3.
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1.理论依据。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事物之间都是处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中,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如有直接联系、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外部联系、必然联系、偶然联系、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等,说明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普遍性。这就决定了事物之间必须保持某种联系或必须处于某种联系之中,事物才能协调发展。在人类社会领域也是一样,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和相互制约,因此,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以及历史观,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全部哲学.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学习唯物辩证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需要正确理解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则,从总体上把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深刻理解"对立面的统一"这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学会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观察问题,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加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全面性,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绝对化,牢固树立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本质和现象是不同等级的范畴,分别从事物的根据和表现两个方面把握来事物。现象是通过经验的、感性的认识可以了解到的客观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而本质是构成某一事物的各种要素的内在联系,因此,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要“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不断深化,以至无穷。”  相似文献   

6.
现行众多的哲学教科书是这样来理解矛盾范畴的。所谓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存在的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又相互排斥、相互否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向。称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相互依赖的趋向为矛盾的同一性,而相互排斥和否定的倾向为矛盾的斗争性。并认为同一性占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相对的稳定,而相互排斤否定的矛盾斗争性居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通过自我否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相似文献   

7.
怀特海与马克思是两个不同哲学领域的思想大家,由于二者研究视角的不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认识也各有特点。研究怀特海相关性原理、马克思联系性观点的概念,以及怀特海与马克思对整个世界普遍联系方面原理的不同表述,来考虑二者认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别,通过比较,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两位哲学大师各自的观点,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相似文献   

8.
论牵连关系     
牵连关系是一种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这种联系既可指客观世界中现存的事物间的联系 ,亦可以指人们主观世界中想像的事物间的联系。牵连犯作为一种罪数形态 ,应是主客观的有机统一体 ,作为牵连犯本质的牵连关系 ,也应是这两种联系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侦查联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联想是主体在侦破中感知或回忆特定事物时想起其它相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其相关因素是记忆、目的、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侦查联想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每种联想在侦破中均有多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理论思维是人特有的一种素质 ,是能够透过现象揭示事物深层的全面本质及深层本质之间联系的能力 ,它可以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普遍性(包括普遍规律)。这是一种从整体上、全局上、本质上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理论思维作为抽象层次较高的思维 ,它的主要代表是哲学思维 ,其中唯物辩证的思维能力(包括唯物史观的思维能力)是其实质或核心。我们党的政治要求集中表现在其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上。因此 ,要想为党、为人民做好工作 ,就必须深刻理解党的政治要求 ,而要做到这一点 ,没有一定的理论思维能力是不行的。这是因…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用它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指导行动,就会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因此,合格的基层政工干部必须要有良好的哲学素 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前段,笔者在对武警部队基层干部进行调查时,感到基层政工干部哲学素质不高,不会或不善于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来认识分析问题和处理问  相似文献   

12.
一、系统论观点及其给我们的启迪 (一)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组成该事物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能表现出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就是系统。如:细胞就是一个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以一定的结构组成,表现生命现象的系统。 (二)结构和功能。任何系统都包含着两重联系:一是系统与内部各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联系,一是系统与周围环境(其他系统)的联系。前一种联系,我们称为系统的内部联系,也就是系统的结构。所谓“结构”就是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共生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心思想,而且也是21世纪新时代的迫切要求,同时,共生更有营重要的哲学依据,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 一、共生是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协调运行的最佳状态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共生就是事物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协调运行的最佳状态,就是同一性处在第一种状态、斗争性未打破同一性的量变状态。 同一性与斗争性是事物辩证矛盾的相反的两种根本属性,二者不可缺一,互相联结,互相协调作用,为共生的事物创造了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的良机和空间。  相似文献   

14.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系统辩证法就是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系统辩证法认为,事物就是一个自组织系统,系统内部诸要素及系统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它们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在邓小平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系统思想,邓小平正是运用系统辩证法  相似文献   

15.
一、矛盾的层次性及对矛盾概念的新理解1.普遍性联系和普遍性差异的辩证关系构成了事物的表层矛盾。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一条基本原则的普遍联系,指的是“世界性的全面的包罗万象的”最一般意义上的联系。宇宙间的事物都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每一事物总是同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统一的整体之中。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物质到人的思维,普遍联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与上述这种普遍联系相对应的是最一般意义上的普遍差异。讲联系,本身就意味着至少是两个不同的事物或一事物内部两个不同的方面之间的联系。商品得以交换的基础是价值,而交换的前提却是它们的差异,即不同的使用价值。完全相同的商品是根本不能发生联系的。绝对同一的事物只能是抽象的事物自身,无联系而言。有联系的事物一定是差异的,有差异的事物存在着联系。离开联系,无所谓差异;  相似文献   

16.
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根本属性,一切事物无不在联系中存在、运动和发展.联系是事物及其内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也是有条件的,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联系还是多样的,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条件会形成不同的联系.从总体角度看,事物的联系有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因果联系等等.因此,我们研究事物的联系,一是要注意它的客观性,防止主观臆造;二是要注意它的条件性,把它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结合起来;三是要注意联系的多样性,全面了解它的各种表现形式;四是要注意区分联系的具体形式及其在事物发展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只有这样具体分析联系的具体情况,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把握事物.下面就普遍联系原理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谈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开放"发展理念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教学内容是对党执政新理念的响应、宣传与落实,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其融入路径主要有:一是实现"开放"发展理念与"事物的普遍联系"观点之间的结合;二是阐明"开放"发展理念与"资本输入"观点之间的关系;三是实现"开放"发展理念与"经济全球化"理论之间的对接;四是实现"开放"发展理念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之间的融通。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永恒发展的观点、历史主体论、普遍联系的观点、系统的观点和对立统一的观点是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唯物主义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对立的事物是互相联结、互相渗透、互相结合、互相过渡、互相转化的。毛泽东说:“一切对立的成分都是这样,因一定的条件,一面互相对立,一面又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对立物之间“有一条由此达彼的桥梁”。辩证法的这些原理,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呢?应该说,是适用的。且看列宁的有关论述:  相似文献   

20.
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线索是多向的,但传统观点认为,从康德到费尔巴哈是一以贯之的、逻辑的.产生这一观点的原因是把这个时期的哲学发展看成是理性哲学发展的过程.然而,这一观点不仅不能解释谢林哲学的非理性特征,而且把本来多向发展的德国古典哲学简单化,且无法解释现代哲学的多元性,无法说明非理性哲学的产生.重新梳理德国19世纪哲学的发展线索,关注德国哲学发展的多向性以及对现代哲学的深远影响,无疑是对19世纪德国哲学的一种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