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瑞华 《世纪桥》2012,(17):20+40-20,40
建国前夕,毛主席曾把共产党在全国的执政,形象地喻为"进京赶考"。从此,一个伟大的党有了始终萦绕心头的"赶考情结"。"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值我党十八大即将召开之时,我们在欢欣鼓舞的同时,仍需常怀赶考之心,继续向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相似文献   

2.
党的事业无止境,进京“赶考”无穷期。作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常怀赶考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常除非份之想,永葆共产党人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才能在各种复杂的局势面前不迷失、不懈怠,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调研时指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本文论述了跳出"历史周期律"的重大意义和"进京赶考"、牢记"两个务必"的现实意义,并指出在新形势下只有经受住"钱场""官场""市场""政场"的考验,才能在赶考中考出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自从建国初期毛泽东把共产党执政形象地比喻为"进京赶考"以来,共产党人在执政过程中一直坚持把赶考意识作为执政理念,并在执政过程中始终如一地坚持赶考意识,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水平,给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5.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移驻北平的临行前,风趣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啊!"片刻之后,又凝视着车队将要开往的方向,坚定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能当李自成。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进京赶考",顾名思义,指赶到京城参加考试。"赶"即"急、快,及时到达,抢时间";"考"即"考试"。进京赶考,包含着古代学子们的追求与梦想、辛勤与付出。赶上者考试;赶不上者,视为弃考。考者,能金榜题名,也可名落孙山。毛泽东同志把即将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比喻为"进京赶考",寓意深远。  相似文献   

6.
最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河北西柏坡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时指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竣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习近平同志的告诫高屋建瓴,意味深长。可以说,这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对我们党所处历史方  相似文献   

7.
"进京赶考"既是一个历史命题,也是一项现实任务。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赶考"的精神状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续写了"赶考"新答卷。新时代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新目标开启新征程、新境界提升新格局、新标准提高新质量、新能力开创新局面、新体制保障新活力,体现出注重优化增量和盘活存量相结合、巩固定量和把控变量相结合、宏观设计和微观细化相结合、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的鲜明特点。新时代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对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推动建成世界上最强大政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不仅创造了辉煌业绩,而且铸就了宝贵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与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内容相一致。特别是“赶考进取”精神,使西柏坡精神内涵更具特色。因此,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形势下关于“进京赶考”的重要思想,对新时期弘扬西柏坡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双  李少军 《前线》2022,(11):132-134
中国共产党人的赶考接力回答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重大问题。从建党初心化为赶考动力,到赶考对,再到新的赶考之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赶考启程后从赶考自觉向赶考自信的飞跃。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保持方位上、理论上、道路上的清醒和谨慎,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重要前提。坚持党的领导、坚守人民立场,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全面从严治党、深化自我革命,将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赶考的清醒和谨慎。  相似文献   

10.
樊欣 《前线》2022,(2):23-26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走好赶考之路的重大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不懈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强的决心、空前的力度,推进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在以往探索的基础上找到了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必须高举思想旗帜,加强理论武装,坚持人民至上,做到居安思危,将革命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1.
"赶考"本是中国科举制传统文化中一个通俗用语,1949年3月毛泽东把"进京执政"形象地比喻为"赶考","赶考"遂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治语言中一个概念,具有了独特的政治内涵及功能;1980年代末,"赶考"轶事重现,旨在强化人们的政治认同,反对西方和平演变;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赶考"课题,将其政治意涵升华为"赶考"精神,强化其凝聚民族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动员作用。中国共产党借用耳熟能详的"赶考"一词表达执政理念,既承续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又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了其政治动员和政治认同功能。"赶考"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崔霞 《党史博采》2016,(4):16-17
1949年3月,党中央从西柏坡出发去往北平,毛泽东把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这次赴京建国比作"进京赶考",表示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政权后要坚持"两个务必",要经受住考验,一定要考出好成绩。"赶考"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换的历史时刻,直面全面执政及如何执好政的历史使命而提出的,是中共执政及执好政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科学应对。  相似文献   

13.
1949年3月,毛泽东离开西柏坡的时候,说是“进京赶考”,他充分肯定中国共产党即将取得的伟大胜利,认为要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经历一场“赶考”。2013年,习近平来到西柏坡的时候,强调“赶考”还远远没有结束,之后他在许多场合多次重提“赶考”。  相似文献   

14.
“赶考”是党从领导人民夺取全国政权的党向领导人民建设新中国的执政党转变和近代中国两大奋斗目标交替之时,毛泽东总结历史上因胜利引起骄傲腐化导致政权丢失的教训和为走“民主新路”提出的。“赶考”蕴含着对中国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蕴含着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蕴含着对执政的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对实现人民政权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蕴含着对党的性质宗旨的深刻认识。纵观新中国65年的历史,阶段性的“赶考”是成功的,历史的“赶考”仍在继续,要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试”考好,解决好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发端于1400多年前的"赶考",造就过韩愈、苏轼、欧阳修、文天祥等历代风流人物。67年前,有着诗人浪漫情怀的毛泽东同志,借用"进京赶考"表达他和他的战友们,对即将进京领导新中国的清醒认识,提醒全党必须做到"两个务必",破解"执政周期律"的魔咒,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自古"赶考"本意,代表着一  相似文献   

16.
正3月23日,是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70周年纪念日。70年前的3月23日,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主席郑重提出了"进京赶考"重大命题。在此后的日子里,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冲破重重艰难险阻,取得了"赶考"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到西柏坡考察,要求"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13,(9):60-60
据7月14日的《新华每日电讯》报道,11日下午,习近平在到石家庄正定县调研后,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在同县乡村干部和群众座谈时表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西柏坡纪念馆内,一块展板让习近平久久驻足,上面写着"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全会做出六条  相似文献   

18.
《新长征》2013,(10):65-65
<正>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起程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呀。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也说:"我们应该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段著名的对话,在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久久不绝的回响。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把入驻北平、建立新中国喻为"赶考"。原因是什么呢?一是因革命胜利产生骄傲自满情绪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历经28年的革命,即将夺取政权,成为执政党。对于即将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赶考"精神--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初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志  付敏  李中一 《探索》2006,4(2):13-16
从七届二中全会到党的八大,毛泽东以“赶考”精神对党的执政能力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他提出的“两个务必”的思想、民主和科学执政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以及防腐倡廉的方针等,成为这个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些初始思考促使我们党取得了执政党建设的初步成就,同时也为现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两个务必"、"四风"问题等重要论述,对弘扬"赶考"精神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到要大力惩治"四风"问题,就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广大领导干部要继续在"赶考"的路上狠刹"四风",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和"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为切入点,切实转变党员干部作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