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生风险是指包括生产、生活在内的社会活动对民生可能造成危害的风险,规制民生风险的刑法就叫做民生刑法。食品安全问题是民生风险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食品生产制造(包括储存、运输等所有"食品入口"之前的环节)时难以避免的"工艺风险"、对食材配料定位不断变化的"认识风险"及生产和配料中的"人为错误"。其中"人为错误"是行为人能够或应该认识到并加以控制的对食品安全的侵害。而工艺风险和认识风险因难于预测、不易避免,其刑法适用尚待进一步探究,而不能简单地引入"风险"观念,通过加大打击力度、增设新罪来解决。民生风险和民生刑法的概念就避免了"风险"理论对刑法基本底线的违背,较好地把握了理论节度,成为规制食品安全较为合适的刑法指导性理念。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症结和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慧 《法律科学》2011,(6):154-162
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各地食品安全事故仍旧频繁发生。食品及食品安全相关基础概念界定不明、监管权限划分不清、安全标准不统一等要害问题在法律出台后仍然没有得到解决。通过对食品及相关概念的重新界定,在立法上区分食品、药品和毒物的概念和标准,着重比较分析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之差异,重新界定和阐释了监管权限、行业自律、社会及公民监督等重大问题,借助制度经济学及规制博弈理论对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监管进行评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良意见。  相似文献   

3.
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与生产经营者合法规范运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顺 《法学家》2014,(1):43-55
正食品安全不是监管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⑧这一判断当然不是要否定监管对于食品安全的意义和作用,而是为了强调生产经营者承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地位。安心的食品或者说食品安全是生产出来的,亦是监管出来的,而且还需要所有食品安全责任人和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协治,来为食品的生产经营和安全监管提供保障和支撑。换言之,确保食  相似文献   

4.
张亚军  李素娟 《河北法学》2012,(10):179-181
我国虽然对食品安全在刑法及附属刑法领域进行了规范,但在风险社会理念的预防性方面体现不足,并且尚存在食品安全犯罪定位不准确、刑法规范与《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衔接不足、不安全食品持有者或储存者的刑事责任缺失、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与有毒、有害食品的区分困难等几点缺陷,我们需要从风险社会理念出发,适当增加过失的、不作为型食品安全犯罪、适当处罚食品安全犯罪的预备行为,以及适当惩处持有型食品安全犯罪类型,将食品安全犯罪扼杀于萌芽阶段,更好地提供相对安全的食品环境。  相似文献   

5.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删除了《修订草案》中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内容,这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非常不利.食品安全风险时刻存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的依法独立构建势在必行.食品企业对内与员工做好相关风险交流工作,依法生产经营,避免被举报的风险;对外与以消费者为代表的社会公众、政府主管部门以及新闻媒体等做好相应的风险交流工作,保证企业良性运转.这都是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构建的重点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制度的法治效用的体现,应作为后续完善食品安全立法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美国食品安全体系中存在的弊端及改革动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 美国食品安全体系简介美国的食品供应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安全的,美国食品安全体系(U.S.Food Safety System)也被视为值得别国效仿的模式。美国联邦政府每年拿出10多亿美元,用于食品安全的监管。然而,美国人仍然十分担心本国的食品安全,这是因为,美国的食源性疾病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美国每年约发生7600万食源性疾病感染病例,32万多  相似文献   

7.
刘焯 《法学》2012,(8):104-110
食品安全法治化是当下中国应对食品安全问题比较流行但缺乏反思的见解。食品安全违规并未随着国家食品安全法制的日益健全而递减。导致中国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已进入了风险社会,社会价值目标与制度化手段的失衡以及食品行业高度的市场化等。囿于法律自身的局限性,单一的法治化路径不足以拯救食品安全。收窄食品领域市场化范围、重塑社会价值标准、克服有意的监管失灵以及培育风险文化等应是恰当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食品溯源     
食品溯源已经成为一个有关食品、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事故的术语(A buzz word),正在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运用。欧盟从2005年1月起,对所有食品及饲料产品实行强制性溯源管理(Mandatory traceability)。在现代社会里,建立健全食品溯源制度已是食品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的共同要求,并成为全球食品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刑法修正案(八)》自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各地在查办食品安全犯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些不法奸商在食品生产、销售过程中,添加瘦肉精、超量使用亚硝酸钠、勾兑地沟油等案件纷纷被媒体瀑光,一些犯罪分子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作为对食品安全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食品监管过程中,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却鲜有被查办的案例。对于一个已经生效的法律,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渎职犯罪的事实,却难以  相似文献   

10.
戚建刚 《中外法学》2014,(1):70-102
食品安全风险属性存在现实主义模式和建构主义模式之分。两类风险属性模式对食品安全风险议题之形成、食品安全标准之制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风险沟通和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等食品安全风险监管的各个环节隐含着不同意义。作为调整食品安全风险监管的食品法律制度应当从整合两类风险属性模式优势之角度出发来设计,在食品安全风险监管的理性/科学与民主/公平之间获得恰当的平衡。以此为基础,我国食品法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设计"超级食品安全风险监管机关",建构以"辩证对话"为核心的分析性和合作式监管程序,注重软法之治并倡导柔性监管措施以及建立并及时更新食品安全风险信息超级数据库。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卫生法制》2013,(4):F0002-F0002
2013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13]24号)中,明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有关职责分工: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制定、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应当及时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组织进行检验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及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2.
陈烨 《时代法学》2013,11(1):88-95
我国食品安全法中的食品定义尚不完善。刑法中的"食品"概念亦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行理解,并根据立法目的对其进行扩大解释。因此,食用农产品、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都属于刑事法律中的食品范围,但保健食品并不等于"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关于"毒胶囊"引发的刑法定性问题则应当依照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
刘春成  陈双玲 《法制与社会》2013,(25):277-278,281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始终是百姓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大案、要案不断攀升,食品监管部门难辞其咎。为有效遏制、严厉惩处食品监管渎职犯罪,《刑法修正案(八)》第49条规定了食品监管渎职罪,旨在从源头上防控食品安全犯罪。为此,本文从食品监督渎职罪的立法背景、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刑法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司法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为了应对食品安全风险,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责任,在企业内部设置食品安全监督员,是一种有效的措施。虽然我国2009年制定的《食品安全法》引入了食品安全员制度,但规定得过于原则。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法》修订在即,最近的《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规定了食品安全员资格,但是,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督员的任职资格、责任等领域仍然需要进一步规定。日本、韩国的食品安全监督员制度比较成熟,可资借鉴;通过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的制度背景和运作模式,有助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中的食品安全员制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食品贸易全球化的发展,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提高食品的安全,是保证人类获得充足健康食物的基本要素。食品安全的这种特殊性,使其在国际食品贸易中表现出明显的“瓶颈”效应,即对国际食品贸易的“阻碍”(Barrier)和“促进”(Enhance)作用。这种“瓶颈”效应,如果正确运用,可以成为进口国和出口国处理国际食品贸易的有效手段,达到“双赢”的目的。进口国可以发挥食品安全在国际食品贸易中的“阻碍”作用,根据  相似文献   

16.
尽快建立我国食品召回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悦 《中国律师》2005,(12):54-54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被炒得沸沸扬扬,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雀巢奶粉事件等让消费者期盼尽快制定食品召回法。事实上,我国现行的涉及食品卫生、安全的法律法规中,并未对食品召回制度做出明确规定。与1966年建立产品召回制度的美国相比,中国整整落后了39年。据了解,我国相关部门正在就《食品安全法》(意见稿)做进一步的研究和修改,而且将首次确立食品召回制度。国家发改委表示,经过规定程序,《食品安全法》将有望在2006年出台并实施。这是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何悦的一份提案,表达了律师对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不是食品卫生发展的高级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食品的定义和对食品卫生、食品安全等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对食品在卫生与安全上存在的既卫生又安全的食品,卫生但不安全的食品、安全但不卫生的食品和不卫生不安全的食品四种现象的描述,提出了食品安全不是食品卫生发展的高级阶段、两者将长期并存、不会互相取代且反而可以相互促进的观点,并对两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论食品安全法基本原则之风险分析原则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是指对食品中存在对人的生命、健康带来危害的可能性进行评价,通常包括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风险管殚(risk management)和风险交流(risk communication)三个部分;风险分析是制定食品安全监管措施和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依据,是对食品安全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现,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理念;探索该原则在我国实现的法律机制,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有利于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生存、生活与发展离不开食品这一基础物质条件。近年来,在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下,人们的生活水平随之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也不再局限于营养丰富、美味可口,转而更重视食品的卫生与安全特性。科技及经济的飞速发展,逐渐改变了以前的食品生产、销售模式,同时在食品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下,食品周转模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食品生产、销售、周转模式的改变,也给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食品安全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食品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无疑产生重大影响,切实保障了食品行业的规范运行,尤其是其设定的相关制度,如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和评估制度、食品召回制度等,从法律层面上对食品安全加强了规范和监管。本文主要分析第53条确立的食品召回制度,从这一制度的立法动因出发,介绍了有关食品召回的相关概念;通过对本条的解析和对我国食品召回制度仍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对我国食品召回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