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俄罗斯《军队》杂志编者按:众所周知,斯拉夫人占原苏军军官人数的80%以上。现在,在独联体多数国家的军官中斯拉夫人仍占多数。就拿独联体的中亚各国来说吧,在这些国家的军队中服役的军官就有不少于50000人是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斯拉夫人。 这个相当可观的数字说明了什么?各“穆斯林”国家对斯拉夫军人的权利保护的程度如何?斯拉夫人在这些国家的军队中占多大比例?这与俄罗斯的利益有何关系?这里有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妇女参与政界,是衡量国家和社会制度民主化的标准之一。在发达国家,政界女性精英代表在国家机关、社会运动和非政府组织,在文化和教育领域,甚至在军队中都担任着很高的职务。 那么,俄罗斯有女性精英吗?她们是什么样的人物?又如何表现自我?根据社会学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把近几十年来俄罗斯社会政界女精英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其原因之一来自于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想象,正是在这一想象中,他们自上而下地“建构”了俄罗斯的社会转型,使之具有了“制造”性特征。 由此,决定了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呈现出社会断裂的特征。在这种社会断裂中,最重要的方面即为资本主义与社会公正之间不能很好地结合。俄罗斯的社会转型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如何处理“建构”与自发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所带来的诸如政府的角色定位,自由与平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三年前,苏联闪电般地分裂为15个独立的共和国;三年后,这些共和国又趋向于联合。大多数前苏联共和国都是经济幼儿,并且还有5个共和国需要俄罗斯军队维持和平。上个月,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选举了新总统。这两位新总统在竞选纲领中主张加强同俄罗斯的联系。在这些共和国中仅有3个既不需要俄国援助又不需要俄国军队。经过几个月的拖延,俄罗斯同爱沙尼亚签署一项协议:俄罗斯最终于8月31日前从波罗的海国家撤走所有军队。  相似文献   

5.
胡键 《俄罗斯研究》2001,26(3):56-61
市民社会的功能在于整合社会,俄罗斯最初是通过构建市民社会来瓦解传统的极权主义制度而促使社会转型的,但由于市民社会成分在长期过度的社会控制下,市民社会成分爆发出来的力量不是消除社会张力,而是引发社会冲突,它发挥的是否定和破坏功能,因此,在社会转型中,俄罗斯社会出现了经济严重滑坡、政治风诡云谲、社会危机四起的情形。结果,俄罗斯只能重新依赖于强化国家基本职能、加强社会控制来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的理性转型。  相似文献   

6.
10月   2日 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军队总参谋部第七轮战略磋商在莫斯科结束。双方对磋商成果表示满意,并表示将共同努力,推动和发展两国军队的互利合作关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与俄罗斯武装力量第一副总参谋长巴卢耶夫斯基上将共同主持了此磋商。6日 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俄美两国的许多利益是一致的,俄愿意并能够成为美国的可靠伙伴,对俄来说,这不是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战术性选择,而是战略性选择。7日 俄罗斯联邦车臣共和国选举委员会主席阿尔萨哈诺夫7日正式宣布,车臣共和国行政长官卡德罗夫当选车臣总统。这是根据新选举…  相似文献   

7.
变,古今之道理。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经济改革取向正是如此,毋庸置疑。问题是如何转变? “休克疗法”虽然加速了俄经济的转轨,使原有经济体制彻底瓦解,但在分化后的重新组合过程中,使之出现了经济全面恶化的局面。1994年尽管生产下降速度、通货膨胀速度有所  相似文献   

8.
7月 1日 一架坐满学生的俄罗斯客机与一架运输机于当地时间1日午夜在德国南部1.2万米高空中相撞,70多人死亡。俄罗斯驻车臣司令莫尔滕斯库伊中将表示,计划年底前从车臣撤出大部分军队。 3日 俄罗斯官方证实,发生俄罗斯南部的洪水目前已经造成94人死亡。 4日 俄罗斯今年第二季度石油开采量创16年来最高纪录,日产石油751万桶。 7日 俄罗斯-中亚非正式峰会6日至7日在里海港口城市阿克套举行,中亚4国首脑与普京共同讨论阿富汗重建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是时候忘记俄罗斯现代化了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尽管面对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以及竞选舞弊的指责,普京还是获得了2012年总统大选的胜利,踏上了重返克里姆林宫之路。本轮大选表现出两个在俄罗斯历史上从未出现的特征:第一,因特网在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是社交媒体在示威活动组织方面表现出强大的动员能力;第二,普京在竞选过程中做出了高额的社会支出承诺,代表着2000年以来的保守性财政政策的终结,但是俄罗斯的财政收入极易受到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过高的联邦预算支出将为俄罗斯未来的经济形势蒙上一层阴影。本轮竞选活动中发生的大规模群众示威活动表现了新兴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及商业精英为代表的部分民众的不满,并且对执政者的不满敢于公开表达了,普京未来需要努力与社会达成新的"契约"。国际油价的持续攀升可以保证普京实现其奢侈的开支承诺,但是油价不可能始终保持高位,收回增加退休金、提高教师和医生工资、军队重新装备等开支承诺,不仅会激起人民的反对更会引发利益集团强大的压力。如何保持预算平衡,促进俄罗斯经济稳定发展,普京将面临艰巨的考验。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16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布命令组建俄罗斯国防部,并自任国防部长,开始了俄罗斯的建军进程,从而也正式宣告了原苏联统一武装力量的彻底分裂,俄罗斯的这一举动立即引起了独联体各国乃至世界的关注。一、俄罗斯建军的原因自从去年底苏联解体后,原苏联的军队以独联体“联合武装力量”的名义得以暂时保留。俄罗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力主建立一支统一的武装力量,并一再宣称不会建立本国的军队,即使要建军也将是独联体成员国中的最后一个。那么为什么俄罗斯突然宣布要组建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境外同胞政策始终是俄罗斯涉及内政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的境外同胞政策都直接地影响了原苏联地区俄罗斯人面对现实问题时的策略选择,也影响到俄罗斯国内社会发展及其与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外交关系.普京时期的境外同胞政策经历了限制移民和鼓励自愿移民两个阶段,一贯之的是对境外同胞的权利保护,并提出了建设"俄罗斯人世界"的文化自治理想.  相似文献   

12.
冷战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霸的外交战略,与日本的关系更因北方四岛问题而陷入长期僵局状态。俄罗斯独立之初,一度奉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1994年初提出“全方位外交战略”,注重发展与东方国家的关系,但与日本的关系一直断断续续,没有明显的进展。1997年以来,俄罗斯与日本的政治、安全、经济关系出现了新的强劲发展势头,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西方斯拉夫学者对19世纪俄罗斯作家的高加索题材作品有所研究,但在我国和俄国,此项研究尚待展开.本文以莱蒙托夫和列·托尔斯泰为例,以作家行旅为切入点,从作家传记与作家作品的关联中,勾勒他们作品所反映的俄罗斯帝国军队与反叛山民的关系,以及作者对帝国拓疆政策和反叛山民的态度.莱蒙托夫早期对宁死不屈的反叛山民的赞扬和后期对俄国征服者的认同形成对比.托尔斯泰在第一时期认同俄罗斯帝国政府征服高加索的战略,第二个时期则在超越俄国军队与反叛山民的对立中领悟了高加索山民视死如归的种族性特征和人性等问题.他们态度的转变有其自身的原因.俄罗斯作家高加索题材写作,与他们服军役有直接关系,虽然未必能提供高加索战争的编年史,却揭示了高加索各民族真实的心理结构,因此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不稳定是原苏联领土范围内政治形势的突出特点。俄罗斯和独联体各国的国内和平、民众和睦正遭到彻底破坏。在这种条件下把军队拖入解决内部冲突的企图是极其危险的。一些敌对政治势力妄想唆使军队采取独立行动。诸如“军队,救救人民吧!”让军队来领导吧!”等口号和要求,正是他们提出来的。相反,另一些政治势力对我国的实力机构,特别  相似文献   

15.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社会政策保持了基本的连续性。尤其是叶利钦之后的俄罗斯,政府对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进行了巨大的投入,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的改善非常明显。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俄罗斯反危机政策更是赋予了社会政策以特别的使命,不仅缓解了危机的烈度,也起到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俄罗斯社会政策解决了国家长期发展需要面对的两个重要问题:一个是国家长期发展的人力资本积累问题,另一个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可持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发展道路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价值取向,概括了俄罗斯社会发展的本质和目的,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民主化与国情的深刻辩证关系,并要求建立可以确保实现俄罗斯发展理念的机制。俄罗斯发展道路的调整与完善,是第六届国家杜马选举和总统大选的主要议程。当前,俄罗斯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加强政治竞争性是新阶段的新特点,其实质是俄罗斯新权威主义政体的改革问题。俄罗斯发展道路的调整面临挑战,主要包括国家资本主义模式的前景、国家与市场关系的协调、"统一俄罗斯"党的政党现代化、行政管理模式的改变、民意政治的挑战、社会政策的实施,以及国际战略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俄罗斯究竟具有怎样的国家特性,如何看待俄罗斯的民主,如何看待发展道路的间断性,如何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这些都是研究俄罗斯发展道路的基础性问题。俄罗斯的国家身份认定从历史上就与帝国意识紧紧捆绑。这种自我意识在本质上缺乏对他者文化的尊重。这是当今俄罗斯如何融入世界的关键问题。精英阶层关于俄罗斯是"欧洲太平洋国家"的身份认定、新民族主义的思想倾向与"欧亚联盟"战略互为影响,是俄罗斯发展前景中值得关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伊斯兰恐怖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特殊的社会和历史文化背景,是一系列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其中包括西亚和中亚伊斯兰教的影响,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推波助澜和大国在俄罗斯周边地区的竞争,俄罗斯内部特殊的社会经济问题和民族关系问题以及宗教间紧张关系等等。因此,包括俄罗斯、中国在内的国际反恐斗争将是长期和复杂的。削弱恐怖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消除其得以活动的社会根源有利于彻底打败国际恐怖势力。  相似文献   

18.
简析俄罗斯司法改革的路径、绩效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纷乱中独立出来和建国之初的纷乱迫切的要求俄罗斯进行司法改革,以维护社会正义和保持国家稳定,俄罗斯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性文件和法律,大力推进司法改革。俄司法改革主要围绕扩大法院权限,保证司法独立而展开,并取得了阶段性的积极成果。但问题也还存在,需要做进一步的改革努力。  相似文献   

19.
闻一 《俄罗斯研究》2001,(4):55-61,54
近十年来,在俄罗斯的社会转型中,出现了一个从苏维埃人到新俄罗斯人的悄然变化的过程.现今的俄罗斯人生活在一个已经没有了苏维埃外形的时代,可内心仍未摆脱"苏维埃人文思想"的影响,当前牵制和掣肘俄罗斯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便是这沉积不去的"苏维埃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千余年的历史可以概括为三段西学史。而其每次西学都大体经历"学习模仿—民族自觉—超越—对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俄罗斯的民族自觉意识不断要求历史哲学对俄罗斯与西方历史形成的亲缘关系作出反思,要求在相似之中明确差异,以确立俄罗斯文化的独特性。研究俄罗斯西学的过程,剖析俄罗斯东西方问题的实质,不仅有助于准确地把握俄罗斯历史发展的轨迹,而且有助于对俄罗斯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