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走出西方启蒙语境 纵览研究中华民族精神的学术成果,往往局限于西方现代性的思维框架,以资本主义启蒙话语评判内涵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西方文明的思维偏见。  相似文献   

2.
田琳 《学理论》2013,(8):55-56
根据假设思维中时间的不对称性,可将其分为反事实思维和预期性思维。前者是个体对过去事件加以心理否定并构建出一种假设可能的思维活动,而后者是对未来事件的可能性进行假设的思维活动。今后反事实思维和预期思维研究的重点主要有:跨文化研究、不同群体研究以及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走出西方启蒙语境 纵览研究中华民族精神的学术成果,往往局限于西方现代性的思维框架,以资本主义启蒙话语评判内涵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西方文明的思维偏见.研究中华民族精神,当然离不开现代化的丰流语境,正是两方现代化的入侵唤醒了中国人民的精神觉醒,促使中华民族意识由自在走向自觉.  相似文献   

4.
从方法论维度尝试深化底线思维研究的相关探索,探讨在底线思维应用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主体性、历史性、能动性等基本原则;从单维和多维的角度描绘底线思维实践的逻辑图景;从基本路径、积极防御、最佳结果等三个层面讨论底线思维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特色可以从其理论思维、体系创新、实践运用、政治理念进行分析,理论思维具有主题性、整合性、创新性、开放性;体系创新具有本原性、价值性、发展性、建构性;实践运用具有整体性、实效性、自觉性、世界性;政治理念具有复兴意识、执政意识、忧患意识、问题意识、普适意识、未来意识。  相似文献   

6.
论城市发展战略的深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发展战略是决定城市发展道路的先决条件。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城市发展战略 ,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我国城市科学理论深入研究的需要。本文从城市发展战略的区域级次研究、城市发展战略的需求性研究、城市发展战略的效益性研究、城市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等方面 ,提出了深化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的思维与设想。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要义在于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了科学研究的路径和方法,也决定了科学的表现形式.现代科学是从认识论框架中成长起来的,或者说,现代哲学中的认识论为科学提供了分析性思维方式.康德是认识论哲学的集大成者.然而,在康德的同时代,还存在着一种不同于康德“批判哲学”的观念学.这种观念学包含着或者说试图建构起一种相似性思维,其中,也包含着发展出一种不同于现代科学方法的方法论体系的可能性.在工业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观念学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因而,建立在相似性思维基础上的方法论体系没有成长起来.然而,在后工业化进程中,科学认识对象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决定了我们需要通过相似性思维的建构去确立一种不同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新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世界发展的动力,创新思维在新的方向上能获取创造性成果.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创新思维运用到工程力学中,通过详细举例说明发散性创新思维在求解简单多刚体系统平衡问题的应用,可以做到解一题就能理解一类题(触类旁通),学习效率必然会大大提高.但创新思维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创造出更灵活而有效的创新思维教学.  相似文献   

9.
实践思维方式是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对实践思维方式的深入研究,既是对传统习惯性思维方式的突破,也是对现实社会生活实践所引发的思维方式变革的理论提升,更是对马克思所开辟的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对学术界有关实践思维方式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有助于实践思维方式探讨的进一步深入。近年来学者们对实践思维方式的探讨大体在三个方面展开:(1)实践思维方式的含义及特点;(2)实践思维方式与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现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区别以及对二者的超越;(3)新世纪实践思维方式的地位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10)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通过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根基从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我国学者从1989年着手历史虚无主义相关研究,到目前为止经历了研究起步阶段、研究兴起阶段、研究猛增三个阶段。学术界对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背景、本质和特点、思维逻辑和表现方式、危害及抵御对策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但是对历史虚无主义与各种社会思潮的关系研究太少,我国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群体研究局限于高校师生,而且基础理论和调查数据不足,造成研究过程与论证随意,缺乏科学性与严谨性,内容上呈现较高程度的相似性问题。今后的研究应该深入各种社会思潮关系研究与基础理论研究,扩大影响群体研究范围,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及对策研究提供更科学有力的支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的三大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的转变问题,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挥实践功效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要实现三大转变:从矛盾思维转向和谐思维,从文本诠释转向解决问题,从封闭独白转向开放对话。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2)
质性研究方法是继实证主义影响下的量化方法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从质性研究在对适合于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方法的追求中应运而生,到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的长足发展来看,质性研究正在逐渐走向完善和规范。从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光有量的研究方法已经不足以满足心理学研究的需要,只有将质的研究方法引入并加以重视,用多元的方法研究问题,才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等人文科学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3.
勾学玲 《学理论》2012,(33):43-44
从质性研究的发展起源谈起,通过对质性研究的概念界定、特点和实施过程的描述,试图向读者展示出一种不同于定量研究的新的研究范式——质性研究,它从独特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是对定量研究的一种补充。质性和定量研究在技术方面并没有高低之分,仅有适不适合的问题。我们在进行研究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最适合的或者是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使我们的研究更为科学、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杨玲 《学理论》2011,(12):234-235
美国教育作家马修.李普曼在《儿童教学原理》提出了关怀性思维(Caring Thinking),他包括欣赏思维、情感思维、动作思维、移情思维。这一思维与其他思维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对塑造人、培养人的价值观念等都有很大的意义。目前,学校的教育看重学生创造思维与批判思维的培养,忽视关怀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引导学生关怀性思维的培养方面存在不足。关怀性思维也对教育提出了一些新的启发:首先培养学生合理的关怀性思维的思考方法,其次针对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强调反思型教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王中原  唐世平 《政治学研究》2020,(2):52-64,M0004
预测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活动。作为社会科学预测性研究的重要领域,选举预测是促进政治学理论和方法创新的动力。选举预测不仅限于民调,科学的选举预测可以划分为四类范式:意见聚合范式;模型范式;混合范式;大数据范式。每类范式包含若干种预测方法,不同预测方法在准确性、超前性、解释力、可重复性、中立性和预测成本等评判标准上各具优势,预测方法的选择是基于预测目标和应用场景的综合权衡。目前,选举预测领域呈现多元化、交叉互补、跨学科的发展趋势;其未来发展方向是“理论驱动”与“数据驱动”相结合、微观预测变量与宏观预测变量相结合、预测与解释相结合,以政治科学为基础,通过跨学科合作和前沿技术手段推进预测范式的创新,并在预测实践中不断更新升级。预测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可以构成“双螺旋”的共生互补关系,共同致力于增进人类对复杂政治活动的理解和研判,提升政治学研究的科学水平和政策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西方哲学领域的交往理论从隐匿于理性高扬的主体性哲学到敢于承认他者存在、确立交互主体思维,经历了逐渐展开、充实和具体化过程.其间,从唯我论、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主义三种境遇对交往理论的审视,提高了人们认知和评判理性、自我与他者交往关系的能力;以人身体不完满性为依托的交往媒介成为多元主体对话的桥梁,推动了交往理论的主体间性转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主体间交往并不必然达成协作的社会目的,相反通过意见互换与沟通包容矛盾冲突、使协作与对抗共存才应为交往的常态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团体心理辅导是依据一定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在团体中引导人们自我了解、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而专门组织的活动,具有教育性、发展性、预防性和治疗性功能,因而它受到了人们的欢迎。研究并总结我国团体心理辅导的历史发展情况、研究现状(包括研究被试、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工具)、优点与局限并提出建议和展望,将会促进我国团体心理辅导的进一步发展,使它在治疗、教育、职业训练等众多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公开搜查作为一种侦查措施,在案件侦查的各个环节均可应用,是公开侦查措施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本文从侦查思维的角度研究公开搜查这一侦查措施,着力探讨公开搜查思维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成立以来,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相同步,与变化莫测的国际风云和国际潮流相伴随,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范式——"社会哲学"研究范式、"人学研究范式"和多种研究范式。文章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发展现状,审视"社会哲学"研究范式和"人学研究范式"两种主要研究范式发展的逻辑必然、反思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超越和扬弃两种研究范式要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构建个人与社会"互构谐变"观,实现个人与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0.
源于"治理"范式的理论阐释,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就是从"良政"向"善治"的逐步跨越."良政"就是"开明政治"的表现模式,亦即精英政治与诱导式民主相结合的产物."善治"就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即在于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合作管理中的最佳状态表现.本研究以近年考察过的18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剖析其治理结构、投票过程和治理绩效,将关于"治理"范武的研究从官方思维走向草根视角,以加深对中国培育草根民主和建构和谐社会过程艰难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