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世界在经济动荡中辞旧迎新。挥之不去的寒意笼罩着大地,也直逼人们的心理,国际金融危机来势汹汹,世界经济似乎变得越发憔悴。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危机对资本主义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经济最困难的时期或许已经过去,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显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程恩富、杨斌在《国际金融危机对资本主义生存与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提出,这次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是新自由主义泛滥所导致的结果,尽管美国官方宣布经济已恢复增长,但这不值得人们乐观并放松警惕。欧美国家引发金融危机的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西方资本主义可能陷入长期动荡。金融危机削弱了美国的整体实力,给其全球霸权地位带来了严重挑战,美国正采取一系列特殊措施挽救其全球霸权。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金融安全形势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来,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仅引发了美国严重的金融危机,而且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世界经济运行与国际金融体系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从金融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看,目前的中国金融体系相对稳定,但是危及中国金融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而且,随着今后中国经济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金融安全面临的隐患有可能逐步增多,中国有必要未雨绸缪,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当中,注重维护金融安全,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4.
胡蕊 《奋斗》2009,(1):40-42
2008年秋,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以迅猛之势由华尔街袭向整个欧洲、亚洲和拉美,并最终引发了新一轮的全球性经济动荡。最初,“次贷危机”这个曾经陌生的词汇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随着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人们开始了种种不解、猜测与担忧,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海啸会不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击垮一个又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5.
华尔街是美国垄断资本的心脏,从创建以来就牵动着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命脉,成为财富与实力的象征。曾经有一位中国青年,凭着对党的赤胆忠心,在那儿闯出了一片天地,成就了辉煌的业绩。这是一个关于华尔街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6.
统计工作的本质和核心是反映真实、分析真情、探求真理,面对当今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的新变化,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新的国际金融动荡,给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增加了不确定因素,也给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我们如何坚守真实统计这根“生命线”呢?  相似文献   

7.
一、未来中国面临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变“双重任务”,应明确将“转型发展”作为国家的大战略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主权债务危机、金融动荡、增长下滑、南北发展不平衡等深层次问题,同时人类也面临着能源资源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最近以来,世界经济环境进一步转差,美国经济减速不断加剧,欧洲经济增长乏力,日本经济再度进入衰退,新兴市场出现新的动荡,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酝酿着一场新的冲击波,开始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结构的调整,并打破国际金融市场脆弱的平衡,导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日趋剧烈。一、美国经济放缓的特征及前景严格地说,美国经济的放缓开始于2000年第二季度 GDP 实际增长率达到历史性高点的6.1%之后,到第三季度,GDP 实际增长率为5.2%,第四季度继续调整到3.4%。2001年第一季度,美国官方公布的 GDP 实际增长率初值为2%,市场平均预期该增长率会修正  相似文献   

9.
2011年是必须仔细关注的一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遗症”反复发作。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世界及地区秩序新旧交替错综复杂、艰难曲折,国际形势惊心动魄。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重新评价苏联历史导致的政治思潮新变化和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动荡,其发展与演化将对世界格局产生哪些重大影响,成为当前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焦点。2008年10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环球时报》、《中国社会科学院报》联合举办俄罗斯政治新思潮和世界格局新动态研讨会。与会者从不同视角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支部生活》2009,(3):8-9
云南省国资委副主任王露霞认为,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增长明显减缓,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困难。从主要数据看,1-10月,省属企业实现利润74亿元,同比下降20.6%,为5年来首次负增长;应交税费总额为91亿元,同比增长17.2%;应收账款净额回收速度慢,应收账款净额134亿元,  相似文献   

12.
用“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来形容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也许再恰当不过了。人们现在已经达成共识,再争论金融危机是否会影响本国似乎已毫无意义。金融危机毫无疑问已经走到我们身边,最让我们不安的是,这个不速之客要在我们身边待多久?  相似文献   

13.
李月明 《实事求是》2009,(2):F0003-F0003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影响下贵州农民工返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贵州省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与趋势预测 2008年第三、四季度以来,由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导致的金融危机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世界经济形势陷入了大规模动荡和增速放缓甚至衰退之中。  相似文献   

15.
《党建》2008,(12)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称,这是百年一遇的"金融飓风",是一股强大的"腐蚀性"力量。如今看来,这一"腐蚀性"力量,不仅"腐蚀"了华尔街,"腐蚀"了国际金融与世界经济,更"腐蚀"了美式自由资本主义。次贷危机发生之初,美国官方固守自由主义信  相似文献   

16.
刚刚过去的2011年。世界经济与贸易增长速度放缓,欧美债务危机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国际资本流动时有异常;新兴市场经济体通货膨胀持续高企,发达国家通货膨胀压力逐步显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除德国以外的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上升。面对严峻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们要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风险,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度,加强战略谋划,增强应对能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刘宁扬  王晓榕 《唯实》2011,(12):80-84
美国因素是中东北非政局动荡的主要外因。但其角色扮演与以往有所不同:震前使力—幕后推动"大中东战略"、震时隐匿—借"无为"而作为、震后出洞—"新形式介入"利比亚。其中缘由主要是中东北非地区深关美国核心利益。美国要建立一个完全由自己控制的大中东市场,掌控今后中国、俄罗斯和欧盟的资金链和能源链,最终从政治和经济上制衡俄罗斯和中国。  相似文献   

18.
由泰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东亚金融危机和全球股市动荡,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毫无疑问,包括金融自由化在内的经济开放,将国家经济纳入世界经济发展之中,是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我们也应同时看到,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中蕴涵着巨大风险。一、此次全球性金融动荡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不会对世界经济的长期发展产生影响,但是会由此改变世界经济中各国的力量对比东亚金融动荡表明,当今国际金融的主要问题不是发展和增长资金不足,而是资金过剩危及稳定。从金融发展的一般规  相似文献   

19.
美国金融危机自2008年9月爆发以来,引起了世界金融动荡不安。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来势迅猛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了世界各国的金融业,不仅威胁着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而且使整个世界经济陷入低迷之中。面对此次金融危机,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角度对危机进行科学分析、阐释与论断,对于进一步剖析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实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考察从二战以后形成两极格局,到冷战结束时两极格局终结的演变后,着重论证了国际金融危机从美国的衰落和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从这样两个方面加快着世界格局从两极到多极的转换进程。随后,又从关于单极、两极、多极、无极、集极等等概念的分歧和争论的辨析中,强调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美国企图在概念上用"多伙伴世界"取代"多极世界",以便让美国能够以世界领袖的身份走出危机;在行动上用"重返亚太"战略围堵和遏制中国,以阻挡美国的衰退和中国的崛起这一时代发展趋势,只是以螳臂挡车,不自量力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