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推动作用:一、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二、辛亥革命为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成长壮大和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形成创造了条件;三、辛亥革命为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一定的思想条件;四、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准备了一定的干部条件。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创建这一重大事件的发生,是辛亥革命后特殊的历史环境提供了特殊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2.
汪金友 《学习导报》2011,(22):31-31
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各地组织了很多宣传文化活动。有《辛亥革命》电影、《辛亥革命》电视剧、《辛亥革命》戏剧,还有"辛亥革命"展览、"辛亥革命"晚会、"辛亥革命"旅游、"辛亥革命"座谈等。报刊上介绍"辛亥革命"的文章,更是连篇累牍。对于辛亥革命这段历史,我以前并不太熟悉。只知道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武昌起义,并由此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辛亥革命的影响密不可分,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政治前提、阶级基础和思想条件。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客观地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发扬了孙中山的崇高精神,继承辛亥革命的未竟事业,完成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累基础。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自辛亥革命发生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对孙中山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都进行了客观地历史地评价.这些评价,对我们正确认识和看待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党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复兴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一、民国史的研究与特色一年来,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成为民国史研究的中心议题,给学术界注入新的活力. 首先,研究活动由分散转呈集中之势.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交流、研讨频仍.4月,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等团体在京发起首次“辛亥革命烈士彭家珍学术研讨会”;湖北召开辛亥革命学术研讨会;四川师范学院等单位在南充召开“张澜生平与思想”学术讨论会.9月,四川省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自贡举行.10月,第二次全国青年辛亥革命学术讨论会在长沙举行;由中国史学会和湖北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在武汉举办了“中国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有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南朝鲜、苏联等国,以及大陆、香港、台湾的学者110多人参加,提供了90多篇论文,围绕“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这  相似文献   

6.
1992年12月,上海中山学社举办了辛亥革命史研究如何深入的研讨会.会议对辛亥革命的一系列问题作了探讨,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北京杨天石教授对传统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不是资产阶级而是共和知识分子.他指出:活跃于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  相似文献   

7.
毛健 《湘潮》2013,(1):55
《风雨欲来—辛亥革命历史地图重绘》一书,以北京、广州、成都等八座城市为历史地标,深入研究了在上述地区发生的与辛亥革命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华大地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陶德臣 《唯实》2011,(10):42-46
在纪念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之际,深入探讨这两大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意义十分重大。辛亥革命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干部基础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开天辟地历史大事变的前奏。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则是对辛亥革命事业的最好继承,是中国革命发展的一种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为近代中国的历史进步开启了大门.辛亥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纪念辛亥革命,不仅要铭记这个历史大事变,缅怀我们的先烈、先人,更重要的是从这个大事变中,清醒地认识100多年来我们所走过的道路,从中汲取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爆发迄今已整整百年.百年以来,人们对它的关注不曾减少.特别是近年,更加关注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研究.但由于对“辛亥革命”历史名词概念的模糊,有些辛亥革命的研究已经偏离其历史真实,有些则是对辛亥革命的错误认识.比如认为孙中山及同盟会是领导了辛亥革命,实际上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梳理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并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有关纪念活动时的重要讲话为主要线索和基本资料,从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中国共产党人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三个方面,阐释了党和国家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文摘     
李文海:辛亥革命百年的历史思考辛亥革命的发生并非偶然。它既不是由于西方思想的影响激起的骚动和不安,也不是在少数人极端感情或革命狂热煽动下的幼稚与疯狂,而是社会矛盾运动的产物,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把辛亥革命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去考察,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具体分析它怎样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过去的时间愈久,它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愈重。今天,重新审视和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和意义.应该把它的历史地位定位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百家言     
《求是》2011,(20)
张海鹏: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辛亥革命以前中国所有的历史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都还是在争夺皇位上打圈子,未能跳出这个怪圈。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则不同,它是中国历史进入20世纪后发生的一次伟大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个最具重大历史意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就中国现代化进程而言,辛亥革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的共和政体,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点。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思想进步领域的一座里程碑。辛亥革命跨越国界的历史影响,推动了亚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运动高潮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张海鹏辛亥革命以前中国所有的历史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都还是在争夺皇位上打圈子。辛亥革命的最大意义在于,革命的发生动摇了中国  相似文献   

17.
《学习导报》2011,(19):24-26
如何看待辛亥革命在20世纪中国的“历史定位”?新湘评论: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代山庆 《党史文苑》2011,(10):46-47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创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学习毛泽东关于辛亥革命的论述,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思想和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泽东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投笔从戎,参加了湖南新军,是新军中一名勤学苦练的优秀士兵。他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及其意义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对其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解剖和总结。毛泽东十分珍惜辛亥革命的思想成果,并在以后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加以继承、弘扬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你说我说     
《学习导报》2011,(22):62-62
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已经从沉睡状态中觉醒过来,走向光明、运动和斗争了。——列宁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所以我们说它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