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姝丽 《世纪桥》2009,(18):119-120
辛亥革命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是近代中国人为探索国家出路所写下的辉煌的一笔。本文主要解决了辛亥革命教学中的三个难点问题.即如何正确认识改良与革命、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和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失败或者说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相似文献   

2.
徐姝丽 《世纪桥》2009,(17):119-120
辛亥革命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是近代中国人为探索国家出路所写下的辉煌的一笔。本文主要解决了辛亥革命教学中的三个难点问题,即如何正确认识改良与革命、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和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失败或者说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相似文献   

3.
一百年前,在大清帝国落日余晖已经黯然退去的古老中华大地上,爆发了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辛亥革命。这是苦难深重的近代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一百年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百年来中国人民振兴中华的艰苦历程,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更加弥足珍贵、带给我们的启示更加深刻清晰。辛亥革命是近代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标志着中国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中国历经了多次革命。对于近代革命,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从“内卷化”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近代中国革命存在内卷化现象。太平天国革命、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有其进步意义,但是却始终没有解决农民问题,反而使农民的生活日益艰难,突出表现为土地政策的异变、乡村控制体制的异变和农民赋税的异变,导致了革命的内卷化。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国民党都具有不可回避的阶级局限性,这些阶级均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农民问题,这是造成革命内卷化现象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储天虎 《党史纵览》2010,(12):43-46
在中国近代史上.辛亥革命对陈独秀的影响可谓刻骨铭心,对辛亥革命成败经验教训的回味、思索.一直是陈独秀思考近代中国革命问题的一个基本切入点和参考系.因此.研究陈独秀关于辛亥革命的认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纷繁复杂的思想认识。学界关于“陈独秀与辛亥革命”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孔亭 《新视野》2012,(4):112-115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蕴育于戊戌维新期间,形成于20世纪初年辛亥革命前夕,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得到长足的发展。启蒙知识分子从开启民智、培养新民入手,追求国家的富强与独立,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专制体制的批判越来越激烈,对启蒙思想的实效性的追求日益强烈。可以说,从追求国家独立、国民自由到提倡个人自主、个人解放,再到认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救国,是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演变的重要脉络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无神论思想的形成,既是对中国历代无神论思想与有神论思想斗争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无神论思想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近代启蒙思想家,即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向工商资产阶级过渡要求的无神论思想,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无神论思想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无神论思想等几个发展阶段,特别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无神论思想为推翻几千年封建专制的辛亥革命造了舆论,为破除几千年来“君权神授”和“假天以治人”的封建专制精神支柱提供了批判的武器和理论依据;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神论思想与辛亥革命问题,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董四代 《学习论坛》2009,25(5):12-15
国际环境与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现代化与西方国家有不同的道路.近一个世纪以来,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次伟大革命.这三次革命既体现了历史继承性,又体现了理论上的超越和实践中的新开拓.三者的共同主题是振兴中华,在振兴中华的过程中最终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的摒弃和对社会主义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在对前人的继承和超越中,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9.
杨林兴 《支部生活》2011,(10):55-56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社会演化与革命>一书的主要价值在于以历史事实为根据,从社会现代化演变与革命运动的互动关系方面,论证了新民主主义是先进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是近代中国社会演化的必然结果,是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从而有力地回答了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及革命运动的历史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张岂之 《学习导报》2011,(20):33-34
题一:举“黄帝旗帜”揭开民族复兴序幕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有深远影Ⅱ向的革命运动,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杰出的思想家孙中山的名字与辛亥革命联系在一起。孙中山于1894年在夏威夷的檀香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宗旨是“振兴中华”,揭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序幕。1905年,以兴中会为主体,联合地方性的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革命同盟会。同盟会在孙中山领导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发起旨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12.
张海鹏 《党建》2011,(10):21-22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新的伟大起点,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之前的一次最重要的革命,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进入20世纪后发生的一次伟大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个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有个酝酿发展过程,时间可以从1894年底兴中会成立算起,一直到辛亥年推翻满清统治后的袁世凯复辟。辛亥革命时期,近代知识分子对于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选择,林林总总。"改良"还是"革命","先革命"还是"先教育"?清末翰林蔡元培辛亥革命时期,满怀爱国爱民感情,顺时而为,在强国之路上孜孜以求,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复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是一部运用唯物史观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中国民族革命史专著。是恽代英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完成的。反映了恽代英长期从事革命实践所形成的理论体系。他充分肯定了革命的重要性和生产力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作用。为党史和革命史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娄勤俭 《学习导报》2011,(20):35-35
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历经五千年风雨沧桑,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近代以来,虽屡经磨难,但自强不息和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却始终如一。作为中华文化根脉所系的黄帝文化,伴随着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也得以不断发扬光大而历久弥新。今年恰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我们围绕”黄帝旗帜·辛亥革命·民族复兴”的主题召开了学术研讨会,就作为民族旗帜的黄帝文化在近代中国发展历程中的作用、意义,做了深入的研讨。此研讨会是陕西省清明公祭轩辕黄帝系列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宗旨是弘扬黄帝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是一部运用唯物史观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中国民族革命史专著。是恽代英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完成的。反映了恽代英长期从事革命实践所形成的理论体系。他充分肯定了革命的重要性和生产力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作用。为党史和革命史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张西曼是近代历史上较早在中国传播马列主义的先行者之一。1991年。全国法制委员会主任张友渔给张西曼的题词是“宣传马列主义.支持革命运动。怀念西曼先生”。张西曼在中国对马列主义的传播及对近代中国革命所做的贡献正逐步得到人们的认识和澄清。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全球化,是中国由一个有着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被帝国主义强行纳入全球化的进程,而这一进程自始至终都是由西方国家所主导的。近代中国加入全球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近代中国先进分子不断求索的过程,他们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重大事件,这是近代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的一条重要线索。近代中国走向世界步履维艰,但是,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所做出的一切探索,都可以看作是历史的进步,都对后来的中国能以如此自信、从容的脚步迈向世界起到了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民系.二十世纪初叶,许多旅日青年、学生,如孙中山、廖仲恺、丁日昌、黄遵宪、温仲和等,成为近代中国革命、辛亥革命的先驱和骨干力量,这一群体中,其主要成员绝大多数为客籍人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客家革命家的巨大的"历史群落",影响了中国整整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20.
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民系。二十世纪初叶,许多旅日青年、学生,如孙中山、廖仲恺、丁日昌、黄遵宪、温仲和等,成为近代中国革命、辛亥革命的先驱和骨干力量,这一群体中,其主要成员绝大多数为客籍人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客家革命家的巨大的“历史群落”,影响了中国整整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