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有关黄埔军校的信息迅速传播。其中,被誉为"古有花木兰,今有女生队"的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更是为人津津乐道。2016年3月12日,女生队最后一位学员黄静汶在北京逝世,至此,女生队群体全部作古成  相似文献   

2.
黄静汶     
《黄埔》2012,(5):9
黄静汶,女,1906年出生,106岁,湖南湘阴人。1926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初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黄埔五期)学习并转中国共产党。1935年后直至新中国成立前一直在周恩来、叶剑英、董必武、邓颖超等直接领导下工作。1949年作为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1953年任卫生部妇幼卫生司副司长、中共卫生部机关党委第一、  相似文献   

3.
谭安利 《黄埔》2011,(4):40-42
我的母亲谭珊英与著名作家谢冰莹是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校友,1926年一起投笔从戎,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黄埔军校第六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真正意义的女兵。在黄埔军营里,她们与同室姐妹周铁忠、周有德、王容箴、谢翔霄、黎树蓉为了显示作为未来军人应当具有男性的刚强,结为生死与共的"七兄弟",共同学习,一起操练,还参加了西征讨伐夏斗寅的战斗。谢冰  相似文献   

4.
《黄埔》2016,(4)
正3月21日收看《新闻联播》,得知德高望重的黄埔女兵黄静汶老人因病于3月12日逝世,感到万分悲痛!黄静汶1906年农历11月18日出生于湖南湘阴县,她从小就立志为争取人人平等的新社会而奋斗,为革命事业奉献了一生。她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1月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第6期),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批女兵中的一员。1927年初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亲历了西征讨伐夏斗寅的战斗。她在白  相似文献   

5.
杨大昆     
《黄埔》2012,(5):40
杨大昆,男,1924年8月3日出生,88岁,四川乐山人。1942年6月考入陆军机械化学校第五期战车学生队,1945年4月毕业(学历为黄埔十九期)。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1946年1月,分配到北平参加接收日军在华北的装甲  相似文献   

6.
《黄埔》2017,(4)
正刘璠,字资航。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三月廿七日(1907年5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益阳县十九里泉交河镇一户殷实农家。他天资聪颖,在益阳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原益阳县第一中学,现箴言中学)毕业后,考入长沙市岳云中学就读,中学毕业后立志参军革命,先考入湖南讲武堂学习,后编入广州大本营军政部讲武学校学习。1924年冬,该校并入黄埔军校第1期,刘璠被分派到黄埔军校第1期第6队学习。毕业后,历任黄埔军校教导团排长、区队副、国民革命军第2师的连附,营指导员等职务。  相似文献   

7.
《黄埔》2017,(1)
正我父亲叫曾瑞聪,现年96岁,广东揭阳人(现广东揭西县五经富镇)。1939年广东沦陷,高中毕业在家乡教书的父亲为国家独立、民族生存而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广州)17期通讯科。1941年毕业后分配在成都部队,后调到川东师管区。1949年随部队在四川渠县起义,部队整编为第四野战军50军独立师。因母亲岳用仙是成都人,父亲起义后一直在成都生活。母亲是个勤劳能干的人。1956年,母亲在成都市幼教培训班毕业  相似文献   

8.
戴泽厚     
《黄埔》2012,(5):11
戴泽厚,男,1916年11月出生,96岁,安徽寿县人。1937年在安徽省立大学中国文学系读2年后到广州,考入中央军校第四分校十五期第七总队第一大队第二中队。1940年毕业,留校任教,在十七期第五总队第五中队任少尉区队副。在与日  相似文献   

9.
我从1950年秋季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读书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武汉大学(195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亲身参与并目睹了武汉解放50年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艰辛而光辉的历程。我是学经济学的,以后,又一直从事经济学(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将近  相似文献   

10.
忠诚追随孙中山,坚决反对蒋介石的个人独裁邓演达,字择生,1895年2月初五出生于广东省惠阳县水湖乡鹿颈村。父亲是清末秀才,母亲是农家女。邓演达幼年随母亲在家种田。1916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在福建参加粤军。由于他忠诚革命,治军有方,很快由连长提升为营长、团长,成为  相似文献   

11.
谭珊英 《黄埔》2012,(1):27-28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成立后,开办了女生队,是“破天荒的事,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创举”。那么黄埔军校首批女生在校内是如何学习生活的呢?请看黄埔后代谭安利根据母亲谭珊英回忆录《黄埔女兵足迹》整理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张子忠     
《黄埔》2012,(5):15
张子忠,男,1924年2月出生,88岁,山东人,民革成员。1939年底考入黄埔军校十七期。1942年4月毕业,经过实习后调任军校十九期少尉班长,中尉、上尉区队副,在滇边特别游击区参谋工作半年,后任军校二十期、二十一期上尉区队长助教等职。1947年调北平第一  相似文献   

13.
正朱程是著名的农工党革命烈士之一。朱程1910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矾山乡内山村(现苍南县矾山镇)。早年就读温州商业学校、厦门集美学校。1927年投笔从戎,到武汉加入了北伐军。1928年,朱程由北伐军教导队考入黄浦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次年毕业,被分到山东德州国民党军队某部教导队当见习教官。  相似文献   

14.
王日道简历     
《创造》2007,(3)
王日道,1935年出生.1954年昆明工业学校土木科毕业,1961年考入云南大学业余函授大学数理专业学习至1965年毕业,1981年考入同济大学结构理论研究所岩土工程进修班学习.  相似文献   

15.
赵万里(1905~1980),浙江海宁人,是我国著名的目录版本学家、校勘学家。出生在书香门第。入学前就在母亲的教导下认识千余字,能背几十首唐诗。小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省立  相似文献   

16.
赵桂生     
《黄埔》2012,(5):33
赵桂生,1927年8月23日出生,85岁,山西榆次人。1947年在北平考入成都陆军官校二十二期辎重兵中队,毕业后到国民党七十二军辎重营任排长。1950年初在北京考入华北革命大学二部学习,同年11月毕业后分配到京津卫戍区防空司令部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13,(1):45-45
黄静汶,1911年11月18日出生于湖南湘阴县高坊乡。父亲是老同盟会员,开明进步,具有强烈的民主爱国思想。二哥黄文闿,很早就从事革命活动。在革命氛围浓厚的家庭熏陶下,黄静汶从小就立志为争取人人平等的新社会而奋斗。1925年,她经过二哥的朋友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随着北伐运动的发展,湘阴县成立了工会、  相似文献   

18.
长空战日寇     
高文庆 《黄埔》2009,(3):32-33
“七·七”事变后,基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我毅然投笔从戎,考入航校十一期,因初级飞行训练毕业时被淘汰,后转入黄埔昆明分校十六期,毕业后分配到昆明空军官校(另有士校)特务团任排长。1941年秋航委会电召,我又重回空军官校侦炸班学习,毕业后分配到邛崃空军十二大队,除了训练、躲空袭警报外,没有作战机会,大家都非常苦闷,曾因此闹过风潮,全大队领航员、轰炸员四十余人还罢飞了十余日。  相似文献   

19.
《今日中国论坛》2009,(11):114-114
冀燕 又名冀雁 字盈羽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97年毕业于洛阳师院美术系;2001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2006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中国山水画理论与实践方向研究生;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09届美术学硕士;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20,(15)
正郭为美,台湾著名画家,但却出生在老北平。听起来是不是有些离奇?讲她的故事,还得从她的父亲母亲传奇般的经历开始说起——一郭为美的父亲是郭柏川,台湾台南人,1901年生人。1915年公学校毕业后考入台北国语学校师范本部。1921年从学校毕业,先行任教。1928年,以美术方面的专才,前往日本东京美术学校进修。1933年,以半工半读方式在日本著名画家梅原龙三郎处习画。1937年随梅原前往中国,在伪"满洲国"各地写生。193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