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油企业的健康发展,直接维系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但由于我国石油资源产权管理的特点,使得石油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激化的工农关系,且呈现愈来愈严峻的态势。油田与地方如何从更深层次上寻找最佳结合点,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高效、持久和协调发展,是油区实现长期繁荣稳定的关键,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与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坚 《理论探索》2004,3(6):70-7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也是我国区域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邓小平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区域经济实践有机结合 ,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区域优先发展为手段、全社会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的区域经济理论。认真研究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 ,对于正确看待和处理当今的区域经济差距问题 ,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从根本上讲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实现这一要求,其中贯穿着大量的区域经济管理活动。深入研究这些活动,特别是把握区域经济管理的特征、战略选择以及它同国民经济管理的关系,对于保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陕西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相关系数分析法,通过建立相关指标体系,对陕西省各个地级市的发展协调度进行综合评估,基于经济发展板块研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排名的关系,计算出陕西省整体及各个区域经济发展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相关系数.研究表明:经济实力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但并不必然导致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陕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从区域板块上表现出“U”型曲线的特征;陕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度从经济上明显呈现第一、二、三梯度的阶梯化发展态势.文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开始加剧,区域间收入差异、特别是东西部差异不断扩大,区域差异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日益为政府部门和理论界所关注。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本文就近一段时期以来各界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关系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并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 ,提出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当前 ,对此进行比较研究 ,对于缩小我国地区发展差距 ,实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要素整合协调区域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中国已进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落实时期,并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把握区域主导要素禀赋的差异,并加以整合,正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8.
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数字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的时空约束,有效畅通区域间要素流动。从历史逻辑出发,我国区域经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低水平区域均衡到效率优先导向的区域非均衡,再到区域统筹协调转向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演进历程。从理论逻辑的角度,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价值分配环节赋能资源有效配置;通过价值实现环节赋能市场变革;通过价值创造环节赋能区域间分工协作,从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现阶段,数字经济对于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政策优势和基础条件,但仍面临“数字鸿沟”现象不断扩大、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不足、地方数字治理方式单一、数字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有待完善等难题。为此,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融合,构建区域间数字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有利于弥合区域间“数字鸿沟”,通过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促进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并为国家顺利实施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提供条件 ;而宏观经济调控又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两者之间互为条件。我国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既是必要的 ,又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杜宇 《学理论》2011,(7):29-3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战略趋势。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兴未艾,如火如荼。经济小圈带动了大经济圈的转动。江苏省提出了"提升苏南,崛起苏中,振兴苏北"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方针,把建设徐州都市圈作为振兴苏北的重要战略。徐州都市圈建设是江苏乃至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同时,徐州都市圈建设本身又是一个跨行政区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平台,要以创新的思路推动创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实现区域经济从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谋求东、中、西部地区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本文对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进行了综述,指出邓小平的区域经济理论是以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为空间构架,以两步走阶段式发展战略为时间构架,建立起从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认真剖析这些发展战略思想,都体现出一个主导思想,即区域经济最终要走向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体系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础骨架,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物流业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其重中之重也在于发展现代物流业。着眼新发展格局形成的背景,在阐释物流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分析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建设现代物流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4.
区域互动协调发展是一个持续性的常新问题,近期的研究强调在区域特色的基础上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统筹发展.陕西关中、陕南、陕北三大区域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的原因相互闻经济流量和社会流量少,关联性不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如何推进三大区域的互动协调发展,缩小差距,就成为"十一五"以及今后更长一段时间陕西经济发展的要务.为此,应坚持多元发展、同时推进、政府主导、城市群带动、科技渗透等战略思路,推进三大区域的要素流动、经济互动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玉林 《学理论》2012,(7):21-22
目前区域差距已经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划。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和谐。区域和谐,不仅包括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协调发展,也包括区域内经济和环保等问题的协调发展。构建区域和谐,区域经济发展应当与环境保护同步。以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污染转移为研究点,试图构建一个可行的区域和谐社会的环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提出了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极大地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高速健康发展,初步形成了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7.
蔡玉胜的“突破地区经济二元结构”一文指出,深入研究地方政府竞争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既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性,又及时弥补政府竞争中的制度缺陷,努力克服竞争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异化,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论区域战略性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战略性产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区域战略性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关键性、全局性、长远性的产业。区域战略性产业结构合理布局,能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不合理的区域战略性产业结构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区域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要遵循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有利于政局稳定和国防安全原则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三线"建设是党和国家在特殊形势下作出的一项区域经济建设战略决策,在相当程度上是对建国初期区域经济均衡战略的恢复和发展。"三线"建设显示了党和国家对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有力地促进了西部经济建设,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工业建设上为此后的西部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分析和总结当年"三线"建设的历史过程和经验教训,可以对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制度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既包括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对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也包括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异化对区域发展的负面影响。促进区域发展以及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需要规范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思路:即从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目的在于提升地方政府的效能,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好的环境;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看,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要有助于协调好地方政府间关系,有助于区域经济整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