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政府一向重视妇女的社会参与,认为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占人口半数的妇女参加,是很难取得成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由于政府支持和法律保障,40多年来,中国妇女广泛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建设,参与社会发展,被誉为“半边天”。她们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现代化进程,我国妇女的社会参与又获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试论六十年代美国妇女运动的再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8年塞内卡福尔斯大会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的妇女集会,标志着美国妇女运动的开端。随后的一个多世纪中,虽然妇女运动连绵不断,但一直处于低潮.二战后至六十年代,美国的各类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妇女运动,史学界一般称之为现代妇女运动的再度崛起.本文拟就这次运动发生的独特的社会背景,斗争中出现的与以往妇女运动所不同的特点等问题作一探讨。 一 二战后美国妇女地位的低下、处境的艰难,是美国妇女运动再度崛起的根本原因。 二战期间,美国劳动力需求量急剧增加,政府曾大声疾呼,要妇女们走出家门,为国家分忧解愁,于是大批妇女响应政府号召,加入到战争时期的劳动大军中.但随着战争的结束,美国进入了一个社会安定,科技进步。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成千上万的小家庭诞生.社会对妇女的要求开始改变,强调妻子和母亲是女性的理想角色,并且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如青少年犯罪、吸毒等归咎到妇女身上。“既因为她们没有当母亲,也因为她们离家外出工作”,“妇女如果抛弃了她们女性的气质而与男人在一些无  相似文献   

3.
承认不承认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是坚持不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问题.历史和现实告诉人们,妇女从来不是社会发展的被动体,她们创造的社会文明和物质文明,同男子一样在推动着人类事业的前进,促进着社会的发展,保证着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初起,就阐明“只有无产阶级获得了政权,妇女们才能得到真正解放”,宣告中国共产党要“为所有被压迫的妇女们的利益而奋斗.”因而,中国妇女作为一支强大的社会力量的价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得到了真正的承认和体现.她们成了社会的主人,她们突破了旧传统观念的束缚,她们跳出了传统职业的小圈子,活跃  相似文献   

4.
法国现实主义大师司汤达不但写下了《红与黑》等世界名著,而且还是一位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他在心理分析专著《论爱情》里,对妇女问题作了认真的思考,提出了新颖的妇女教育思想.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番探讨,并就教于专家学者.司汤达的妇女教育思想建立在对妇女能力的肯定上.他赞扬妇女的才能和潜力.司汤达热情地赞扬妇女“机智敏捷”,说她们比男子“思想更为敏锐”,如果让她们管理事务,会比男子“管理得更好”,而在这方面,男人就“只有叹息自愧弗如”.他指出,“比起男子来,妇女的勇气有更持久的后备力量.”“机缘一旦给她们提供一条显示她们的才能的机会,你就会发现,她们会获得最难以得到的成功.”司汤达在这里指出了女性的敏锐、细致等优点.司汤达尤其赞扬意大利妇女,说她们“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果断勇敢”.这一点与他的经历有关.他在意大利住过七年,在为  相似文献   

5.
农村老年妇女无论是在经济收入、健康状况还是在生活照料、精神状态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过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与运用,可以帮助农村老年妇女树立积极、健康的老龄观,增强她们的自养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改善她们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曾说过:“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新中国诞生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妇女逐渐摆脱了家庭的束缚,走向社会,掌握自己的命运,起着半边天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重性,真善美与假恶丑总是相互依赖而存在。随着广泛的  相似文献   

7.
以苏北S村为例对农村留守妇女上班族的时间配置、社会支持网络、社会身份认同等方面进行的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妇女上班族在时间配置上,工作和家务劳动占据了主要部分,闲暇时间她们的生活较为丰富;留守妇女上班族的社会支持网中,同事和工作中认识的留守妇女为她们提供了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在工具性支持上,她们和一般农村留守妇女没有差别;留守妇女上班族对社会身份的认同是通过经济独立、家庭地位提高等维持的;留守妇女上班族在工作获得途径、安全保障和工作保障方面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8.
对妇女解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观念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然而社会地位以及家庭地位的提高,打破了千百年来形成的维系家庭平衡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权利格局。本文在肯定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成果的基础之上,客观地分析理性的妇女解放和家庭和睦的关系,试图论证理性的妇女解放运动不必更不应该打破家庭的和睦。  相似文献   

9.
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重要时刻,努力发展女子高等教育,不断提高中国妇女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她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是中国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对此,我们中华女子学院是责无旁贷的,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女性人才的需求,培养大批合格的高级女性人才,为中国妇女的进一步发展,我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学院发展的五年规划.  相似文献   

10.
妇女与竞争     
女性要得到与男性平等的权力,不能只靠自然的重新选择,也不能靠消极的等待,更不能靠男人的恩赐,最重要的是女性的自我觉醒、自我奋斗,特别是要克服自身发展的障碍.所谓妇女发展的障碍,具体地讲就是阻碍妇女进行社会性竞争的诸多因素,它们主要表现在:1、竞争意识的缺乏其实把竞争意识的缺乏说得具体一点就是缺乏成就动机和社会参与意识.这种动机意识的缺乏,一类情况是在她们的头脑中没有“成就”这一概念,既使偶然获得一丝“成就感”,也不懂得及时地把握,及时地转化为创造新的“成就”的诱因和驱动力——当今中国大多数的农村妇女就属于这一类.再一类女性就是部分的城市(镇)妇女,她们仍然沉湎于“女人通过拥有男人而拥有世界”的固执幻想和“夫贵妻荣”的传统辉煌里,固步自封,自己被剥夺了权力也浑然不觉.  相似文献   

11.
社区曾是城市妇女工作的热点与重点.50年代末,以家庭妇女为主要对象的“百万妇女组织起来”,轰轰烈烈席卷全国各大城市,在妇女工作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然而城市妇女就业的普遍化,使“家庭妇女”这一阶层在80年代的中国城镇不复存在,失去对象的社区妇女工作曾一度“萎缩”.与同时及稍后时期如火如茶的农村“双学双比”相比,城市的基层妇女工作显得相对地落寞而冷清.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改革的深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当下岗妇女再就业、外来女性管理、失足妇女帮教等问题日益影响社会的稳定时,社区妇女工作的重要性又再次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女被誉为社会的"半边天",但是,总体而论,妇女解放的步履仍然十分缓慢妇女的"主体意识:"还未完全建立.本文以1847年出版的英国著名小说<简·爱>为研究对象并将与中国当今社会女性的意识进行对比思考,指出女性的彻底解放应是社会全体人的意识,尤其是女性意识的转变、更新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妇女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就是劳动者和劳动岗位的结合.就业对于劳动者而言,不仅有直接的功利意义,还有更为深层的社会意义.而女性作为劳动者在改革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就业问题.根据宪法规定,就业权是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之一.宪法规定:“妇女在经济生活中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的自由.”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中明确要求:“企业招用工人,凡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工种,应当招用女工.”1988年国务院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也强调:“凡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工种,不得拒绝招收女职工.”1992年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更加明确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作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可见,国家非常重视妇女的就业问  相似文献   

14.
该书的作者是美国的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英文原名是《The Feminine Mystique》:初版于1963年,中文版于1988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发行.全书约二十四万字,其内容可粗分为如下几个方面.一、当时美国女性的处境.弗里丹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美国妇女,普遍不关心时事,不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事业心.女学生纷纷辍学结婚.致使结婚年龄越来越小.“幸福的家庭主妇”成了典型的美国妇女形象和千百万女性追求并仿效的样板.书中这样描述她们的形象:“在落地窗前吻别丈夫,在学校门口让孩子们下汽车,微笑着看孩子们在清洁光亮的厨房地板上拖动新买的电动打蜡机.她们自己烤面包,做自己和孩子们的衣服,让她们的新洗衣机和脱水器一天到晚转个不停.……她们的唯一梦想就是当无可挑剔的贤妻良母;最大的奢望就是生五  相似文献   

15.
外出务工人员和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简称为“三留一外”人员。“三留一外”人员问题是城镇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也是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阶段性产物。目前,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管理缺失、留守儿童监管教育不力、留守妇女劳动负担和心理压力过大、留守老人养老医疗保障滞后等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河南省新蔡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每年向外地输出劳动力达三十多万人。因此,对新蔡县的“三留一外”人员状况及管理服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找到系统应对中国“三留一外”人员问题的办法,帮助农村外出务工和家中留守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有效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用社会性别意识视角看"男女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妇女越来越多地进入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的各个领域.同时,妇女在为争取与男子平等的经济权利中进一步促使其劳动层次的提高和能力的增强.但是,与男性相比,她们作为一个群体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要低得多.  相似文献   

17.
当考察教育青少年遇到失业、失学或其他问题时,他们向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寻求帮助的意愿较低,而更愿意向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寻求帮助。尽管家庭、同学和朋友愿意向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但是家庭、同学和朋友能力有限,其所提供的社会支持也就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妇女在社会上的作用也在日益进化.作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前卫的美国妇女,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显示了女性在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地位.一百年前的美国,正处于工业迅速发展时期.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妇女最初加入劳动市场起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一些移民或来自乡村的未婚姑娘纷纷就业于这些随着工业经济发展起来的工厂企业.尤其是二战时期,男人纷纷应征入伍,劳动市场严重紧缺,1940年~1944年间,妇女就业人数增长了三分之一多,当时女工的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而收入却非常少.  相似文献   

19.
就业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面对不断增长的人口和就业要求,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就业机会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妇女就业权是妇女的基本人权,是妇女获得经济独立和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目前,美国妇女的失业率小于男性,但是就业状况也还存在不少问题.美国妇女的低失业率归因于有效的法律法规和工作机制,也与美国的政治文化背景有关.美国妇女就业状况对我国妇女的就业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妇女解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而妇女参政议政则是妇女解放的高级形式。改革开放给妇女参政议政提供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为妇女参政议政开创了崭新局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强调了妇女参政议政的时代诉求,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妇女参政议政的水平,让妇女真正起到"半边天"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