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飞翔 《各界》2013,(12):86-86
今天提起鲁迅,人们往往将他想象成一个拿着匕首和投枪的战士,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天天跟人打笔仗的作家,一个至死也不肯宽容的世故老人其实并不尽然,除了“金刚怒目”,鲁迅也有“菩萨低眉”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卜束 《瞭望》1991,(46)
鲁迅先生对于文艺界涌现的进步青年,一向采取关怀、爱护、支持的态度。这从他对未名社、莽原社等社团以及三十年代左联中的青年作家无比热情就可以十分了然。早在一九一九年,傅斯年以北京大学学生身分主编《新潮》月刊时,由于刊物编得颇有新意,鲁迅就曾竭诚赞美。当时他在  相似文献   

3.
今天提起鲁迅,人们往往将他想象成一个拿着匕首和投枪的战士,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天天跟人打笔仗的作家,一个至死也不肯宽恕的世故老人;其实不然,除了“金刚怒目”,鲁迅也有“菩萨低眉”的一面. 鲁迅并不像一些人传言的那样自私、冷酷和无情,相反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以至于受伤后仍“以德报怨”.郁达夫在《回忆鲁迅》中说,有位青年学生,因仰慕鲁迅来到上海,到上海后,鲁迅不但收留了他,还收留了他找的女友,给他们提供吃住.这位青年学生不但心安理得地享用了这一切,甚至还提出要鲁迅为他谋一出路.鲁迅没法子,只好找到郁达夫,请他为这位青年学生去谋一职业,假使真的找不到,那么就请一家书店或报馆在名义上用他做事,而每月的薪水,则由鲁迅自己出,让郁达夫转交书局或报馆,作为月薪来发给这位学生.  相似文献   

4.
陈漱渝 《民主》2014,(1):52-53
<正>鲁迅最熟悉的是日文和德文,能读能译,日语说得相当流畅。在留日期间专门学过俄语,对世界语也极感兴趣。鲁迅说:"我于英语是漠不相识。"(《〈出了象牙之塔〉后记》)但这是过谦之词。实际上,鲁迅学过英语,能用英语简单会话,还根据英文书籍翻译过少量文章。鲁迅17岁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就学过英文,"一星期中,几乎有4天是英文"。虽然只有半年,但毕竟打下了一点基础。早年他翻译英国作家哈葛德《红星佚史》中的  相似文献   

5.
伏小刚 《学理论》2011,(27):88-90
鲁迅和沈从文是中国20世纪文坛两位重要的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一直以来,文学研究忽略了存在于这两位作家之间的互补性。试图对鲁迅和沈从文的文与人展开文化价值方面的梳理与比较,通过对不同思维理路的分析,提出他们之间存在的互补关系,进而指出鲁迅与沈从文的人与文近于一种优秀的文化生态组合,一种完美健康的"文化—心理"模式,以期建立某种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新人文价值、人格精神体系。  相似文献   

6.
乔伊斯和鲁迅这两位文学巨擘,分别代表着20世纪西方爱尔兰文学和东方中国文学的巅峰.两位作家平生虽未谋面,但无论是创作意图,创作手法,还是创作风格上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通过对乔伊斯的<姐妹们>和鲁迅的<孔乙己>两部作品的诸多相似性进行比较.籍以为比较研究两位作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林非 《瞭望》1986,(43)
今年十月十九日是鲁迅先生逝世五十周年。半个世纪以来,鲁迅思想在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巨大影响。鲁迅精神对于塑造中华民族新型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鲁迅精神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一切对待鲁迅思想所采取的轻率、虚无主义的态度和观点,都是错误的、有害的。十月六日,中国作家协会邀集在京的鲁迅研究专家和学者举行了纪念性座谈会。本刊特约请林非同志撰写专文,并摘要发表了陈漱渝同志在“鲁迅与中外文化学术讨论会”上的一篇论文,以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8.
美食家鲁迅     
二毛 《各界》2014,(8):10-11
鲁迅不但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在几乎处于神坛之上的评价中,人们很难把鲁迅与美食、美酒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在吃喝这件事上,鲁迅是个地道的行家,不但会吃,还会做,对许多菜肴都有堪称“行话”的独特见解。其中,北京是鲁迅从日本归来后长期生活过的城市,从1912年到1926年,共生活了14年,仅从这一时期鲁迅日记中就能发现他去过的有名气的餐馆就有65家!这65家餐馆,勾勒出了独属于鲁迅的“北京美食地图”。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新诗     
鲁迅留下的文学遗产像一座伟大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诗歌方面,鲁迅也进行过大量的工作。鲁迅是诗人,是外国诗歌的辛勤介绍者,并且终其一生,在诗歌领域中进行着理论和批评,引导新诗向健全的路上发展。 不过,这些工作被他的主要活动——小说和杂文的写作遮蔽了。1949年以后,出现了一些对鲁迅诗歌的笺注和论述,这是令人兴奋的,但在发掘鲁迅的诗歌遗产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鲁迅曾经用各种诗体写作,其中使用时间最久、留存数量最多的当然是旧体诗。不过在“五四”时期,鲁迅也曾试作新诗。他曾自己说明创作新诗的动机:“我其实是不喜欢作新诗的——但也不喜欢作古诗  相似文献   

10.
徐海滨 《民主》2015,(3):45-46
<正>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毛主席称赞他是"文化新军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说起民进人与鲁迅的情缘,首先不能不提民进的创始人之一,民进中央前副主席、秘书长许广平。许广平是鲁迅的学生、伴侣,从1921年进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就读与鲁迅相识,一直到1936年鲁迅去世,十几年与鲁迅相濡以沫,共面时艰。鲁迅逝世后,许广平继承了鲁迅的遗志,团结和保护了许多在上海的左翼文化人士,为  相似文献   

11.
鲁迅打官司     
舒展 《民主》1997,(11)
鲁迅一生使用的武器,就是他那一支“金不换”的笔;而以法律为武器,与强敌对簿公堂,却仅有一次,那就是1925年同他的顶头上司章士钊(因免除鲁迅佥事职务)的那场轰动全国教育界的官司。在以法治国的今天,重温此案,显得格外新鲜,意味深长。 1925年5月,鲁迅与沈尹默等七教授发表了支持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正义斗争的宣言。教育总长章士钊命令解散该校,并要免除鲁迅的佥事职务。  相似文献   

12.
鲁迅与篆刻     
伏琛 《瞭望》1991,(22)
鲁迅先生曾于1914年写过一篇有关篆刻的短文,收于许广平编的《集外集拾遗》,这是仅见的鲁迅谈治印的专文,题为《<蜕龛印存>序(代)》。后来他虽无暇注意及此,但他游览过杭州的西泠印社,对这个专门研究篆刻艺术的学术机构颇为重视,也很关切。 川岛(章矛尘)在《鲁迅先生1928年杭州之游》一文中,曾记述了鲁迅游览西泠印社的往事。此次游杭,鲁迅偕许广平同来,自7月12日晚至17日展,前后游憩了四天,这在鲁迅辛劳的一生中,是很难得的数日之闲。 鲁迅到杭州的第二天,就由郑奠和川岛陪同前往西泠印社。他们在“四照阁”  相似文献   

13.
雪丽 《侨园》2012,(12):40-40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县城一个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鲁迅思想敏锐,行动果敢,著作颇丰,被尊称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降生时,其祖父在京为官,当得知抱孙子的喜讯时,恰逢友人张之洞来访,便给孙子取名为"阿张",之后又以同音异义的字取大名"周樟寿",字"豫山"。当鲁迅7岁进私塾学习时,因  相似文献   

14.
六月,西安地区纪念鲁迅百年诞辰学术讨论会开幕。鲁迅生前友好、八十五岁的曹靖华教授,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同国内研究鲁迅的其他知名人士一起,在会议开幕之日的当晚,兴致勃勃地赶到西安易俗社访问。五十七年前,鲁迅先生曾多次来该社看戏,并与同行数人联名制匾一块,匾额由鲁迅先生拟定并亲笔题了“古调独弹”四个大字,赠给易俗社。 易俗社于1912年创建后,便以  相似文献   

15.
王锡荣 《各界》2014,(6):28-29
鲁迅的好友许寿裳曾经说过:“鲁迅从民三开始,研究佛经,用功很猛,别人赶不上。”他认为鲁迅的思想中受佛家的思想影响不少。有一次鲁迅对他说:“释迦牟尼佛真是大哲。”  相似文献   

16.
一本精美的手拓本《鲁迅译著书名印谱》,在纪念鲁迅一百年诞辰的日子里由西泠印社编纂出版了。这是印社社友为纪念鲁迅活动献上的一份礼物。 西子湖畔的西泠印社,创建于公元一九○四年,是我国著名的金  相似文献   

17.
古耜 《各界》2010,(10):28-31
与一些作家文人自恃风雅清高,称金钱为俗物有所不同,身为大作家、大文人的鲁迅,偏偏对金钱表现出了足够的理解与重视。如众所知,先生的日记多罗列生活琐事以备忘,而其中就每每写到某月某日因何人何事收入多少、支出多少,可见钱在先生心目中并非无关紧要。先生的杂文、演讲、书信等,更是常常涉及与钱相关的话题,有时甚至毫不隐晦地强调金钱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请看先生在著名演讲《娜拉走后怎样》中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卜束 《瞭望》1989,(49)
宫竹心是何许人?查新版《鲁迅全集》注释,仅知他笔名白羽,山东省东阿县人,生于1899年,病逝于1966年。早年曾与鲁迅交往。他曾任北京《国民晚报》、《世界日报》记者、编辑。先前曾在北京邮局工作,因爱好“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文学,与鲁迅通信,深受影响;但后来又迫于生计,转变方向,成为三、四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武侠小说家。当时在华北,  相似文献   

19.
忻中 《瞭望》1983,(12)
毛主席是一个终身酷爱读书学习的人。他除了爱读马列著作、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史学、文学、军事学以及自然科学等的著作外,还十分爱读鲁迅的著作。 说到毛主席爱读鲁迅著作的事,还得先从延安时期说起。一九三八年,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印的《鲁迅全集》出版之后,毛主席有幸得到一套。毛主  相似文献   

20.
《各界》2012,(2):F0002-F0002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官派赴日留学。他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课余“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弃医从文,遂成一代文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