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中国哲学史、文论史为据,又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可将文化的生命结构概括为“形”与“神”的统一。文化其“神”是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核心价值;文化其“形”是文化所生长和依附的生活方式及其符号化的表现,是文化其“神”的载体。形神共俱,质用一体;形以寓神,神以主形;形毁神灭,神丧形败。因此,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方法论是,既要保存和保护好民族传统文化的固有之“形”,包括规范语言文字,整理古典文献,继承传统节庆,保护文物古迹等;又要利用和创造出现代的文化之“形”,并使传统文化之“神”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实现传统文化其“形”与其“神”的现代统一。  相似文献   

2.
张珍华 《前沿》2012,(15):180-18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一个重要内容,便是对传统历史文化品牌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其在保护下进行挖掘和阐发,在挖掘和阐发中进行保护.本论文拟从传统历史文化品牌元素间的合理交结、传统历史文化品牌与现代习俗的适当结合、与经济价值创造恰当对接、与西方文化适宜交叉等方面论证:进行合理的融合是传统历史文化品牌有效的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3.
关于保护性开发西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仪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6):146-152
保护性开发是解决西部大开发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服务于当今社会的理性选择。“保护”和“开发”之间是辩证的关系。本文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成功的开发个案说明:保护性开发西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以做到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应该根据传统文化的类型和功能进行开发,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保护其使用的后续性要求。最后还要通过法制手段有效遏制各种对于传统文化的掠夺性开发、破坏性建设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动态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特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急速的变化,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正逐渐地或部分地失去它的生存与繁荣的土壤,加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迫在眉睫。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当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努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实力的重要资源,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为传承和保护先人的智慧与文明所付出的努力和行动。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出发,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勇  陈永辉 《求索》2014,(6):183-186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和特定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相联系,理应加强倡颁与研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进行合理的辨析和界定,对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进行价值面向辨析,探忻发展与建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科学路径,将有利于推进体育强国的打造。  相似文献   

8.
《今日民族》2014,(2):27-28
<正>我省历来重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支持和鼓励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省委、省政府紧密结合实际,正确把握民族文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关于加快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各项部署,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政策上的指导和资金上的支持。2012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王伟 《前沿》2013,(4):126-128
疗治道德滑坡的社会病症,道德文化建设应处理好四个问题:一是要正确认识民族传统文化;二是推动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保护;三是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四是回归文化育人的道德教育本质,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张伟 《天津人大》2011,(11):22-23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竞争力,实现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1.
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作了认真研究,提出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文化遗产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素材;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方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等观点,阐明了深入研究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当前,影响和制约当代大学生接受文化存在着十大主要矛盾:大学生培养目的的要求与其阅读取向;大学生文化选择与文化自觉;大学生个体文化困惑的自助与他助;大学生知“道”与体“道”;学校文化教育内容的设计与遵循文化习得规律;大学生文化教育的高要求与教师的文化素养;大学校园文化与社会大众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大学生的文化高需求与文化供给不足以及民族文化危机与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我们必须以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加强国家文化安全立法;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实施“读经典名著”计划;系统开设文化教育课程;举办人文知识讲座等措施切实增强大学生接受文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罗连祥 《人民论坛》2013,(2):184-185
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近年来在农村城镇化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造成少数民族文化主体丧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逐渐衰落。要有效保护和传承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必须加大对民族文化主体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贵州世居毛南族主要聚居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调查结果,从民族文化、民俗风情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人类学、生态学视角上对其进行多层次维度的审视,分析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的项目类别、文化属性与特征及影响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本因素,对保护、开发、利用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传承与发展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今日民族》2014,(12):38-39
<正>建立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长效机制,加大保护工作力度。一要注重法规保护工作。二要加强对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三要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四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民族传统节日。五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六要注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注重顶层设计,差异化发展。要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确立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战略,对全市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顶层设计",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实现各县、乡、村的联动效应和共赢局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1、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既是世界各国的共识,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文化战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制订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上,通过了《关于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的建议》。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出有关决议,建立“活态文化财产”(又译“活文化财产”,即人类活态财富)制度。2000年,教科文组织开始实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简称“代表作”)项目。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  相似文献   

17.
浅析传统文化的保护对美术教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权 《前沿》2010,(4):178-180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之分,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其保护方面世界各国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在教育领域,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我们做得还有所欠缺。如何将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融入教育之中,尤其是美术教育之中,它的意义和紧迫性很值得我们思索。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现状以及导致出现问题的原因,反思教育,结合美术教育的现状,城市与城镇学校美术教育的核心点应在国家教育宗旨基础上调动本土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结合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为民族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张春波  石璐璐 《人民论坛》2011,(10):216-217
中华优秀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基,因此要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建设当代优秀民族文化,并推动文化创新。为此,我们要深入开展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保护规划和立法工作,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发展好民族文化产业,强化思想道德建设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当代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孟秋莉 《传承》2013,(3):120-122
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发展,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采的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地方努力地挖掘自身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不顾本地文化实际盲目进行文化旅游开发的现象。如何有效利用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力促实现“旅游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双赢”目的.坚持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了当前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左亚文  陈黔珍 《新东方》2004,(10):22-29
社会主义文化不是脱离民族文化传统的一般抽象,它只有建基于民族文化之上并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从内容和形式上真正成为民族化的先进文化,才能使自己充满活力并获得蓬勃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首先有一个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这似乎是一个老话题,但长期以来有一些理论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有继续深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