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概述合议庭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审判组成形式 ,之所以设立合议庭 ,目的是为了集中集体智慧 ,发扬案件审理中的民主 ,发挥合议庭的合力作用。应当说 ,这是设立合议庭的理想目标和初衷。但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法院行政化、官僚化的管理体制 ,审者不判、判者不审 ,审判分离 ,严重影响了诉讼的公正和效率 ,也打击了合议庭组成人员的积极性。众多有识之士提出 ,这种体制必须改革。各地法院从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 ,开始探索和试点审判方式改革。审判方式改革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 ,目的是实现司法公正 ,重心是公开审判 ,内容是强化庭审功能 ,…  相似文献   

2.
当前,审判方式的改革正在全国展开,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以宪法和诉讼法等为依据,以保障公正裁判为目的,以公开审判为重心,以“三个强化”,即强化庭审功能,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和强化合议庭职责为内容。改革的成败固然与方方面面的因素有关,但法官的素质和能力应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我国刑事审判制度作了较大改革。但有些问题仍值得思考和研究:1、取消二审法院的书面审理方式,真正落实公开审判原则;2、取消死刑复核法院提审、改判的权力,因为复核法院的提审改判既违背了审判公开原则又违背了两审终审原则。3、削弱庭前活动,强化庭审活动。  相似文献   

4.
审判公开是宪法的原则,也是法律的特性所决定.各级法院开始落实公开审判制度,公民终于有了自由旁听案件审理的权利.公开审判使法院的办事效率、办案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随着各级法院公开审判制度的全面落实,公开审判对判决书的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法院案前调解应属于诉讼调解熊波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和不断发展,民事流转关系日益活跃,经济交往日益频繁,需要人民法院调整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强化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改革人民法院的审判方式,已经...  相似文献   

6.
审判方式的改革,重点在于强化当事人举证、审判组织职能和庭审职能。完善证据制度,将“以事实为根据”转变到“以证据证明的事实为根据。”建立符合司法规律要求的证据制度,是审判方式改革中刻不容缓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对当前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当前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主体、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当前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较深入的探讨,指出了法院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严格执行现行民事诉讼法之上。  相似文献   

8.
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的价值取向问题,理论界已有争论,然司法实践中对它的思考甚少,本文拟就此问题谈点粗见,以期抛砖引玉。一、社会发展和司法实践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民事(经济)审判的基本价值取向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臻形成与完善,法院审判人员为了适应形势发展,对审判方式改革已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雏形,市场经济主体多元化、主体地位的平等性、市场对市场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和主体之间交往契约化趋势等,以及不同于以往我国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经济运行管…  相似文献   

9.
量刑规范化改革是我国顺应历史潮流、推进法治建设、完善刑事司法的重大司法改革举措,自从2008年在部分试点法院实行以来,取得了较好的司法效果和社会效果,并于2010年开始在全国法院试行。但是在全面推进这一改革过程中,依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审判力量不足、新旧思维冲突、缺乏外部合作等问题。当前,量刑规范化改革在全国推行,我们需要完善量刑规范化的相关规则和机制来应对这些挑战,通过充实提升审判力量、调整细化量刑标准、完善计算方法等措施,使量刑规范化制度日趋完善,符合刑事审判规律,实现改革目的。  相似文献   

10.
审判组织结构改革是司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法院遵循司法规律,以法院审判组织结构功能定位为基础,主动适应司法实践的需求,通过实行扁平化管理,取消原有审判庭室架构,对法院队伍各类人员进行资源优化重组,把政治素质过硬、作风品德优秀、司法能力突出的法官配置到审判执行工作第一线,将组建以员额法官为核心,法官助理、书记员等各类人员紧密配合、分工协作、相对稳定的新型审判团队作为改革试点,为司法改革提供一份具有价值的改革范本,为中央决策提供参考,为法院审判组织结构制度构建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各地法院正积极探索庭审改革的道路,改革的侧重点是: 一、弱化庭前准备工作,推行“一步到庭”。 把审判活动的重心移到庭审活动中,实务界有人提出“起诉状一本主义”,即开庭前,法院所要求当事人提供的就是原告起诉状和被告答辩状,至于其它证据一律由当事人在法庭提供。这种改革的理由除了当事人便捷诉讼外,还在于防止法官形成先人为主的偏见,以期提高审判工作  相似文献   

12.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至今,在向“控辨式”审判方式转变过程中,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也出现了阻碍改革进程,影响和制约改革深化的“瓶颈”问题,这些问题的持续存在,势必将成为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巨大障③。一合议庭职权定位不准在审判实践中关于合议庭的职权存在二种极端:一是片面强调合议庭职权,抛开庭长,院长对案件的审查和对法律文书的修改,由合议庭径行作出裁判,并送达当事人。将强化合议庭职责理解为合议庭独立审判;二是片面强调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对合议庭审判的案件,层层汇报,层层审批,辅之以刑事错案责任追究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为了促进审判公正和提高司法效率,无论是立法界,还是审判实务界都开展了积极探索.本文以基层法院庭级审判管理制度为研究对象,从管理学角度,借鉴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结合审判工作实际,从法院审判工作实然状态出发,试图建立一套以审判质效评估体系为主的庭级审判质效管理体制。以不同模式下庭级管理分类研究为调研方式,分析在不同人员、案件配置情况下,最为合理、有效的庭级审判质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审判监督制度作为特别的司法救济制度,已经成为我国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督制度是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审判效率的根本。近年来,法院对审判管理的研究已经向理论深度、涉及全面审判质量管理方面发展。随着审判方式的改革和法院体制创新的不断深入,构建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法院内部监督体制逐渐显露他的弊端。如何建立和完善一套符合审判工作规定,具有较强实践操作性的案件质量监督体制,对法院开展规范化管理,推动法院现代化建设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粗略的谈一下对建立案件质量管理监督体系的初步构想。一、建立案件质量管理监督体系的必…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不断推进,公开审判原则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对公开审判问题的关注更多地停留在形式上,对于制度内容的合理化殊少涉及,这决定着改革效果的有限性和难以持续性。应借鉴国外立法经验,拓宽不公开审理案件的范围,精密化公开审理的程度,提高利益相关人的程序参与和强化对法院是否公开审理裁决的救济。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审判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回顾审判管理走过的每一个足迹,不难发现,许多的变革和创新机制,都是应时代要求而生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的政治氛围和制度环境越来越好,其自身拥有的发展基础和条件也越来越好,人民群众对法院公正、高效司法的要求和期待也越来越强烈。同时,人民法院服务发展的责任更加重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自身改革、建设和发展的要求更加紧迫。现阶段,基层法院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各地区基层法院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积极探索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诸如,推进审判基本单位一庭一级审判管理改革;建立完善“五位一体”审判管理体系;设置和实行法官助理制度;优化审委会组织构成,完善和创新其工作机制;为科学评估法院运行绩效,在评估内容和方法上的改变等等,都是极具理论探讨价值,并颇有现实意义的新问题或前沿问题。为此,本刊专门邀请全国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基层法院负责人,就完善和发展审判管理机制的问题展开专题探讨。希望引起国内法律界或法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现行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法独立是一套契合于社会之中的相互配合和补充的制度结合,决非某一制度就能承载得了的。现阶段审判委员会制度在运行中所显现出的种种弊端,可以从提高审判委员会委员的专业化水平、变审判委员会决定案件为提供指导性意见、强化审判委员会听审制度、向当事人公开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有关材料以及加强合议庭作用等方面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8.
自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以来,各地法院遵循改革的方针,从实际出发,积极指导当事人举证,同时,在特定条件下,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以弥补当事人举证能力之不足,然而,由于现行立法的不够完善,导致实践中证据收集上的混乱状态,当事人举证责任不明,法院查证范围不清,其结果则是民事诉讼程序公正的失却和当事人权利保障的不平衡。因此,尽快厘清当事人举证人民法院查证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二者的适用范围予以明确的界分,不仅是实现程序公正的需要,更是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得以颇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历史性地对人民法院提出了“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这一重大任务。这既是新时期党对法院工作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人民的热切期盼。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法院审判服务保障作用日渐显现,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都将进入司法程序,人民法院始终处于矛盾纠纷的交汇点,因审判工作量骤增,法院建设深层次上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也日渐突出。如何推进法院改革,解决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实现好党中央提出的目标,这需要司法职能部门和全体执法者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深化对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不断学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法院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20.
法院管理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院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法院内设机构、人事管理、审判业务管理的行政化,严重违反了审判规律,影响了管理效能的发挥;法官管理制度的缺陷,导致法官职业大众化,法官队伍整体素质难以提高,不能适应和胜任审判工作的实际需要;法院财力供给的地方化,在一定程度对司法公正构成制约和影响;法院内部与外部对法院管理改革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使法院管理改革难以得到执政党和社会各界的充分理解及支持。因此,法院改革应当以提高司法效率为目标,以实现司法公正为根本,以法院管理的理想模式为坐标,系统改革我国的法院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