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结束以后,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日本共产党对其三大文献即《日本共产党党章》、《日本共产党纲领》和《自由和民主主义宣言》作了重大修改。这些修改涉及到日本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如党的性质、社会主义革命论、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政权问题、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以及未来社会等。毫无疑问,日本共产党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对于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日本共产党对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态度与看法总体上积极,但也有一个变化演进的过程,这与该党自身追求社会主义的经历及立场、主张有很大关联。日共寄希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成功,从而开创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但其对社会主义的认知也有理想主义的一面。对日共的这些态度与看法,应全面、客观地看待。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众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文化是精英文化与传统民间文化的整合 ,分析文化与商品的关系 ,文化与商品的矛盾辩证地统一于大众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政策 ,发挥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互补优势 ,实现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考察和分析,创立了市场经济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唯物辩证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立场的具体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对于我们理解市场经济的起源、本质、构成以及运行,对于理解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否能够兼容,学界一直存在不同观点。该文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理论出发,结合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指出发展市场经济是越南这样的后发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而发展什么样的市场经济,如何发展市场经济,则取决于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条件和独特环境。该文分析了越南发展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的过程,研究概括了其基本特征,试图回答如下问题:越南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政府应在此过程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关系如何等。  相似文献   

6.
针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不存在生产要素市场,无法进行经济核算,不能使资源配置优化的观点,兰格提出了"竞争解决"社会主义模式,从理论上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把社会主义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开辟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人民幸福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回望30余年波澜壮阔的变革历程,最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环节就是经济体制改革,最璀璨的光环就是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处的时代语境相结合,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不仅让中国找到了一条独特而正确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更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文精神的失落具有不同的内容和性质.来自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内容的"失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的人文精神内容的"失落"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时的必然现象.只有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趋利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导致的人文精神的失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落.推动失落的人文精神重新回归的可行之法在于尽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尽快建立起与之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依法治国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只有坚定地贯彻党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0.
日共第25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了日本国内政局和世界格局的变化以及全球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总结了政党外交的成就和党建方面的经验教训,并基于对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局势的理解、对过去工作的总结、对经济危机的认识,提出了日共在政治转型期间的任务、日共的外交立场、未来的选举目标和相应的党建措施。日共25大关于停止非正规雇佣等主张是对近20年来资本主义弹性生产方式导致劳动力出现分化的典型反应,日共在国会的席位减少是当代工人运动与议会选举脱节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1.
日本共产党第27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了日本国内政治形势和世界格局的新动向,总结了日本共产党在选举以及党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通过了建立在野党统一战线、改变日本政局的决议,提出了推翻安倍晋三政权、反对修宪、反对重启核电站、反对提高消费税、反对美化侵略战争、反对两个异常等工作方针,确定了下一步地方和全国选举的目标以及扩大党势等党建措施。另外,日本共产党还首次邀请了在野党干部出席大会,表明其所倡导的在野党统一战线将成为日本共产党今后选举和国会斗争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对日本共产党宣传工作提出新要求,面临财政危机的日本共产党把关注的焦点转向青年群体.在此背景下,日本共产党不断推进宣传工作网络化,坚持三位一体开展线上宣传工作,坚持新老结合线上线下宣传工作并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组织基础和创新性有待提升、部分宣传策略失当以及财政制约等问题.研究日本共产党宣传工作网络化的措施、成效与问题,有助于其他国家共产党提升宣传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自民党和公明党一联盟独大制格局的形成与巩固,日本共产党对选战理念进行了调整,倡导在野党统一战线的选举策略,并与广大市民进行合作,期望在众参两院的国政选举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由于在野党的再编重组、民粹主义政党的兴起,日本共产党在众参两院又面临陷入瓶颈期的困境。在今后的选战态势中,日本共产党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小选区比例代表并立制的制度设计增加了其在众议院选举中获胜的难度、在野党统一会派的成立也使其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过,日本共产党具有稳定的地方议员、地方组织和党员,这也为其参与国政选举提供了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战后日本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经过了"占领下的和平革命论"、"占领下的暴力革命论"、"争取和平过渡论"、"人民议会主义论"和"资本主义框架内民主改革论"五个阶段.从1970年党的11大以后,日共始终坚持走"人民议会主义"的道路,并认为这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日本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苏东巨变后,日共21、22大认为在"资本主义框架内民主改革"是21世纪日本迈向人类"共同社会"的当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16.
日本共产党的共斗路线经历了三个艰难曲折的发展阶段.志位和夫出任委员长以来,对日共的共斗路线进行了修正,提出并发展了一点共斗理念,该理念以寻求政策共识为基础,以选战合作为抓手,统战重心由党际合作转向党群合作.当前,日共的共斗路线既面临左派政党及其支持力量变化带来的挑战,也面临现行法律与制度带来的挑战.与此同时,尚处于深度调整期的各在野党均提出共生理念,突如其来的疫情及防疫工作,全球范围崛起的公民意识,这一切成为新时期日本共产党共斗路线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完成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面对这一发展趋势,各个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的意识培养,才能打造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综合型应用人才。本文主要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法律意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日本共产党第28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分析世界政治新格局和日本国内政治经济新形势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实现“在野党联合政权”和“党势跃进”这一“双重目标”的具体策略,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新举措。大会主要议程有:修订党纲;把党的建设作为单独决议进行提案;如何巩固和发展在野党统一战线。大会制定的新政策是日本共产党迎接建党100周年的方向性、纲领性文献,对其下一步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我们研判其未来发展动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闫凌蔚 《法制博览》2013,(2):114-115
通过3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已基本上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史任务。税收作为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取得财政收入和监督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重要作用,税收工作的核心便是依法治税。依法治税是税务部门的立身之本,加强依法治税是落实依法治国方针的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依法治税不仅有助于充分发挥税收职能,而且有益于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2004年通过修正后的新党纲为标志,日本共产党在许多人眼里似乎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关于“资本主义框架内的民主改革”这一日本共产党现行纲领的基本内容,却是一以贯之的。现行党纲与以前相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去掉了意识形态和暴力革命的色彩,但远不像一些学者所判断的那样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目前日本共产党合法性的三个来源的现状可以解释其势力大有收缩的情况,纲领的修改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日本共产党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