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现在,全国各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星罗棋布,对发展我国的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带动作用。但目前有些县(市、区)的龙头企业还不规范,与农户的利益关系也不正常。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协调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2.
提高宁波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宁波农业现代化,重要的是处理好农业产业化各个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主要是正确处理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3.
论正确处理农业产业化主体间的利益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翔阳 《求实》2001,(2):59-61
目前无论是在理论上研究农业产业化 ,还是在实践中发展农业产业化 ,其中产业化主体间的利益关系问题始终处于核心位置。充分认识协调的利益机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 ,正确处理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尤其是农民与其他主体间的利益关系 (包括龙头企业与农户、中介组织与农户、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及政府与农户的利益关系 ) ,是影响产供销各环节、农工商各主体间能否形成稳定的一体化经营体系的决定性也是根本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指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其所加工的原料来源于农业生产基地和农户,最终产品销往国内、国际市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是以经济利益作纽带,以经济合同相连接,严格按照自愿进出、平等互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把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关系明确下来,结成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摘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生产基地和农户.处于农业产业化绎营的核心缃付.具有“开拓市场.引导毕产.深化加工,槁好服务”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6.
发展现代农业要合理布局   四川夏朝嘉代表:各地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农业产业化的布局不合理,表现在区域封闭、条块分割、规模较小、重复布局,这制约了龙头企业对农业和农户的带动以及自身发展,也使得一些农产品无法上档升级,提高其附加值.……  相似文献   

7.
提高产业化水平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祁阳县立足农业大县实际,致力做活农业产业化经营文章,以农业产业化大提升推动现代农业大发展。目前,全县已发展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多次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县和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农业现代化示范县、农业产业化先进县等。  相似文献   

8.
娄伟春 《奋斗》2007,(11):58-59
省十次党代会.把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摆上重要的位置.这对以农业为主的林口县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林口县以省党代会对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关要求为指针.结合县情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谭智心  孔祥智 《学习论坛》2009,25(11):59-6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骨干”。新时期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组织模式主要有:(1)“公司+基地+农户”模式;(2)“公司+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模式;(3)“公司+政府派出机构+基地+农户”模式;(4)“公司+村委会+基地+农户”模式。目前龙头企业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化服务的供给不足;缺乏针对企业进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具体政策;企业进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资金问题突出;企业进行社会化服务的人才不足。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的社会化服务功能可采取以下对策:龙头企业应该树立品牌意识,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政府应明确扶持方向,并落实相关政策;农业信贷部门要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相应的政策倾斜;企业.应努力提高进行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的素质;完善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10.
《求实》2013,(12)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立足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对传统小农户生产经营制度的创新。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的本质是要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并通过创新组织形式,发展多形式的规模经营,充分激发农业微观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农业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当前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龙头企业+农户”的运作模式被认为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不能对接的矛盾,但从诸多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它们之间的“加号”显得十分脆弱。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上餐桌的诸多环节中.既有“节”的缺失,更有“节”的利益农民尚未获得。随着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农业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环“节”,因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而由农民自发生成,成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2.
忠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农林资源丰富。自1997年库区最大的农业招商引资项目——施格兰·三峡柑桔产业化项目实施以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主导产业集约程度不断提高,生产经营形式趋向多样化,产业整体外向度日益提高,运行机制逐步规范。但同时也还存在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带动能力弱,农副产品加工率低,基地建设推进速度缓慢,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按照市委二届七次全委会“三百”促“三化”、“三化”解“三农”的农村基本工作思路,忠县确立了未来一个时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345”工程,推动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转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个中心”,即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345”工程,即扶持龙头企业、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民三个市场主体,狠抓市场建设、服务体系、项目投入、利益机制四个薄弱环节,培育柑桔、畜禽、中药材、蚕桑、优质粮油五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3.
李艳 《实事求是》2003,(3):52-5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实践表明 ,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 ,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欠发达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 ,现阶段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一、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家庭承包经营的关系。实践证明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家庭承包经营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是对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发展、完善和创新。农业产业化通过合同契约等多种方式 ,使分散的农户成为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生产…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必然趋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是农业制度创新的表现形式,也是壮大农村经济,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利益关系是农业产业化稳定发展的核心,而维护农民利益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出发点,也是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中之重。因为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生活水平能否得到极大提高和利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是衡量农业产业化是否成功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第一篇文章: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平江县农业和农村改革,应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着重抓好土地流转制、社会化服务体系、产业化和股份合作制等几个主要方面。推动农业经济向高品质、高效率、高效益、产业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家庭承包是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必须保持长期稳定,把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建立起来,进一步推动和完善“五荒”使用权的依法有偿租赁、转让、拍卖,加快非耕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公司加农户”等新型产业组织,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龙头带基地,基地联…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1997,(8)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农民自主决策的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为纽带,通过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供产销、在工商一体化经营的经济运行方式。农业产业化是人们在改革实践中逐步摸索出的一种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通过几年的发展,日益显示出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和强大的生命力。农业产业化是在村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实现“第二个飞跃”的有效形式。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始终存在投入不足、利益流失严重、规模效益低下、抗风险能力弱、后劲…  相似文献   

17.
兵团大农业的基础地位日益巩固,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但兵团涉农龙头企业不多,对农业的产业带动作用十分有限,应该尽快扶持和发展一批涉农龙头企业,依托上市公司,大力推进兵团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工程》将具有我省优势的优质瘦肉猪、现代养禽、珍禽养殖,名特优水产养殖,优质蔬菜,优质茧丝,名优水果,优质茶叶和天然药材等9大产业12个项目的20多个龙头企业及其所带动的一大批农户作为重点。一年多来,初步摸索出“公司 大户 片区(小户集合)”企业农户双增益和“公司 农户”实施利益二次分配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路子。据不完全统计,九大产业累计落实投资6.35亿元,其中引进外资3.8亿元,新增产值27.8亿元,利税1.8亿元,20多个龙头企业共带动农户8万户,人均增收560元,其中专业大户7500多户,人均增收1980元,有的高达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 ,而发展龙头企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培植和壮大龙头企业的关键 ,是在各级政府的宏观指导和协调下 ,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 ,明晰产权、把握市场、壮大龙头 ,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珑 《唯实》2001,(5):27-30
一、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农业 产业化经营的认识 (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动农村经 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形式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 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各地实 践表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个好办法,是 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进入战略性结 构调整轨道的有效途径。 首先,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按市 场需求调整结构。龙头企业本身就是面向市 场的,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组织销售 的功能,通过合同、“订单”等形式引导农户的 生产,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民不知道调什么、 怎么调,种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