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实现农民富裕化,是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根本之所在。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党带领农民所走的由社会主义开辟的摆脱贫困、消除两极分化进而达到共同富裕的道路,由于忽略正确的途径和办法而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直到7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由部分先富到共同致富的富民政策后,中国农民才开始了从治穷致富、奔小康到共同富裕的辉煌历程,中国农村发展才有了以富裕农民为目标的战略选择。本文所揭示的马塘村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的成功实践以及由此形成的致富模式,或许只是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但它将给人们以隽永的思考和…  相似文献   

2.
开篇的话 没有农村与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生活就没有小康社会的实现。在富民强省这个宏大的历史进程中,许多有思想、有知识的新农民,以卓有成效的思考与实践,为中国农民走上富裕之路创造了一个个亘古未有的奇迹。 “为什么我的双眼饱含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从本期起,“劳动者之歌”栏目推出“新农村新农民”系列,以展示劳动者的精神风貌,讲述他们不同寻常的创业故事……  相似文献   

3.
开篇的话没有农村与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生活就没有小康社会的实现。在富民强省这个宏大的历史进程中,许多有思想、有知识的新农民,以卓有成效的思考与实践,为中国农民走上富裕之路创造了一个个亘古未有的奇迹。“为什么我的双眼饱含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从本期起,“劳动者之歌”栏目推出“新农村新农民”系列,以展示劳动者的精神风貌,讲述他们不同寻常的创业故事……  相似文献   

4.
中国12亿人口,9亿多是农民。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张家港人在两个文明建设上的巨大成就,又一次向世人表明: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农民走向现代化;中国农民有能力建成现代化。张家港人"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精神正是中国农民时代精神的光辉典范。一、张家港精神揭示了中国农民时代精神的基本内涵(一)不甘贫困,不甘落后,团结拼搏的精神。张家港前身是江苏省沙洲县,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农业县,但张家港人不甘贫困落后,他们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团结拼搏,艰苦创业…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中国三农问题的本质在于经济非农化与政府的重农化。文章对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出了三个对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与政府重农化,其中特别强调9年制义务教育应该尽快实现全国免费,不如此,中国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作者最后提出应该用非农化取代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等传统提法。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  相似文献   

6.
就地多元化:促进中国农民现代化的社会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现代化的一种选择:就地多元化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农民的现代化到底怎样实现? 城市化?小城镇化?这些路都尝试了,仍不能解决问题。于是,近两年的讨论集中到就地实现非农化的选择上。笔者将非农化作一修正,改为多元化。什么是就地多元化?笔者认为,基本轮廓有这样几条:一是农村生态地理环境大体上维持原貌,有相当比例的农耕土地;二是农民的身份并没有变成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7.
冯治 《唯实》2005,(2):61-62
一、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 探索与思考 十几年来,我一年有3/4的时间去农村,和农民与农村干部在一起苦苦探寻,就是想从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探寻到一条道路,以实现我研究"三农",富裕农  相似文献   

8.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农业农村农民领域的生动体现,要求开创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新局面,不断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相似文献   

9.
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优先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艳成 《求实》2005,(11):92-94
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从根本上讲,取决于7.57亿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在抓好农村"普九"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农民培训工作,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民、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让更多农民更快、更好地走出土地、走出农业、走出农村,让更多农民在观念上得以转变,在知识上得以提高,在技能上得以加强,从而推动"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口12亿,9亿在农村。9亿农民的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关系到全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奔小康目标的实现。 做好新时期农民工作,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今后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重申要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实现现代化,农民生活实现小康,进而达到比较富裕,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关键就是要处理好农民问题,做好农民工作,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是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建议》提出“九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一是保证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粮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1.
《求是》2014,(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是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遵循发展规律、增进公平正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解决好将来"谁来种地"的问题,核心是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要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农民问题,始终将其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从而赢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动权。在新的  相似文献   

12.
农业、农村问题,核心是农民问题,是怎样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新旧体制的转换,农民问题呈现出许多新的内容、新的特点和新的复杂性,更加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探讨这个问题。(-)针对新形势下农民自主和民主意识的增强,要把相信和依靠群众贯穿整个农村工作,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动性。要根据自主、民主、参与、创新成为当代农民思想的主流,成为农民积极性的内涵的实际,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尊重、相信和依靠农民群众上。一要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要保护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坚定不移地搞好土地延包,给农民吃…  相似文献   

13.
韩伟 《世纪桥》2013,(11):11-1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从中国农业和农村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的思想观点、政策思路和实践措施,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思想理论。系统考察邓小平农村建设思想,探讨总结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农村改革和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晋江富裕农民文化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富裕后文化生活质量问题对现阶段中国农村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晋江市富裕农民文化生活质量进行调研,针对该地文化生活质量现状,提出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应充分而有效地发挥政府职能和社区的作用,并侧重于指导和引导的职能.  相似文献   

15.
《唯实》2000,(3)
冯治,江苏丰县人,1955年12月生。现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汪苏省行政学院历史学教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首届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称号。主要代表作有:《中国农民富裕化道路——锡山市农村现代化研究》(人民出版社,1995年)、《史来贺评传》(华龄出版社,1991年)。《果都春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中国三大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周恩来的交际艺术》(南京出版社,1993年)等9部,主编和参著了20余部合作专著,发表论文70余篇,个人论著300…  相似文献   

16.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从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我市先后分两批在7个农村区(市、县)及2个含乡镇的开放先导区的109个乡镇、485个区(市、县)部门、121个系统垂直部门、1293个村、1172个乡镇站所、44756名农村基层干部中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在历时一年多的学习教育活动中,市委坚持把“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立足本地实际,努力探索创新,高标准、高质量,善始善终地完成了“学教”活动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思路更加明确,农民收入有了较大的增加,一些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从而使农村各级党组织和各级干部掌握了领导农村工作的主动权,并为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培林撰文指出,全球化和中国的快速转型,使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态处在中国同一个发展时空中。我们过去谈论中国社会的“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时,还是在一个现代化的框架里,总的来说是一个涉及农村的问题。现在谈论“新三农问题”(农民工、失地农民、农业村落终结问题)已经无法排除全球化的影响。这也是很多农业经济学家呼吁要跳出农村寻求解决农村问题途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党的三代领导人对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素称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还未完全实现工业化。因此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解决的好坏,事关中国革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为切实有效地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的三代领导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对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关于农民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赵五秀我国是一个有8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广大农民的素质,始终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农村稳,天下定,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农业才能发展,农民才能富裕,整个国家才能...  相似文献   

20.
纪漫云 《唯实》2022,(3):67-6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上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富裕是前提,共同是核心,三农是关键,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民和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民和农村.立足新发展阶段,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