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由于种种的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我国农村人口曾一度猛增,并由此而导致了劳动力的严重过剩。有人曾经败过测算,说我国目前至少尚有4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不饱和就业状态,巨大的劳动潜力未能得到充分为挖掘。尤其是沿海一带的农村,劳动力的密集和过剩更是惊人的。据统计,福清市的现有人口达111万人,人均仅有0.5亩地。1985年,全市共有农村劳动和力34.3万人,除了实际需要的从事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安置劳动力外,尚剩余劳动力15万人;到目前为止,福清币农村劳动力已激增到61.4万人,剩余劳动力超过了50多万人。与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多,外出打工的人也越来越多。有的家庭,夫妻双双外出打工,家里只留下尚未成年的孩子。这些孩子,或由爷爷奶奶照管,或寄托在亲戚朋友家,他们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孩子。  相似文献   

3.
实现城镇职工再就业,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此有着许多启示。在农村进行承包体制改革时,也曾出现过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可他们并不是等、靠、要,而是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积极寻找出路,大多数剩余劳动力或就地搞多种经营,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或外出找工,从事第三产业。不但在社会上找到了适应自己的位置,也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表明,进入90年代以来,进城找工的农民逐年增多,1997年至少有3400万农民工在全国县城以上城市找工达半年以上,城市中的交通运输、建筑、餐饮、修理、家庭服务及社…  相似文献   

4.
袁霓 《求实》2011,(Z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及城镇经济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大量年轻的剩余劳动力开始由农村流向城镇.根据我国人口统计资料数据显示,199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人数为2000万,1995年为4500万,2000年上升至7900万(Liang and Ma,2004),2004年超过一个亿(World Bank,2007).尽管这些调查数据的口径和范围不尽相同,调查方法和结果也略有差异,但却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迁移数量巨大并逐年增加的事实.在农村家庭中,夫妻二人共同外出打工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根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在所有迁移家庭中(定义为夫妻二人至少有一人外出打工),夫妻二人共同外出打工的比例2004年是23.1%,2006年为25%,因此我国的人口流动逐渐由分散的个人型流动转变为家庭型流动.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5%以上,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约占劳动力的60%,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成为必须解决的大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1.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带回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带回了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思维方式,还带回了新的财路,必将使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为中国农村小康社会的早日到来创造条件。事实表明,“一人外出,脱贫一户,百人外出,脱贫一村。”  相似文献   

6.
范明食 《新长征》2006,(8):50-51
通榆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总人口35万,其中农业人口25万,农村劳动力12.5万,富余劳动力达5万人,年新增劳动力1200人左右。自全省开展“一推双带”活动以来,通榆县农村劳动力不断摆脱土地束缚,跨地域跨行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形成了有组织地外出创业寻找出路的劳务输出热潮,劳务经济随之蓬勃发展起来,取得了年转移剩余劳动力8万人(次)以上,直接经济收入2亿元以上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农业大省,全省80%以上的人口是农民。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共有4015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约14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4%。而1997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173万余人,仅占当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2%左右。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在全国13.0756亿人口中(至2005年),农村人口仍有74544万,约占总人口的57.01%;33970万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44.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的繁荣、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公共产品的供给。  相似文献   

9.
付诚 《新长征》2007,(9):36-38
吉林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从2003年起步,经过3年多来的实践与探索,全省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已经由最初的6个扩大到24个,覆盖农业人口840.17万人,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已达624.42万人,农民参合率达74.32%。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7,(1)
<正>在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走进工地或餐馆,会遇到很多操着乌兰察布口音的打工者。从上世纪80年代起,大批乌兰察布人离乡到周边地区务工。乌兰察布市现有287万人口,常住呼包二市的外出务工人员达63万多人,其中有大约1.15万名流动党员。这么多外出务工的乡亲,怎样服务好他们?这么多流动党员,怎样去教育  相似文献   

11.
《支部生活》2004,(9):23-23
人口多、底子薄是云南的基本省情。目前,云南人均受教育年限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综合素质还不高,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究其原因,是城乡结构不合理,农村人口多,全省每年出生人口还在以70多万人的速度增加,其中农业人口近50万。因此,控制农业人口的增加,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最根本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大规模的“民工潮”涌人城市.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流动人口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占绝大多数.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进城务工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的问题.只能选择将子女留在农村,于是,一个新的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产生了。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务工.而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这些农村留守儿童远离父母.法定监护的缺失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以致出现了如厌学逃学、学习成绩欠佳、  相似文献   

13.
一、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主要在于农村的现代化目前,我国农村大约有4.5亿劳动力,分布于农村第一产业的有3.27亿人,占73.2%,第二产业的5906万人,占13.2%,第三产业的6058万人,占13.6%,就业结构仍很落后,离10%以下农业劳动力比重的现代水平相距甚远。改革开放以来,有大约8000万人外出寻找出路,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8%,主要是由中西部以农业为主经济较不发达非农就业机会较少的地区流向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以从事建筑、制造和饮食服务业为主。但是,根据测算,我国目前仍有农村剩余劳动力1.2—1.5亿人,占…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全省约6800万人口,80%左右的人口在农村。在注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今天,足够数量的优质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关键。"十五"末,河北省城市、县镇和乡村中小学专任教师数量分别为10.08万人、18.95万人和31.98万人,乡村教师占一半以上。因此,研究河北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应该以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  相似文献   

15.
纵观区域经济发展的轨迹,由于城市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和辐射,城市始终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助推器和引擎的作用。冷水滩区作为永州市市府所在地,随着永州市的建设与发展,城区规模的扩大,城区人口的增加,经济总量的扩充,面向城市发展农村经济成为冷水滩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一、冷水滩城区的扩充和发展,为冷水滩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冷水滩城区人口的剧增,为冷水滩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不断扩张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冷水滩区共有人口45万,其中城区人口15万,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再加上暂住人…  相似文献   

16.
走出去海阔天空──湖南农民外出劳务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寻求致富之路,大量农民外出打工、经商,他们离土离乡,走南闯北,跳出农村,走进城市,赚钱后,又寄回或带回家乡,成为家乡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家乡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形成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的“劳务经济”,成为当前一个不可忽视的经济现象。多年来,湖南农民外出打工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南下打工一直较为火热。外出劳务成为农村劳动力战略转移的有效途径。一、现状与特征1.外出劳务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据调查,2000年全省农村外出劳务者达842.32万人,占全省乡村劳动力资源数的21.94%,约占全省乡村…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商品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初期。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遇到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有关资料表明,我国人口已达12亿多,每年增加1400万人,到本世纪末将达13亿多,80%人口在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超过12亿...  相似文献   

18.
《学习月刊》2013,(2):107-108
东宝区得名于荆门城区的东山宝塔,辖1乡6镇2个街办,国土面积164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57万公顷,总人口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4万人。近年来,东宝区供销社高举服务“三农”旗帜,切实发挥好自身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在促进城乡流通,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外出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越来越多。如何加强对这部分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最近,我们对开展这项工作比较早的宿松县,进行了专题调研。主要做法认真调查研究,制定科学管理办法宿松县有农村人口72万人,其中党员18640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16.8万人,其中党员1121人,外出流动党员约占农村党员总数的6.6%。早在1998年,宿松县就着手抓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并于1999年出台了《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2000年以来,他们连续四年对外出流动党员进行层层调查摸底,对流出前的单位、职业,流出的时间,流动的原因及流向等一一登记造册,并实行跟踪管理,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和社会流动促使许多青壮年农民离开家乡外出务工或经商,致使当前农村留存人口结构出现了老弱病残幼人口为主体的状况,农业社会传统人口结构改变以后,传统功能呈现弱化态势。根据功能主义理论,社会系统有其自我结构和功能修复的能力,使之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可以通过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社会资源重新配置和调整等方式,促使农业社会的功能尽快恢复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