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绘就了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新蓝图。为实现这一目标和蓝图 ,我们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 ?胡锦涛同志 2 0 0 2年 12月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 :“要实现宏伟目标 ,把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 ,需要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 ,艰苦奋斗。”这就把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又一次鲜明地提到了全党面前。我们应如何认识艰苦奋斗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呢 ?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一、艰苦奋斗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和建设斗争中…  相似文献   

2.
宋惠昌 《新视野》2002,3(3):49-51
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及其成果的社会应用,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到,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科学技术,即广义的科学,它的革命性作用日益明显了。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革命作用呢?对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已经有过的回答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应当说,信息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恩格斯这个有先见之明的判断。一在当代中国的大政治家中,对科学技术的革命性作用认识得比较早、比较清醒的,首先是邓小平。我们看到,邓小平是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这个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的。他认为,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必须充分…  相似文献   

3.
一、当代马克思主义所遇到的新问题当代马克思主义所遇到的新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发展。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下,世界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革命处于领先地位,这些国家通过吸收和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出现了某些失误,从而拉大了社  相似文献   

4.
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作出的政府机构改革的重大决策——三年内完成机构裁并,人员分流1/2,无疑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政府机构外科手术”。这场改革,应该说是一场触及行政官员灵魂的“不流血革命”,它所引发的社会震动是极其强烈的,它所带来的社会效应是十分广泛的,它所具有的全部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和极其深远的。 一、政府机构改革大大加快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要求建立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上层建筑终究要被割除。运用这一原理观照一下我国的现实,我们就会发现:尽管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将近20年的时间,已大踏步地跨上了市场经济的“快车道”,但是,我们的政府机构,却依然基本沿袭着过去计划经济体系下的那一套模式。这样一种“旧瓶装新酒”,“穿旧鞋走新路”的方式怎能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呢?当然,近20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强调“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论改革     
改革,是当前我国各条战线广大干部和群众热烈议论的话题之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是,有些问题需要加以研究。例如,改革的理论根据是什么?现在的改革和所谓“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改革的前途怎样?这些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由人们依据科学的认识而自觉建立起来的崭新社会制度。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起,就面临着如何遵循其固有规律,完善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问题。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都为此而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中国共产党人也为此而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探索。社会主义必须在改革中前进。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和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得出的一个共同认识,一个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结论。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已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历史潮流,势不可挡。研究这个历史潮流,对于认清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于搞好中国的改革,都是有益的。本文对此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7.
改革是当代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把改革界定为革命,既表明它是建设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一场事关管理和运行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必将给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观念带来广泛深刻的变化;又意在强调它的系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求党和人民一方面勇于大胆地破旧立新,开拓奋进,一方面善于谨慎行事,稳步推进。如果说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如此,那末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8.
《湘潮》1990,(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革,至今已走过了12个年头。它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它的成功表明,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强大动力,我们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可是,在经历1989年的政治风波后,一些人在改革面前迷惘和徬徨起来缁嶂饕迳缁嵛裁椿挂母?我们坚持的改革开放错没错?今后应当如何改革?这些问题都需要做出肯定和明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超越工业文明还是工业文明的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问题催生着生态文明超越工业文明这一人类文明的当代转向和崭新命题。然而,工业文明是可以被轻易超越的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生产方式的实践创新,工业文明也会与时俱进地自我发展。当前的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等科学技术革命、生产方式革命根本地推动了工业文明的自我调整、自我创新、自我重建。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的这种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新阶段、新形态,而没有溢出工业文明的历史时期,它在本质上是工业文明的生态化重建。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有位学者提出,中国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正在进行第三次革命一一科学技术革命。高科技时代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现代领导应具有什么观念才能适应新时期的工作呢?  相似文献   

11.
谢树敏 《唯实》2000,(7):27-28
今天,人类正生活在一个高科技时代。高科技不仅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的影响也日渐深刻。 一、科技革命导致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二战以后,世界格局的历史位移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相关。高科技的发展在短期内极大地提高了武器的尖端性和破坏性,加重了国际政治事务中军事手段的分量。20世纪50——60年代核技术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全球核军备竞赛浪潮,使雅尔塔体系变形为两极体系,形成美苏争霸世界的国际政治格局。 70年代中后期新科技革命兴起以后,科技力取代军事力成为国际较量的制高…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那么,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总的来说,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是开放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大众文化,而从本质上讲,可以概括为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3.
曾被毛泽东由衷地尊称为“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我的老师”的徐特立,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老一生追求真理,献身革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及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德高望重,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景仰.那么徐特立的后代们,又是怎样呢?他们是怎样工作和生活的?我们去江阴市西石桥镇采访了徐特立的孙子徐经术、曾孙女徐俊英和徐红梅.1 徐特立在湖南第一师范当教师时.生活是很清  相似文献   

14.
正毛泽东曾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共产党员尤其领导干部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出生在山东聊城的孔繁森给出了答案。他两度进藏,在西藏工作10年,为当地经济发展、教育提升、医疗改革、生活改善,鞠躬尽瘁,舍身忘己,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党中央作出了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为目的的党政机构改革的决定.落实这一决定的关键在于选准人、用准人.怎样才能选准、用准人呢?  相似文献   

16.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个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的合力,即历史潮流。历史潮流可以区分为主流、支流和逆流。历史潮流,作为社会力量的宣泄和能量的释放,通常是和平的,但在特殊的时间点、局部可能是暴烈、对抗性的。历史潮流的主流决定着时代的主题。20世纪世界人民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历史潮流,决定了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的转变。改革开放39年来,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高举和平发展旗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是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时代精神的伟大马克思主义者和战略家。十年前,他在一次讲话中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他的这一论断,不仅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而且属于全人类。同时,也是对人类科学技术发展作出的世纪性和世界性的总结,是人类认识的升华。一十九世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马克思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提供了现实条件。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及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要求深化和发展马克思的思想,这项摆在全世界面前的世纪性任务,历史性地落在邓小平的肩上。  相似文献   

18.
邹薇 《求实》2005,(Z2)
科技伦理虽然并非科学技术自身所固有,但它是科学技术外部的一种控制手段,通过特有的一套具有道德涵义的规则系统,告诉和教育人们什么样的科技活动是善的或者是恶的:什么样的科技行为是应该做的或者是不应该做的;人们应该通过科技活动为人民、为人类造福,而不应利用科技去作恶。当这些规则系统被人们普遍接受并成为公认的调整人们在科技活动中关系的行为规范时,绝大多数人就会自觉地按照这些行为规范去进行科学技术活动,自觉抵制不良的科技行为。那么应当如何使这些规则系统内化于科技工作者并进一步指导他们的行为呢?一、加强科技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19.
展鹏 《发展论坛》2002,(9):20-21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作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全面总结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年以来的基本经验,紧跟世界进步和时代发展的历史潮流,立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第一次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新认识,是我们党学习、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所取得的新的丰硕成果。正确理解这一论断,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0.
《前线》1964,(20)
学大寨,最重要的是学习大寨人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思想的体现。大寨的干部和社员群众正是依靠这种革命精神,打开了一条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寨之路。北京郊区的许多社、队,正在学大寨、赶大寨,为更快更好地发展郊区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努力。许多社、队已经取得的成绩说明:大寨之路是建设首都郊区农村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农村人民公社在如何发展集体经济、提高农业生产问题上,有两种对立的方针:是以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援助为辅呢?还是单纯依赖国家支援?是从内部挖掘潜力呢?还是动辄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物资?大寨的干部和群众采取的是前一种方针,就是坚决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他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了生产,创立了家业,战胜了自然灾害和其它许多的困难,并且使群众生活越过越好,对国家的支援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