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通常所讲的注意,实际上是心理学的概念。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所谓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这种注意的心理活动通过感觉器官表现出来。如: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凝视、倾听等。但是,由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可能同时注意出现的一切事物,而只能有选择地注意其中的少数几种事物。被我们注意的事  相似文献   

2.
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对行为有巨大的作用。人的行为从总体上说具有意识性,人们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对其行为进行自觉的支配和调节。如果在我国的反腐败斗争中,设计并增添一些反腐败的心理措施与方法,会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管理心理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常用的研究方法,弄清学习管理心理学应注意的问题,明确学习研究管理心理学目的意义,提高学习管理心理学的自觉性。 二、基本概念。1.管理心理学、2.观察法、3.实验法、4.调查法 三、重点问题。1.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企业中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的行为激励问题,提高激励人的行为的各  相似文献   

4.
了解和掌握在押犯的思想动态是看守所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监所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在押犯思想动态的概念 在押犯思想动态,是指看守所在押人犯在羁押期间的心理活动以及受这种心理活动所支配的行为之总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严重危害监所安全,有可能导致逃跑、自杀、行凶、暴狱和哄闹监狱等事故的言论和行为;(2)重大疑难案件被告人和其他危险人犯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3)称王称霸、传授犯罪方法、伎俩等狱内违法犯罪行为;(4)装病、自残、串供等抗拒审讯的意图和行为;(5)能反映狱内动态,对打击犯罪、指导工作具有参考价值的各种信息;(6)在押犯中带有普遍性的思想、行为倾向和问题等。  相似文献   

5.
犯罪人的心理问题包括普通的心理问题与独特的犯罪心理问题 ;对犯罪人的心理干预是刑事监管与科学改造的时代需要。在心理干预的生理—心理—社会预防模式中 ,心理动力学 (精神分析术 )、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币强化法与社区矫正 )、人本主义心理学 (来访者中心疗法与现实疗法 )与认知—行为技术 (自我控制训练、社会技能训练、认知重建与道德发展指导 )各具有自身的特点与地位 ,也都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不足与缺陷。  相似文献   

6.
价值观是人的精神文化系统中最深层次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成分 ,是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的中枢系统 ,它支配着人的各种行为的选择。价值观的混乱导致吸毒行为的产生 ,价值观的扭曲导致吸毒行为的产生 ,价值观的失落导致吸毒行为的产生。戒毒必须坚持预防为主 ,而预防吸毒行为的根本就在于全社会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期盼全社会重视价值观的重建 ,找回共产主义信仰 ,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 ,从根本上预防吸毒行为  相似文献   

7.
在过往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争论中,基于心理学理论进行分析的成果并不多见。在确定是否修改刑事责任年龄的过程中,责任主义不能让位于预防主义,行为人本身是否具有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而对该问题的探究,又必须依赖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从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社会化进程的发展两个角度来评判行为人是否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包括对规范(行为构成)的认知和对法益的认知;在社会化进程的发展中,道德发展进程是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最主要因素。从这些方面进行辨析后可以发现,《刑法修正案(十一)》将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有限度地调低,总体上是符合心理学发展规律和责任主义刑法观的。  相似文献   

8.
性变态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的类型、异常的特征,是心理上的疾病,是性心理的变态。对其中常见的共涉及法律问题的性变态的历史、类型、特征、责任能力及惩治进行分析,提出对性变态患者的变态行为应以医疗为主惩罚为辅,对依法判刑者在服刑期间,应同时施以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措施方能根治病患,应加强性道德教育和普法教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有形痕迹与心理痕迹的关系及在侦查决策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犯罪中的有形痕迹即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留下的看得见、摸得着、能直接感受到的犯罪痕迹,无形痕迹即犯罪心理痕迹,是看不见、摸不着、不能被人直接感受但又客观存在的痕迹。它们两者:一种是具体的,一种是抽象的,存在着表现形式的区别,但它们又互相联系、密不可分。心理学理论认为:“有诸内,必有诸外。”人们的心理活动在现实中普遍存在,它来源于现实,同时又对现实行为有反作用,当它作用于现实活动中时,会以一定的形式留下一定的痕迹。在各种心理支配作用下留下的痕迹总是各不相同,千差万别。也就是说任何有意识的行为,首先…  相似文献   

10.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原理主要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即依据犯罪行为与犯罪心理一致性原理,从犯罪人的行为特征分析犯罪人的人格特征,从而描绘犯罪人的性别、年龄、种族、职业、文化程度、技能、社会地位以及生活习惯等特征,以此为侦查工作提供线索。变态杀人案件一般具有系列性、伴有性侵犯或者杀人后碎尸、抛尸等特点,行为证据丰富,案情带有较显著的心理痕迹。在变态杀人案件侦查中,犯罪心理画像技术能够通过对犯罪心理痕迹的提取、分析,刻画出犯罪人的性状,进而缩小排查范围,明确侦查方向以协助侦查。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创建仲裁心理学任务、内容和主要研究课题进行了阐述。其任务:一、认识仲裁主体的心理现象;二、预测仲裁主体的心理变化;三、调控仲裁的心理活动。其研究内容主要有:一、仲裁员角色转换的心理学问题;二、仲裁员培训(辅导)的心理学问题;三、仲裁员聘请工作的心理学问题。主要研究课题文章概括了十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郑板桥有一首著名的诗歌《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对意志力生动形象的描绘。在青年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个人思想品德和认识水平提高的快捷,学习成绩的好坏,与意志力有很大关系。 在心理学上,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来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一种心理活动。意志的力量是巨大的,意志力是强者制胜的法宝。正所谓“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为(?)成,行(?)至”“精诚  相似文献   

13.
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的一个方面,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特点,它表现在一个人的情绪体现和行为反应的速度、强度与表露的显隐程度等方面。例如,有的人活动发生快而强烈,外部表现非常明显;有的人情绪和活动发生缓慢而微弱。气质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个人独特的色彩。不同气质的人对同一件事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在侦察活动中,侦察指挥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在心理学理论领域,有生理心理学、比较心理学、个性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在应用方面有教育心理学、人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等。在这些心理学中,各有各的研究对象,比如管理心理学是利用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和  相似文献   

15.
感人之心,莫过于情。人是有着丰富感情生活的高级生命形式,情绪、情感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成分。它们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着动力和组织作用,支配和组织着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情感管理逐步成为当代管理思想的主体将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教育是对大学生心理活动和思想行为深层开发的教育。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以及心理咨询技术等对大学生施加一定的影响,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促进人格的成熟及人生的全面发展,心理教育的作用已经有目共睹。  相似文献   

17.
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在我们北方人的想象中始终带有神秘而浪漫的气息:那里众多的少数民族,有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有崇高神圣的雪山,也有清冽亮丽的河流,有他们从祖上继承下来的千年不变的信念,也有现代文明对那块神秘土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云南,因为它被原始的野性和浪漫的古风所沐浴,所以一直是我们的想象力难以到达的秘境。而“云南十八怪”。则因我们从外人的角度看云南,少见而多怪。 所谓怪者,多指违背常规常态。而“十八”其实是  相似文献   

18.
女性性犯罪.是指以性为主要特征和主要手段的犯罪。它包括流氓性犯罪团伙卖淫、乱伦,帮助强奸等。所谓性犯罪心理,就是指足以影响和支配一个女性突破外部和内部的重重阻碍,进行性犯罪行为的忡种心理的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结合。其特征有三:第一.是由影响和支配一个女性实施性犯罪行为的一系列心理因素所组成;第二.它是多种因素的有机结合;第三.它的多因素结合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也具有可变性。一、性意识的变异是导致女性性犯罪的一个心理基础性意识的变异主要指性意识的偏离或异常,以满足性欲冲动而无感情基础为特征.渴望与异性…  相似文献   

19.
异常行为分析是侦查破案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犯罪预防有着特殊的意义。异常行为分析是在充分研究犯罪异常行为规律基础之上建立的,通过获取异常行为信息,最终将信息合成应用。因此,异常行为分析包括异常行为选择、异常行为信息获取、异常行为信息合成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20.
行为的展示受心理的支配,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化。研究恐怖活动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是打击恐怖活动犯罪的有效途径。在审讯过程中,恐怖活动犯罪嫌疑人心理活动异常活跃。其往往表现出仇视社会、顶、扛、混和顾虑较大等心理特征,分析犯罪心理成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审讯对策,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有价值的犯罪线索,防止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或造成更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