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艳  蔡金晶 《传承》2015,(1):130-132
从浙台学生交流现状,到浙台校际交流文化礼仪差异分析,以及四届"青春飞扬、书香两岸"浙台两地大学生文化交流活动的成效分析,阐述浙台大学生文化交融的意义,阐明浙台高职院校的合作模式、合作空间、合作机制的创新,离不开有意义的文化交流载体与品牌。  相似文献   

2.
文化交流交融是新时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各民族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驱动力。黔东南是汉族、苗族、侗族、仫佬族等民族的聚居区,各民族不同服饰汇聚了黔东南地区多彩多元的服饰文化景观。文章以黔东南地区的民族服饰文化为考察对象,聚焦这一区间内各民族服饰的迥异风格和不同民族服饰文化的相互借用、相互学习的现状,阐析黔东南民族服饰文化多元共生、一体交融文化图景的具体内容、形成原因和重要意义,积极探索加快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路径体系,激活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3.
明清文化史显示着中央政权"以夏化夷"政策在白族地区实施的巨大成功和汉白文化交融的"和合"景象,但在汉白民族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文化的冲突现象,尤其是白族文化对汉族优势文化的抗争事实。在明清汉白文化交流中,汉族以血缘为原生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等级森严的儒家礼教核心价值观,并未被广大的白族底层民众所接受,这在白族底层社会中产生的具有民族文化隐喻的符号———青姑娘上体现得尤为突出。青姑娘故事的产生,告知我们明清汉白文化融合存在着"融而未合"的事实,它的存在客观上对当时白族文化生态失衡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青姑娘现象启示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和谐的"一体"化,应认识到文化融合的层次性和复杂性,主流文化应尊重边缘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形成以主流文化为引导,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互补互促的文化生态平衡格局。  相似文献   

4.
毛天虹 《人民论坛》2015,(5):172-174
自从斯诺先生提出"两种文化"的命题以来,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的割裂、冲突,一直是当代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关于这"两种文化"融合汇通的"第三种文化"的理论研究更是一个难题。因此,以生态文化为视角研究探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交融,进而形成以"生态"为核心的"第三种文化",对推进生态文化的研究和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论域下的文化冲突及其时代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冉 《求索》2011,(5):76-77,176
社会转型是人们理解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社会发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转型为文化冲突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其间,不同文化模式以及不同文化精神之间的冲突将日益成为人们所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为此,需要构建文化自觉之模式,促使处于文化冲突中的文化主体克服和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形成一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兼容胸怀,进而形成、选择和实施正确的文化政策和文化发展模式,开展文明对话,化解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化旨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当代生态文化,必须发掘、转化传统生态文化形态。西部是多民族聚居地域,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形成了民族特色鲜明的生态文化。文章以西部地区生态文化为例,阐述传统生态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进而分析生态文化建设的现实必要性,最后对建构西部地区生态文化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朱晶  朱瑛 《人民论坛》2014,(11):206-208
生态文化旨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当代生态文化,必须发掘、转化传统生态文化形态.西部是多民族聚居地域,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形成了民族特色鲜明的生态文化.文章以西部地区生态文化为例,阐述传统生态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进而分析生态文化建设的现实必要性,最后对建构西部地区生态文化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群众》2020,(10)
正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文化冲突是一个重要变量,因而文化交流互鉴显得更为迫切。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一带一路"蓝图得以展开。南京是"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枢纽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能够为"一带一路"的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3月5日至6日,越南禄平县代表团一行25人到广西宁明县开展宁明-禄平2015年"姐妹携手·共促和谐"中越妇女庆"三八"节文化交流活动,双方共同参加了中越妇女庆"三八"文化交流座谈会和联谊会,以及包汤圆活动,还就重大节庆文化交流、民风民俗及妇女业余文艺团体发展、家庭文化建设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随着宁明爱店-禄平峙  相似文献   

10.
对于在中国的外资企业来说,由于外商和中方人员的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企业统一的文化风格有时难以形成,并常常陷于文化冲突中。许多企业的低效,甚至亏损倒闭有时并不一定是由于市场和经营管理的原因,而有可能是激烈的文化冲突所导致,所以有必要对外资企业中的文化冲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谈海洋文化时,总有人爱议论中西,但往往仅从观念的角度奢谈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形成所谓“蓝色文明”与“黄色文明”的分野乃至对立,且分出高下。这种观点忽略了“物质基础”方面的差异。其实,只要摊开地图,就会发现:作为古代欧洲、北非、西亚文明发祥地的地中海,堪称欧亚非众民族、国家的“内湖”,是被大陆包裹着的海域,其往来之易,商贸、战争、文化交流之频密,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根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社会和谐的社会文化生态,维系着中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贵州历史上就属于多民族地区,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在不断汲取中原文化的过程中,各民族通过文化交融,形成了以德为本、厚德载物、应势顺时、顽强拼搏、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精神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3.
明清以来,汉族移民大量进入云南藏区,随之而来的是汉族与藏族广泛的交流、交融,并逐步形成超越民族认同而基于共同体特征的地域认同。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看,这一时期云南藏区的文化生态格局已产生了改变,基于地域认同的生生不息的内生性动力,使和谐的民族文化生态得以形成和维系。  相似文献   

14.
开展两岸文化交流,必须深入、准确地了解两岸文化的现状,才能有的放矢收到实效。目前大陆方面谈论两岸文化的共同性较多,谈论差异性较少,两岸文化是否存在本质的差异,还没有明确的结论。通过查阅学术界对两岸文化差异的各种说法,说明多数人认定两岸文化没有本质的差异。本文从两岸社会性质、社会制度的差异出发,运用文化社会学的"文化突变"概念,论证两岸文化存在本质差异并探讨其原因,进而从当前大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说明两岸文化本质差异的具体表现。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开展两岸文化交流必须重视解决的三个问题:对两岸文化异同的评估、文化交流的目的、对两岸文化差异的态度,并针对一些不同的看法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与灵魂,生态文明在生态文化的建设中找到了新的支撑,即尊重自然、树立生命尊严的新的文化价值观,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桎梏,培养人们理性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自觉性与文化素质,建设以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互惠互利为价值观基础的新文化。20世纪以来,人类逐渐意识到自身生存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试图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现代文化中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一系列关于传统文化的探讨成为当今文化界的热点,"生态"这一文化讨论的焦点也展现出一种蔓延现象。回望传统,展望未来成为全人类的行动宗旨。生态文化在传统与未来的交融中必将彰显时代精神的魅力,必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途中不止的永恒话题。  相似文献   

16.
开化地处钱江源头,是浙江的欠发达地区之一。近几年来,开化在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中,紧紧围绕“生态”这一特色,按照“产业搭台,文化唱戏”的思路,努力克服就文化抓文化的思想,积极依托特色产业,在有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做活了特色文化,形成了特色产业与特色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相互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开化自1999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以来,始终坚持一手抓生态经济建设,一手抓生态文化建设,在生态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生态文化也得到不断的发掘和丰富。通过几年的发掘、培育和丰富,形成了富有…  相似文献   

17.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众多游牧民族的文化在额济纳草原交融碰撞,最终形成了土尔扈特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危机。2010年,额济纳旗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如何更大限度地保留土尔扈特蒙古族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促进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为推动土尔扈特蒙古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过程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已经跟不上社会骤变的节奏,出现文化生态失衡现象。具体表现为,民族传统体育成为逐利者的工具;民族传统体育意义逐渐匮乏;体育成为奢华生活攀比的手段;民族传统体育重物质轻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的"西式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失衡的原因有文化冲突的问题,也有管理者主观选择的问题。要做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可以通过融合民族传统体育的原始意义与时代意义,保存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形式,融合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来实现。同时,在发展道路选择上,要让民族传统体育通过服务社会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伍琼华 《思想战线》2007,33(6):74-81
南传佛教壁画是东南亚佛教文化圈里重要的外显文化之一,也是对贝叶经中所载典籍、历史、文学故事等内容的一种艺术化的解读和教育传播方式。它在云南的本土化和民族化,使其长期以来影响着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的意识形态,并成为民族历史、民族关系、民族传统工艺、民族生态观、民族伦理道德教育等内容的重要载体;又因其国际性地位,还肩负着文化交流的作用,在政治、经济、文化冲突中起着缓和乃至化解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各国不仅重视经济、军事等传统权力资源的“硬权力”的发展,且更关注以文化、价值为核心的“软权力”的栽培。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态势的形成,促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在交流之中文化冲突也不断涌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文化战争正悄然拉开帷幕。文化安全问题成为当前各国聚焦的热点,传统的国家安全观渐次被综合安全观所取代,文化安全成为国家安全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