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人帮在上海的党羽中,戴立清是个重要人物。他出身临时工,靠造反起家,投靠王洪文。四人帮形成后,他成为四人帮在上海的重要党羽。他文化程度不高,却受四人帮的安排,在上海主管科技工作。他迫害知识分子,有一套独特手法。粉碎四人帮后,他参与策划叛乱,最终获刑。  相似文献   

2.
王明向共产国际状告毛泽东始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是一个典型的教条主义者,他凭借共产国际背景而一跃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他把马列主义绝对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虽然他在事实面前一再碰壁,但碰壁后,他仍心有所恃而坚持错误。在他的错误主张被否决后,他感到了失落,但他不是从失落中反省,而是纠缠于错误,责怪别人,暗中诋毁毛泽东,甚至向共产国际告状。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兴国县有54人在建国后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邱会作是中将。邱会作15岁投身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他的最高职务是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可惜他晚节不保,“文革”中投靠林彪反革命集团。林彪叛逃后,邱会作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出狱后,他被安置在西安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4.
伟人周恩来毕生亲民、爱民。他在童年、少年如此,长大成人后如此,当上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是如此。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如此。台湾有位作家在周恩来逝世后不久,写了一本《永远的总理——周恩来》的书,他在解释书名时说:在大陆人民的心中,只要提到周恩来,无论是他生前还是去世后,总还习惯地称他“周总理”。这大概是唯一由亿万人民授予他“永远的总理”这一称号,也是世界上唯一获此称号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5.
霞飞 《湘潮》2010,(8):8-10
<正>傅连暲1933年正式加入红军,在中央苏区从事医务工作。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参加了长征。到延安后,他曾经担任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兼中央医院院长;新中国建立后,他担任卫生部副部长。他是人民军队和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6.
1937年底,王明自莫斯科回国后,总想凌驾于中央之上。开始,毛泽东等同志留他在中央工作,他不同意,非要到外面工作,这是他不愿与中央合作的表现。到长江局后,他又处处闹独立,不听中央统一指挥,下面两例就是他对抗中央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五四运动前,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五四运动后,他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和主要领导者。大革命后期他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大革命失败后又成为取消主义派,他在晚年保持了革命气节。纵观其一生,仍不失为一位爱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8.
他曾一个人乘飞机冒险跳伞,去营救西安事变中身陷囹圄的蒋介石;他曾与胡宗南斗智斗勇,挫败其摧毁西安的惊天阴谋;他曾在延安由毛泽东特批重新入党,却在建国后蒙冤入狱。他的真实身份和传奇经历,在尘封半个多世纪后才逐步映入人们的视野。他就是国民党中统"西北局专员"、在敌人心脏潜伏十五年的传奇特工——李茂堂。  相似文献   

9.
李立三同志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在他生前与逝后,被追悼过4次。 在长期的战争年代里,他不顾个人安危,为革命出生入死,在敌人统治的心脏地区顽强斗争,有3次他被同志们误以为已经“光荣”,为他举行了追悼会,其中有两次是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但他却3次大难不死,重返革命队伍,继续投身革命。然而,建国后,在和平环境里,李立三同志却始终没能摆脱跟随他大半生的“立三路线错误”的阴影,受到残酷迫害,最后李立三同志自己为自己顽强的生命划上了句号。但是就在李立三同志真的离开人间后,他的追悼会却被历史无情地推迟了13年后才召开。  相似文献   

10.
雷锋入党     
《北京支部生活》2012,(3):54-54
雷锋参军10个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在和平建设时期部队党的建设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他能提前入党,要从一份他的事迹材料说起。上世纪60年代初,雷锋所在团团党委把他树立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标兵后,团政委责成政治处帮助雷锋把他在旧社会的苦难遭遇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成长经历,写成材料印发各连党支部学习。为此,政治处把雷锋找来听他详...  相似文献   

11.
姚远 《先锋队》2012,(10):30-34
徐向前参加革命后虽然回乡次数很少,三次回乡也都是匆匆忙忙,但他一直以来对家乡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爱,这种关爱亦如他的秉性品德、为人风格一样,含蓄而深沉。第一次回乡,小住10天旋即离乡找党徐向前参加革命后的第一次回乡,是在1926年著名的"中山舰事件"后。他是被迫回乡。回乡后,他与一起考入黄埔军校的五台  相似文献   

12.
“有的人活着可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依然活着。”发表在这里的这篇追忆式的文章,简洁地记述了一位生者对死者的深深的怀念。刘凤鸣,陕西三原人,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党的领导干部。他1954年毕业于陕西仪祉农校,后被分配到神木县,先后任技术员、农技站主任、县农校校长、公社书记、镇党委书记,他曾在榆林地区林业局任局长,并在榆林地区三个县任县委书记。他在陕北工作了31年后,于1985年调省林业厅工作,先后任厅办公室主任、研究员,1993年12月不幸病逝,终年61岁。政声人去后。刘凤鸣同志去世后,他曾工作过的陕北老区的许…  相似文献   

13.
在中共隐蔽战线中,他被誉为"后三杰"之首;战争年代,他是那枚左右战局的"棋子",多次送出重要情报;新中国成立后.日内瓦会议、中美建交、加入联合国,重要外交场合都有他的身影;政治生涯完美谢幕后,他又成为一名企业家.  相似文献   

14.
枕星子 《廉政瞭望》2023,(11):50-51
<正>5月28日,土耳其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的结果显示,埃尔多安再次胜出,成功连任。他在获胜后表示,过去几个月西方国家形成了反对他的联盟,但现在所有针对土耳其的“肮脏游戏”都失败了。这是埃尔多安继2014年、2018年后第三次赢得总统大选,也是他首次在经历两轮选举后才获得胜利。对于掌舵土耳其20年的他来说,这次选举可谓险象环生,被视作他所面临的“最严峻政治挑战”。  相似文献   

15.
常迅 《正气》2000,(4):45-45,,46,
县 一中的孟昭文老师 ,今年刚刚退休 ,多年来萦绕在他心头的一件事 ,就是小儿子孟理复员后的工作安排问题。孟昭文在县里知名度很高。他在30年的教学生涯中 ,学生遍布各地 ,县里各行各业都有他的学生 ,诸如县组织部、人事局的头头 ,都是他的得意门生。在别人眼里 ,他给儿子安排工作 ,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但这件事却让孟昭文很伤脑筋。他的小儿子孟理 ,自幼聪明好学 ,上高中后是班里的挑尖生 ,按照一般规律考个重点大学是没问题的。但儿子升入高三后 ,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 ,他的母亲得了胃癌 ,那几年正是追求升学率的高峰期 ,孟昭文代着高三…  相似文献   

16.
雷锋入党     
正雷锋参军10个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在和平建设时期部队党的建设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他能提前入党,要从一份他的事迹材料说起。上世纪60年代初,雷锋所在团团党委把他树立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标兵后,团政委责成政治处帮助雷锋把他在旧社会的苦难遭遇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成长经历,写成材料印发各连党支部学习。为此,政治处把雷锋找来听他详细汇报,边听边记录,整  相似文献   

17.
正闫金疆出生在一个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军垦战士的家庭里。1976年从二团高中毕业后,他先在大田劳动,那时的他,怀着一腔热血,立志把一生都献给兵团的建设事业。他舍命干活,事事抢先,被提拔为青年班班长、排长时,他最大的期望是当一名奔驰在田野里的拖拉机手。两年后调任二团学校数学老师。此后,他一直在教育园地里耕耘。闫金疆当老师的第一天起,他就深知作为一名教师要甘于清贫,为人师表。他在二团中学19年当了15年  相似文献   

18.
王宗仁 《党建》2011,(6):47-48
他悄悄地修通了青藏公路,而后悄悄地离开。几十年后他的骨灰又撒在了那里。在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日子里,西藏人民格外怀念他。  相似文献   

19.
嘉音 《党史纵横》2001,(2):24-27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特别"的党员:他参加了建党的筹备工作;他自动脱党;他脱党后仍然自觉自愿地为实现党的目标矢志不移,党组织仍然关怀他、信赖他;经党的高级领导人介绍他又重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文革"中他又不幸被开除出党,含冤去世;粉碎"四人帮"后,沉冤终得昭雪,他被恢复了党籍和名誉.他,就是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达.  相似文献   

20.
张家康 《党史文苑》2013,(11):36-41
当社会主义刚刚在中国成为一种时尚的思潮时,张东荪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宣传者,这使他在五四运动后最早参与中共上海发起组。可是,他的社会主义并非归属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这又使他最早退出上海发起组。从此,他便与中国共产党保持着若即若离、时亲时疏的关系,但在总的趋势上,他是中共所信赖的朋友。最早参与和退出中共上海发起组1917年初,张东荪接任《时事新报》主笔,直至1924年春辞职。经他改版后的《时事新报》,直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