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四”精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在今天_,在我们吉林省。““五四’”精神在青年中已深深扎根。我省广大青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五四”精神。在我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当着生力军。“五四”_的大旗在我们这一代跨世纪青年的手中被举得更高。更高。第四篇 弘扬“五四”精神  相似文献   

2.
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们在五四时期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向着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猛烈开火,形成了光辉灿烂、永留史册的五四精神。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时期,五四精神曾遭到一些人的歪曲和否定。什么是五四精神?当代青年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是五四精神的最忠诚继承者。”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毛泽东对弘扬五四精神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明确了弘扬五四精神的内容、标定了弘扬五四精神的主体、指明了弘扬五四精神的方向、营造了弘扬五四精神的氛围以及树立了弘扬五四精神的榜样等五个方面。进入新时代,五四精神依然是激励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力量之源。以五四纪念为视角,深刻认识毛泽东对弘扬五四精神的重要贡献,既有助于深化五四精神研究,也有助于新时代把握弘扬五四精神的历史主动。  相似文献   

4.
在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继承光荣传统,弘扬“五四”精神,明确当代青年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八十年来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奋斗足迹和“五四”精神 8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主义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时期,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他们经过历史的比较和  相似文献   

5.
“五四”前夕,有青年朋友来信问:“五四”精神究竟是什么?八十年代的青年如何发扬“五四”精神?现就个人管见,略述几点意见。(一) 由中国青年参加和发动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封建军阀的运动,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岁月匆匆,七十年流逝。那个时代迸发出的思想火花还在闪耀,凝聚升华于那个时代的精神仍为人们所继承。在“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到来之际,本文试对“五四”精神及其继承发扬作一简略论述,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7.
文章 一、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反传统的理由——“五四”精神再省思 李新宇 东方文化 第3期 发扬“‘五四’精神”,反对“新保守主义”纪程 世纪桥 第3期 夹缝里的“五·四”——启蒙的呼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和在我省表年中更好地弘扬“五四”精神,肩负起跨世纪责任,本刊与共青团吉林省委、省青联联合举办了“跨世纪发展与青年责任”座谈会,来自省内各界青年中的杰出代表回顾“五四”抒发豪情,坦言责任。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对于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姚望 《前线》1994,(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的发展阶段之际,我们迎来了“五四”运动75周年纪念日。75年来,“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为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发展自强不息,开拓奋进。而今,当我们坚定不移地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新世纪进发之时,跨世纪青年又应如何在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创造出无愧于青  相似文献   

11.
《湘潮》1989,(6)
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影响了几代人。然而,我们对五四精神的总结和弘扬,却受着时代的、社会的限制。因此,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重新总结五四精神,无疑极为重要。4月28日至29日,共青团湖南省委与中共湖南省委党史委在长沙联合召开了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会议围绕“五四运动与当代改革”、“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两个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共收到论文60余篇,其中评选出30篇优秀论文。现仅将这次讨论会中有关“五四运动与当代改革”的5个问题简述如下: 1、五四运动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地方特点。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的主题歌。有人提出救亡  相似文献   

12.
纪程 《世纪桥》2002,(3):6-7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新保守主义”思潮同“五四”之前的“尊孔复古”的文化逆流相提并论。但是新保守主义者对“五四”精神的非议却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新保守主义者将“五四”和十年“文革”相提并论,指责陈独秀、鲁迅等人“对中国过去传统‘主流’”持“激进的拒斥”态度,这种“激烈的反传统主义”造成了我国当今民族文化和传统的“断裂”。他们断言,21世纪的中国面临着“跨越‘五四’文化断裂带” 的任务。对于此,我们应当给予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胡冬华 《理论建设》2021,(1):100-107
中国共产党人的“五四阐释”是指中国共产党人自五四运动以来,对五四运动的回忆、评价与反思。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革命的领导力量、动力、阶段划分及任务等方面阐释五四运动,建构了“五四阐释”的革命话语;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奋斗目标、各阶段历史任务及青年的奋斗方向等方面阐释五四运动,建构了“五四阐释”的建设话语。文章回溯了中国共产党人“五四阐释”的建构历程,对深化五四运动的研究,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观念史”的角度分析1919年至1949年间国共两党对“五四”形象不同的建构,有着深刻的理论价值。从国共两党“五四”形象比较上看,政治意识形态渗透于其中。国共两党对“五四”的形象的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支配本党这一社会群体的精神,统一本党的思想,树立起在民众中的权威。  相似文献   

15.
(一) 在许多历史论著、争论文章以及在“五四”纪念的文章中,“五四运动”已成为固定的名词.“五四”精神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变迁,在某种意义上始终起着开创作用.几十年来,无论国内或是海外,人们一次次地对“五四”运动这一概念进行争论与解释,然而却没有一致的认同.或许这正是“五四”本身所造成的历史“悬念”,给后人留下了经久不衰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白冶钢 《求实》2006,(Z2):34
民主的理念,即所谓的“德先生”,是“五四”的标志和象征,也是后代知识分子竭力鼓吹的“五四”精神遗产。然而,很少有历史学家仔细地审视,究竟那时人们普遍所持的“民主”观是什么;相反,倒是有许多历史学家不加分析地把五四时期的“民主”观放进“自由主义民主观”的思想史框架  相似文献   

17.
五四精神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运动已经过去85年了,世界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五四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反封建精神及反传统文化的理性主义精神在今天仍然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继承五四爱国传统,弘扬“五四”精神,召唤民主与科学,不仅是振兴中华伟业、发展经济、繁荣祖国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兴旺发达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18.
如何理解“五四”,如何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五四”近乎精神化的作用,是自从“五四”以来,就不断被持不同政治或文化观点的人所关注的焦点。而由此关注所形成的解释方式和话语体系,虽各具特色,但目的都在于为“五四”作意义界定,以满足意识形态或文化建构的需要。就中国共产党而言,较早对“五四”作出系统的价值评论与意义界定,且日后影响深远巨大的,则是毛泽东。毛泽东“五四”观的提出,不仅意味了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对“五四”解释话语权力的把握,也预示了其革命话语式的基本原则支配“五四”评论与研究主流方向的开始。研究毛泽东…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民主运动。“民主”、“科学”是“五四”运动的两面旗帜。“五四”先贤为在我国这样一个封建传统根深蒂固的国家推行民主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探索。在“五四”运动影响下建立的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民主化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正是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找到的实现民主的根本途径。一、民主思想是五四运动的精神内核爆发于八十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一次波及全国、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又是一次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爆发的直…  相似文献   

20.
江名方(内蒙古医学院学生、邓小平理论学习中心组组长):今年是五四运动80周年,重温往昔的历史,无疑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作为当代青年人,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继承“五四”的光荣传统。“五四”运动是以救亡和爱国为动因,以批判传统和思想解放为前提,以民主和科学为灵魂,以唤醒和结合民众为途径的一场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80年来,它一直激励着亿万中国青年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而奋斗不息。五四精神经过几代人不断诠释和发掘,成了青年精神的支柱;成了奋发向上的象证。有人说“五四”精神是有时代背景的,现在已经过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