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易靖茗 《台声》2013,(7):90-93
在曾经的一位采访对象的介绍下,我得以认识了这位从台湾嫁到大陆的台湾新娘,她叫邱斐瑄。她很忙,但这位爽朗、热情的大陆媳妇儿,还是抽出时间让我们与她一起,分享她在大陆的生活,以及与先生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2.
常青 《中国妇运》2014,(6):11-12
<正>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叫常青,是来自河南的全国"最美家庭"方秀云家庭的代表。90岁的方秀云是我的姥姥,她是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儿媳,我是杨靖宇将军的曾外孙女。我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但"严要求,重责任,懂知足"是我们家世代相传的家风。1964年,杨靖宇将军唯一的儿子、我年仅37岁的姥爷因公牺牲。从那时起,我的姥姥不仅含辛茹苦地独自抚养子女,更以严明的家风家教,教育培养孩子,使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诚实敬业,报效国家。听姥姥说,姥爷去世时,他最小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小舅舅在姥姥腹中只有三个月。姥  相似文献   

3.
徐小艾 《台声》2013,(12):95-95
我出生在北京,户口本的籍贯栏中却是台湾省台南,说起这其中的因由,就要从我的太姥姥说起。从关系上讲,她是我父亲的外婆,在北方话里就是姥姥。  相似文献   

4.
讨教幽默感     
讨教幽默感王小波我小的时候,有一段很特别的时期,有一天,我父亲对我姥姥说,1亩地里能打30万斤粮食,而我的外祖母,一位农村来的老实老太太,跳着小脚叫了起来:“杀了俺俺也不信”!她还算了一本细帐,说1亩地上堆30万斤粮,大概平地有两尺厚的一层。当时我们...  相似文献   

5.
王振宇 《台声》2013,(2):82-82
和姥爷在一起的时光记忆中,有那么多关爱,那么多教诲 我的姥爷叫文英,离休前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图书馆工作。因为离姥爷家很近,从小妈妈就经常带我去姥爷家,每次看到我来,他们就特别高兴。姥姥忙着做好吃的,姥爷拉着我到书房聊天讲故事给我听。想想,我童年的大部分时候都是和姥爷姥姥一起度过的。  相似文献   

6.
文化与资讯     
《民主与法制》2014,(31):54-55
18日下午,9岁的张天乐在平顶山市河滨公园内游玩,在喂食黑熊时右胳膊被黑熊咬掉。术后醒来,他对守在跟前的姥姥说:“姥姥,别哭了,我右胳膊没了,但小命保住了,这就不赖了。我以后可以练左手,别告诉我奶,她身子不好。”他的遭遇和坚强令人不禁潸然。  相似文献   

7.
余玮 《文明大观》2001,(10):50-52
1984年,一个枫叶染红的绚烂日子里,一个清纯可爱的小女孩呱呱坠地。她十个月大的时候,因为行为动作看起来不是很正常,就被妈妈、姥姥抱去测智力,结果智商比同龄小孩高得多。当别的一岁小孩还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嬉戏的时候,她已是一位闻名所在居民小区的小画手;当别的三岁小孩只会说简单的句子的时候,她已经会吟诗作文了。这位诗画神童就足如今的花季作家、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文科试验班学生金今。谁能想到,这位小女孩迄今已作画5000余幅、写诗2000多首,出版了四部诗集与一部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8.
我小时候是在乡下姥姥家长大的。每次过年,姥姥都会给我穿上她一针一线缝制的新衣服。穿着新衣服在镜子前照来照去,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总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就有新衣服穿,还有肉丸子吃。过年的时候,姥姥、姥爷会给我们每人分一份炒得香喷喷的花生、瓜子,还有甜甜的糖果。过年的那几天,是我们小孩子最幸福的日子。  相似文献   

9.
周艳 《思想工作》2006,(4):31-31
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薇拉小姐教的。”  相似文献   

10.
在广东省增城市派潭镇,有位叫王友培的五保老人,已111岁。因为在我们这地方,她年龄最长、又糙孤老.因此倍受社会关注。1994年中秋前夕,笔者访问了这位老寿星。当时她住的是村子里的一间房子。屋里家具不多,陈设简陋,但很整洁。一眼就可看出,老人勤劳俭朴,很爱清洁。我问起她的经济情况,她说;市政府每月定补130元,镇政府加60元.村委会再给20元,合作社还给一点,加在一起,不算少了。我又问及日常生活情况.她说:我身体还好,每天早睡早起,自己洗衣做饭,一日三餐,很有规律。村委会每周看望两次,并指定专人买菜担水。老寿星…  相似文献   

11.
怀念无边     
2003年4月30日,正值北京非典肆虐之际,我的姥姥走了,她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她走得是那么的平凡,就像长江里的一滴水流进了大海那么平常,但是她的离去却在我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在这个世界上她是我最敬爱的人。  相似文献   

12.
今天,是这位老人的百岁生日,她念叨的三儿,已经14年没有在她身边了。家人都告诉她三儿在外边打工挣钱。而实际上那个叫李斌的三儿,此时正在南京监狱服刑。为了满足百岁老母的心愿,也缓解正在服刑的李斌的念亲情绪,南京监狱的民警与社会帮教志愿者——江苏电视台两名记者一起,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为这位百岁母亲唱起生日祝福歌。而警官帮囚犯尽孝心的故事,也在当地村民间传为美谈……  相似文献   

13.
我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辽宁省实验高中,全家人都很高兴。想借放假的机会带女儿出去玩玩。女儿则说:“我们应该去山东给姥姥上坟。姥姥带过我,我应该去给她“报喜。”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一直叫她高太太,叫了很多年了。直到最近我见到她时才忽然想起来问她姓什么,叫什么。当时她也愣住了,老熟人怎么还问姓氏?想了想,才一拍脑瓜子说:“我叫李奉英呀,怎么忘了告诉你呢!李奉英从台湾是第几十次来安徽省马鞍山,我已记不清了,只觉得她来来回回像走大路,像我们节假日逛个商场、进个影院那样简单、随便。我们台办的小李子曾替她算了一笔帐,说她和老公一年回来三四趟,光路费就得三四万,她能吃得住吗?驾驶员小胡说,台湾人有钱,三两万的不算什么。刘幼卿主任则摇摇头,说哪里的话,台湾人也不是人人都有钱,我们接…  相似文献   

15.
承诺     
那年夏天,久居城市早已厌倦了喧嚣与繁杂的我,专程去乡村的姥姥家度假,以找寻心灵的安逸与宁静。在那个山青水秀的小山村,我认识了盲妹。盲妹是姥姥邻居家的孩子,聪明、秀美。前些年,她的父母染病去世,扔下她一个人,无依无靠。善良的姥姥见她可怜,便把她接过来同住。高考前夕,不知什么原因,她的视力忽然急剧下降,近乎为零。成绩优异而生性倔强的她终日以泪洗面,贫穷的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夏天,我和几个同事去了一趟山东曲阜,谒拜孔子。接待者知道我们来自北京,选派了一位优秀讲解员陪我们参观。这位女讲解员的确很棒,对孔府、孔庙、孔林了如指掌,精彩的讲解令人佩服。但当她给我们介绍孔子思想时,却让我大吃一惊。她说:"孔子有个很重要的思想,叫‘中庸之道’。中庸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9)
正汤雯喻的很多同学都回台湾去了,原因无他,大陆既是她们心目中向往的祖国,同时也是竞争激烈的市场,有竞争的地方有胜利者也必然有失败者。汤雯喻笑着说:"我是回不去喽,我的姥姥、父母、弟弟、妹妹都在这边,大陆已经是我的第二个家了。"虽然汤雯喻笑着说,可话语中分明含着一股不容置喙与坚毅在里面,要不是看了她的名片,我真不敢相信这位  相似文献   

18.
《精神文明导刊》2010,(5):47-49
“又有车撞上了,我先去救人!” 这是一位年轻的女记者留在这世间最后的一句话。也就是在这一刻,这位女记者的生命被历史定格。 她的名字叫刘薇,是中央电视台的一名记者。公元2010年3月9日晚上10时,刘薇刚刚加完夜班驾车回家,途经北六环时,因一辆大货车爆胎侧翻在道路中间的隔离带,车上所载煤矸石洒落到对面的行车道上,她躲闪不及轧上煤矸石,造成车辆侧翻,一场事故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相似文献   

19.
《时代潮》2001,(8)
每当周末,不少孩子的最佳去处是动物园。我认识一位8岁的小女孩,从两岁开始,每到周末她都要叫着去看动物。可是当我问她,你知道老虎和大泉都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林子里?它们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它们现在面临着什么威胁?这位小女孩只是瞪着大眼睛等着我告诉她。  相似文献   

20.
艾诚 《中国残疾人》2009,(10):36-36
照片上这个孩子叫李博谦,看上去也就六七岁的光景,可他已经实实在在有17岁了。由于疾病,他的身体不能分泌生长激素,十几年来始终是这个样子。因为身体机能不健全,他只享受了几天的学校生活就被姥姥领回了家。他总是对妈妈说:“妈妈,妈妈,你给我治病吧,治好了,我想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