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她的历史短暂却独特,她的人民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美国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民族性格和价值观。而其民族性格的塑造和美国历史上西部地区的开发密切相关。美国西部的开发和西进运动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它深深的影响了美国人民族性格的塑造,如勇敢开拓与冒险精神、乐观进取的性格、个人主义思想等。  相似文献   

2.
谢冬慧 《法学评论》2015,(2):181-189
一个国家的法学研究范式与该国的民族性格内在地联系在一起,正如一个国家的法律设计与其民族性格相适应的道理一样。德国民族忠于传统,服从规则;恪守严谨,遵从秩序;崇尚理性,善于思辨的性格品质奠定了潘德克顿法学的历史基础,成为潘德克顿法学的思维范式,决定了潘德克顿法学的学术品格,最终成就了潘德克顿法学的显赫地位,对世界各国法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近代以来,从民族性格出发考察、解析某个民族法律的独特性或不同民族法律的差异性,构成了许多学者自觉或不自觉遵循的一种法律研究范式。进入20世纪以后,比较法学者、法律史学者、民族性格研究者纷纷应用这一范式解释各个国家法律思维、制度、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性。虽然民族性格范式有其独特的解释力,但亦有其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民族性格对我国法治建设有着深远影响,尤其是中国人因循守旧、含蓄忍耐的保守性格。本文追溯了小农生产方式、宗族主义、集体观念以及专制主义等传统民族保守性格的形成原因,进而揭示民族保守性格对于现代法治建设的迟滞性,即普遍权利意识的形成缓慢、法律监督遇主观瓶颈、借鉴西方法治受阻、总结本国法治受限、社会不稳定因素潜伏等,辩证地指出二者亦具有契合性,从而明确法治建设必须正视民族保守性格,并从中吸收本土资源,促进法治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地域环境生成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它塑造了这个区域的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形成意味着民族的认识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形成,由此会产生两种或多种社会生活方式。道德生活与法律生活方式是对这些生活方式的抽象,这两种方式对不同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有很深的影响,对现代社会追求的法治生活与信仰有消极或积极的影响,这就需要从历史和社会的眼光去解析它。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英国法律的发展会偏离欧洲大陆?其中,文化倾向、民族性格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对此学术界存在颇大争论。对这些争论的判断,不仅有助于揭开“为什么英国会在其法律发展方面偏离欧洲大陆”一类问题的神秘面纱,而且可以回答诸如文化因素是否有助于决定法律制度的性格等问题。在本文中,作者试图通过考察折射在各自法律方法中的罗马精神和希腊精神的差异以及罗马人和英国人法律方法的比较,解释英国在法律发展方面形成独特模型的原因。并将证明,文化倾向和民族性格在法律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饶婷 《法制与社会》2011,(1):189-189
以孔孟为代袁的儒家思想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共同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本文指出从他们的基本思想来看,儒道两家是两种对立的思想体系,经过比较研究,发现在具体表象对立的背后,儒道两家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共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性格,为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官场文化     
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完全可以把官场比作一个人,那么,这个人的性格和脾气就是官场文化。因此,我们研究官场文化,首先要从研究这个人的性格和脾气做起。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研究领导性格视角,探讨领导性格特征、结构、类型及其差异性与领导班子建设之间的逻辑联系,研究领导班子性格结构对其整体工作效能发挥的重要性及影响,进而提出优化领导班子性格结构,充分发挥班子成员各自性格优势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当代中国人的性格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利用SPSS13.0管理统计软件对收集回来的数据进行了均值分析和因子分析。最终得出中国人性格具有稳定性,并归结出中国人性格9个方面的特点,分别是:人际成本高,个人意志强,注重形式,处事的态度以"和"为主,信息成本高,注重家庭,因循守旧,社会责任感强,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1.
谢冬慧 《法律科学》2011,(1):193-200
在世界法制史苑里,日本的法制变革是非常显著的:古代法制隶属中华法系,近代法制则属大陆法系,而现代法制吸收英美法成分,兼属两大法系。这种法制变革与日本的民族性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岛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汇聚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性格:善于学习国外的优秀文化,富于模仿先进的社会制度,易于顺应最新的时代潮流。这些性格特征决定了日本法制变革的路径和模式,使日本法在当代世界的法律体系当中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2.
"权威崇拜"是德国人的一个显著特征,而且几乎是德意志民族的一个信仰,但纵观德意志民族从中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发展史,其"权威情结"呈现出来神性-人性-民族性的发展趋势,它的这个特征和发展趋势不仅左右了本民族的历史进程,而且给整个人类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胡长明 《政府法制》2012,(23):33-33
大凡是伟人,都有多侧面的性格结构。如果说毛泽东的性格表现为“虎气”和“猴气”的迭现,那么周恩来的性格则表现为“鸽性”与“鹰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谢冬慧 《法律科学》2008,36(1):11-17
在世界历史上,美国民族曾创造了法制的辉煌,这种成就与美国的民族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是由众多种族和国籍的移民构成的民族大家庭,经过这一“民族大熔炉“的反复冶炼,最后凝聚成美利坚民族所共有的性格特征——崇尚独立自主,勇于开拓进取,保持乐观自信和注重求实创新。正由于美国民族具有取得成功的信心、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奋发图强的精神,才书写了美国社会经济繁荣、法制创新的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15.
李莉 《法制与社会》2011,(18):238-239
民族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形式,民族预科学生是一个不同于高中生和大学生的群体。加强民族预科生的法律素质教育,是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和谐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维  崔军民 《法制与社会》2011,(19):287-288
对笔迹与性格关系的研究,早已为历史上的中外学者所瞩目。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极左路线的干扰,文检学界对有关笔迹与性格关系的研究未能很好地继承下来。不过,进入新时期后,学者对笔迹与性格的研究逐渐繁荣起来。本文指出通过揭示笔迹与性格之间的深层次联系,可以为公安机关在侦破相关案件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民族权利以及其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进行了试探性研究。丈中首先从民族和人权的概念出发,对民族权利做了概念上的界定,然后通过简要历史回溯分析了民族权利的发展和在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影响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周济谱 《法人》2009,(10):89-89
面对纷繁复杂的商品经济社会,商人(尤其是国企商人)要在主管机关面前示弱,在你的上司面前示弱,尽量保持低调,千万不要逞强,是星星就不能比月亮更亮。这种避芒藏锋的作法是一种自我保护,决不是窝囊;相反,爱出风头的性格必定会给自己带来伤害。所以,聪明的商人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性格缺陷,虽然性格不能百分之百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至少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可爱的澳门     
蔡箐 《政府法制》2010,(18):32-32
人有性格,地方也有性格。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对人是这样,对地方也是这样。澳门人的性格温顺、宽容、随遇而安,澳门的性格闲适、宁静、温情脉脉。开埠450年,这世界充满了武力的扩张和野蛮的掠夺,不少地方经过炮火的洗礼,被动地旧貌换新颜。唯独澳门,平静地保留着数百年的风华。  相似文献   

20.
王平 《中国法律》2008,(2):10-11,62-65
"民族"一词常在两种不同的含义上使用。一种用法是把"民族"与一个具有内部凝聚力的民族国家的人民概念等同,如中华民族等用法;另一种用法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族群。本文所谓的"民族法制"是在后一种含义上使用民族概念的,是指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中处理内部各民族关系的法律制度及其动态的运作体制。综观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民族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是基于中国的实际创造的,因而符合中国的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些成就为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中国民族法制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