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后,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和赫鲁晓夫都想上台执政。赫鲁晓夫决定动用军队的力量先搞掉克格勃头子贝利亚,此时他想到了自己早就认识的朱可夫。朱可夫与贝利亚早在斯大林主政时就产生过矛盾,当时贝利亚捏造证据,将朱可夫列入一个"军人阴谋集团",斯大林并不同意抹黑朱可夫,从而救了  相似文献   

2.
农业问题一直是苏联战后初期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1949年,赫鲁晓夫根据乌克兰农民传统玉米种植经验,采用“方  相似文献   

3.
苏联在斯大林之后有两个知名的领导人,一个是赫鲁晓夫,一个是戈尔巴乔夫。他俩都感到邓小平这个人很厉害。1960年,56岁的邓小平奉命率中国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国际共产党26国会议,苏共中央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赫鲁晓夫等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全部参加。赫鲁晓夫同邓小平坐在一起。当时,苏共对中共有很深的成见,落座不久,赫鲁晓夫就从阿尔巴尼  相似文献   

4.
赫鲁晓夫上台以后,仍以老大自居,而且全面否定斯大林,这是毛泽东不能容忍的。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关系可以用话不投机一言以蔽之。1956年3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做反对斯大林的秘密报告。3月17日、19日、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毛泽东说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一是揭了盖子,一是捅了漏子,造成思想阵线的混乱,不利于国际共产主义的发展。斯大林有错误,但贡献是巨大的,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5.
苏共二十大是苏联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赫鲁晓夫在此次会议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对这一事件毛泽东最初的感受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揭了盖子,"表明苏联、苏共、斯大林并不是一切都是正确的,这就破除了迷信"。"忧"的是赫鲁晓夫"捅了漏子,搞突然袭击,将斯大林一棍子打死会造成混乱。"(吴冷西,回忆毛泽东—我亲自经历  相似文献   

6.
人们对于赫鲁晓夫的评价历来毁誉不一。近年来,随着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理论界对于赫鲁晓夫是否开始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历程?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等常有论述和争论,这些不同的评价和论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赫鲁晓夫的改革思想与实践(一)赫鲁晓夫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赫鲁晓夫对于斯大林时期高度的个人专权,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2012,(14):24-24
1958年7月31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访问中国。访问期间,赫鲁晓夫同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讨论了国际形势和中苏关系等问题,并发表了《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会谈公报》。在这以前,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于4月份致函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建议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  相似文献   

8.
六年来,四川省国安厅十处党支部连续5年被省直机关工委和厅党组评为先进;4个重大技术建设项目列入国家安全部新建厅局榜首,获国家安全部表彰;45人次立功受奖,全省最多;无论节假日、还是重要时期,通信畅通率都是100%……这是何故?  相似文献   

9.
1958年7月31日至8月3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秘密访华。7月31日、8月1日、2日和3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同赫鲁晓夫进行了四次会谈。俄罗斯《近现代史》杂志2001年第1期刊登了费德林、菲列夫所作的这次会谈的第一次和第四次谈话俄文记录。这两份记录由不同的译者译成中文,分别发表在《中共党史资料》2001年总第79辑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研究》2001年第4期。阎明复和朱瑞真当时作为中方翻译人员,分别参加了毛泽东同赫鲁晓夫的四次会谈和赫鲁晓夫访华的接待工作。他们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当时中方的会谈记录摘要,对1958年赫鲁晓夫访华的情况,特别是毛泽东同赫鲁晓夫的四次会谈进行了回忆。  相似文献   

10.
赫鲁晓夫被其昔日的“战友”搞下台后,在家人和朋友的怂恿下,开始了回忆录的口授,这使羽翼渐丰的勃列日涅夫寝食难安。勃列日涅夫派人找赫鲁晓夫谈话,要求其停止回忆录的写作并将已经口授的部分立即上交中央。赫鲁晓夫严词拒绝,说他身为苏联公民,有权写回忆录。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赫鲁晓夫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声誉是很差的,一直被看成是造成中苏关系恶化的罪魁祸首。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历代前苏联领导人中,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为新中国做好事最多的正是赫鲁晓夫呢。好事一,帮助中国的经济建设。如果说斯大林承诺援助中国建设的大型工业企业有50项,那么赫鲁晓夫当政11年中答应援建的项目则达286项,他还扩大了斯大林援建项目的设备供应范围。直到中苏关系开始恶化,苏联撤退专家时,大型企业已经建成的有120项,基本交完设备的29项,共149项。这就是说,这149项大型工业企业的绝大部分是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援建成的…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把邓小平介绍给赫鲁晓夫 1954年9月29日,赫鲁晓夫率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副主席米高扬等乘专机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参加中国国庆庆典。9月30日,毛泽东率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主要领导人,会见了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政府代表团成员。 当时邓小平并没有引起赫鲁晓夫的太多注意。在赫鲁晓夫的印象里,他只是很多副总理中的一位,中苏友协名誉理事之一。凡是有关对外的事务,他都表现克制,让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人出头露面。  相似文献   

13.
从1957年到上世纪60年代前中期,中苏两党进行了一场大论战。在这场斗争中,邓小平展示了他卓越的外交才华。1960年,26国共产党、工人党举行世界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即第二次莫斯科会议。会上,邓小平把赫鲁晓夫问得低着头,不再说话。会前,考虑到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邓小平担任中共代表团团长。赫鲁晓夫得知这一消息,非常震惊,接连在克里姆林宫与苏共领导成员开会,研究如何对付邓小平。不知是过于紧张还是为了给自己壮胆,赫鲁晓夫不止一次地在会场上站起来对他的部下说:“邓小平人那么矮,却是一个重量级拳师。我…  相似文献   

14.
1959年9月30日,赫鲁晓夫率苏联党政代表团前来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庆典。 当天晚上,中苏两国领导人便在中南海颐年堂举行了会谈。 赫鲁晓夫一开始就喋喋不休地谈他的美国之行,谈戴维营会议,又谈美国的工人是怎么富等等。毛泽东听得不耐烦了:“赫鲁晓夫同志,你去和美国人谈,我  相似文献   

15.
胡居成 《党史博览》2006,(10):18-20
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说,毛泽东"放出陈毅来攻击我" 陈毅和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曾多次见面、会谈,但给赫鲁晓夫留下深刻印象的是1959年10月2日那一次.当时,赫鲁晓夫结束了对美国的访问,匆匆赶往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庆典.他穿着意大利裁缝为他访美赶制的做工极为考究的灰色西装,神采飞扬,似乎在那个世界最富有的国度里受到的盛大欢迎的喜悦还没有消失.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赫鲁晓夫,改革开放前,中共中央已有明确评价。改革开放后,这种评价基本没变。1980年8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法拉奇时,针对她的提问,斩钉截铁地说:“我要告诉你,我们决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邓小平指了指法拉奇的笔说,请你一定要把这句话记下来。针对她的另一个提问,邓小平说:“我对赫鲁晓夫是了解的,我个人同他打了十年交道,把我比作赫鲁晓夫是愚蠢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347页;施燕华:《我的外交翻译生涯》)2021年,  相似文献   

17.
原编者按:约翰·肯尼迪与尼基增·赫鲁晓夫之间确实存在秘密联系的渠道.这一事实,从美国议员罗伯特·肯尼迪的回忆录中得到了证实.罗伯特·肯尼迪曾任美国司法部长,他是美国第35届总统的胞弟.罗伯特·肯尼迪的回忆录是在他悲剧性地死后20年,才得以问世的。①罗伯特·肯尼迪在书中写道。“关于美苏相互间的绝大多数问题是通过我和格奥尔基·巴尔沙科夫之间商讨,并达成默契的,格·巴尔沙科夫是赫鲁晓夫的代表,在任何时候,无论是赫鲁晓夫给总统的信件,或者总统给赫鲁晓夫的咨文,所有他们之间的交涉,都是通过格·巴尔沙科夫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3,(22):87-87
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乌克兰农业公司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根据这份协议,未来50年该公司将向中方提供10万公顷农田,中方可在乌克兰农田上种植作物和开展养殖。据悉,该合作的总投资额预计将达26亿美元,这一投资将使乌克兰成为中国在海外最大的农业中心。  相似文献   

19.
60年代初,赫鲁晓夫在国际舞台上大出风头,不断向帝国主义者提出和平倡议。他向人们摇晃玉米穗,又威胁说要给所有的敌人一点厉害看看。1964年秋天,赫鲁晓夫去皮聪大休养。这次休养起初没有什么异常。后来就有点不对劲了。海湾前方出现了炮艇,服务员表情紧张,气氛很沉闷。接着,米高扬到来,与赫鲁晓夫单独谈了好几次。一天夜里,保卫组长、一个外号叫‘鳄鱼’的少校突然宣布赶快收拾行李,返回莫斯科。对于赫鲁晓夫,这种事已习以为常。他总是彬彬有礼,可是这回却完全不同。他显得心烦意乱,不断在机舱的通道上走来走去,神经质地搓着手,两眼左顾右盼。突然,他举起拳头,猛敲驾驶舱的门。但驾驶员没有开门。于是他冲到‘鳄鱼’少校面前吼道:‘少校!我命令往基辅飞!莫斯科在搞阴谋!’  相似文献   

20.
王熙章 《世纪桥》2008,(17):37-40
<正>1958年7月31日,前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第二次访华。因6月20日苏联单方面撕毁了《国防新技术协定》,给中苏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所以这次赫鲁晓夫访华,机场上并没有举行欢迎国家元首的正规仪式,中方也没有致欢迎词和欢呼口号。前往中南海怀仁堂的路上,大家也没有讲什么话,整个场面比较严肃。随之,会谈桌上,毛泽东与赫鲁晓夫进行了正式的交锋,酒桌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