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唱表演是在歌曲创作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活动,需要表演者准确把握歌曲作品及其创造的时代环境和风格,尽量再现作曲家所要表现的情感和意图,此即歌曲二度创造中的"七分熟";同时歌唱表演者在对歌曲作品的表演实践中,需要从作品题材、歌词和音色的运用等方面,融进自己对歌曲的领悟和感想,能动地加以再创造,从而完成对歌曲更完美的阐释,此即歌曲二度创造中的"三分生".  相似文献   

2.
张梦元 《学理论》2015,(5):63-64
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回忆提取过程对事后偏差是否存在影响。该研究采用回忆型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任务应方式,分为报告歌名组和报告歌词组。因变量为被试在先见识别阶段和后见识别阶段的反应数值[1]。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歌曲信息材料的任务上存在事后偏差效应。任务反应方式主效应显著。与报告歌词组相比,报告歌名组产生了更大的事后偏差。结论:歌曲认知任务中存在事后偏差,任务反应方式对事后偏差有影响。回忆提取过程增大了听觉事后偏差效应。  相似文献   

3.
彭莉萍  徐波 《学理论》2009,(20):166-168
唐诗以其波澜壮阔的气势、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人们的喜爱。流行歌曲是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近年来商业化、口号化甚至于恶俗化的歌词泛滥,令人不忍卒读。歌词创作属于文学创作,除了它本身固有的音乐美以外,还应具有文学美。通过分析唐诗的气势以及与当今流行歌曲歌词意蕴得比较可以看出,好的歌词应具有感情和诗意,富有哲理,在表现博大深远内容的意义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气势。流行歌曲应和它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一致,饱含气势重振雄风。  相似文献   

4.
歌曲艺术是情感艺术,以"情"感人是歌曲艺术的魅力所在.歌曲艺术正是通过歌唱者情感的表达,来体现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准确表达歌曲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将其所酝酿的内在魅力通过歌唱完美地再现出来,必须通过歌唱者的再创作.这个再创作的过程,就是歌曲的艺术处理与表现的过程.那么如何让歌唱者正确、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体会音乐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达到对歌曲的情感、风格的准确把握和表现,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5.
金花 《学理论》2012,(9):42-43
儋州人民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儋州调声,记载着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儋州调声是一种歌伴舞的民间小调,形式优美,旋律动听,服装艳丽,歌词积极向上,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儋州调声汇聚了诸多美的元素,形成一种和谐、积极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6.
报载,由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先生与江苏省镇江市词曲作者共同创作的《廉政歌》最近在镇江市广为传唱,并被列为《江苏省百首爱国主义歌曲》之首,制成演唱示范带、伴奏磁带和单曲盒带向全国发行(见5月23日《湖南日报》第七版)。这首歌的歌词为.:“人民的干部要记住,一个头衔一肩任务。为民办事为民作主,多做实才少犯错误。人民的干部要记住,有份新水长乐知足,不图富贵艰苦朴素,勤政廉政成绩显著·,…·。”一看这歌词,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形式上看,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年,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  相似文献   

7.
锺永丰 《党政论坛》2013,(12):30-31
朋克(Punk)最早出现于1970年的纽约记者笔下,以负面形容词表列先驱乐团的诡异音乐与舞台行径:刺耳的噪音、愈来愈短的旋律线、变态的歌词、浓妆艳抹的男扮女装、像蠕虫般裸身爬行。不久圈内人干脆就用这个字眼归结他们自己那些引人反感的行径:终日昏醉、思想荒谬、态度嘲讽。要理解朋克的“变态”,必须回溯1960年代摇滚乐的社会文化场景。  相似文献   

8.
任何政党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政党自身的文化及其对文化的理解,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任务之一。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着眼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住关键的政治文化制约因素;培厚良好政治文化土壤,"清"和"补"两手都要硬。  相似文献   

9.
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关注最基础的学理问题,参透思想的核心要素与深刻意蕴,并着眼于方法论研究。应着力从这一思想的研究对象、鲜明主题、逻辑自洽、哲学基础等维度展开分析和探究,这对其深入人心和贯彻落实到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琴歌系用古琴(即七弦琴)伴奏、自弹自唱的一种艺木歌曲。其简约恬淡的演唱风格深受儒、道、佛三家美学思想的影响;它清新委婉的旋律与诗歌吟诵密切相关;以声依吟的节奏又受制于诗歌节律;而古琴本体的器乐特征造就了琴歌演唱的行腔风格和润色特征。  相似文献   

11.
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关注最基础的学理问题,参透思想的核心要素与深刻意蕴,并着眼于方法论研究。应着力从这一思想的研究对象、鲜明主题、逻辑自洽、哲学基础等维度展开分析和探究,这对其深入人心和贯彻落实到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27)
人性解放不仅是抽象的哲学议题,同时也是社会文艺变迁的一个指针。晚会文艺形式的时代演进就遵循微观的人性解放历程。本文通过对"文革"后至20世纪80年代初春晚出现后的表现内容,与之前"文革"式的类似舞台节目如歌舞剧、样板戏等艺术样式相比较,发现其在20世纪80年代有显著的审美转变的轨迹,遂对大型晚会之语言类及歌曲类演出的形式加以讨论,以展示其中的时代文艺的变化印记。  相似文献   

13.
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的现实,凸显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严重扭曲。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在重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本文认为,重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必须考虑我国城乡发展的具体现实和情况,着眼于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不同条件及其需求,确定政府和市场的不同定位与作用,扬长避短,探寻出一条优化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执行主任萨拉斯,应本刊记者之请,就基金会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就等发表了谈话。他指出,要解决世界人口问题,关键是发展经济,使人们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目前某些国家人口增长率超过经济发展的速度,人民生活越来越差的状况,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5.
谁养活谁?     
这可真是个老问题了。将近40年前,叶志诚在江南土地改革中写了方言歌词《啥人养活啥人?》流行一时,不过那时不因流行而叫流行歌曲,即属于革命歌曲一类,习惯上认为流行歌曲专指“不革命”的,好象革命歌曲就不该“流行”似的。 巴金在岁末接受《文艺报》记者采访,讲了一些很平实又很深刻的话。他在谈到“生活培养作家,不是职称培养作家”之后,又说,  相似文献   

16.
推进工业化进程,关键是要有一套好的发展思路。结合湖南的实际,推动工业化的进程必须着眼于加大对工业经济的领导与管理力度,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拓宽融资渠道,治理经济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霍中华 《学理论》2010,(6):45-46
学风的特性表现为主体性、学习性、群体性、恒久性。学风的主体无疑是学生,包含学生的个体与群体,学生党支部应在“主体性”上发挥“教育功能”。学习性主要表现为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党支部应在“学习性”上发挥“示范功能”。学风是群体的一种行为习惯,学风建设应在群体中进行,学生党支部可以在“群体性”上发挥“凝聚功能”。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风、学风、党风”三风联动,互相支撑、互相促进,学生党支部应在“恒久性”上着眼于“抓党建促学风”发挥“激励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贝利尼<三首小咏叹调>的旋律、曲式、伴奏等特点与风格的分析和研究,来进一步探讨他的声乐作品的整体风格与特点,从而更好地把握和演唱贝利尼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刘少奇尽管没有提出“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概念,但事实上遵循客观规律对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进行过重要的理论探索。基于腐败是行为人私利之心放纵扭曲的主观因素与权力运行规范失效的客观因素交相作用的结果,刘少奇认为反腐败应着眼于对人的思想改造和对权力外在制约的协调统一。这为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临危受命的邓小平于1975年在艰难复杂的政治形势下开展了大刀阔斧的全面整顿,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了新的希望,虽然历史不长,但影响深远。在整顿中,邓小平表现出了政治家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和深谋远虑的战略思维,值得全党干部很好地学习和研究。他当时强调,要着眼于全局,要求全党讲大局,务必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着眼于当前,着眼于现实,要求用最快的速度、最坚决的措施,迅速扭转形势,改变面貌;着眼于长远,提出了今后25年的发展远景,其关键是教育部门要后继有人,科学研究工作要后继有人;要放眼世界,国际形势变了,就要用新的战略概念来代替过时的、不符合现实的概念,将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作为制定世界战略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