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海棠无香     
顾土 《求贤》2011,(10):28-28
春夏之交,校园里的海棠花开,站在树冠下面被那一阵阵的花香侵袭着,鼻尖一痒打了个喷嚏。难道“海棠有香”?  相似文献   

2.
你走了,大山没有留住你。乡亲们没有留住你。山村的那群孩子们没有留住你。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寒风夹杂着雪花呼啸着、奔腾着、肆无忌惮地席卷而来。 你从村东头“五保户”石滚老人家里走出来,背着简单的行囊,背着乡村沉甸甸的叹息,沿着山村父老乡亲的希冀,沿着走出大山的砾石山路,带着对山村深情的依恋,带着一种乡情的无奈,走了。  相似文献   

3.
正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很奇妙,仅仅是一些印着字的纸张,捧在手里,没有多少感觉,可当你翻开她,品读她,你就走进了一个世界,你没有亲临过好望角的日出,没有经历过珠穆朗玛的凛冽,没有感受过亚马孙的雨季,可当你邂逅了你的益友、故人,她便带着你领略世界的万千,徜徉历史的长流。我的父亲极爱读书。父亲曾跟我讲,他小的时候不会苦恼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电视剧《海棠依旧》热映央视一套,周恩来和邓颖超为祖国为人民勤劳工作的奉献精神和音容笑貌,闪映在西花厅满园盛开的海棠花中,使观众感到十分亲切温暖。邓颖超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国际上受到许多国家领导人的崇敬,受到各界人士的衷心爱戴,邓颖超在周恩来逝世、粉碎"四人帮"之后,担任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等职,曾先后率团出访过亚欧10多个国家。西花厅的海棠花,是她出访必带的伴手礼,  相似文献   

5.
如今,重庆那有名的海棠溪已经消失。想当年,“海棠烟雨”乃“巴渝十二景”之一,是何等的美丽。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有诗云:“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人世不思珍卉异,竞将红缬染轻纱。”写的就是“海棠烟雨”。可惜,那情景莫说是我们,就是100年前的人,也已经没有缘分看到那红如仙霞、茫茫一片的海棠花。向楚《巴县志》曰:“其名为海棠,或曰昔多海棠,以此为名,或又曰盛夏洪流大江灌入溪中,三五(农历十五)之夕,月光激  相似文献   

6.
一李新曾经问过我:“你从重庆来,知道什么地方出香海棠吗?”见我茫然,就笑着说:“就是我的家乡,古昌州。”这有海棠香国之称的昌州,就是今天的重庆市荣昌县。李新是荣昌安富镇人,少年时在棠香中学读书,学名叫李忠慎。那弥散着香气的海棠花我未见到,但听李新谈少年故乡事,倒真使人眼前一亮,仿若看到了鲜明耀眼的民族精神之花——自由花。他讲道,1931年9月19日这天,学校的报栏贴出了这样的噩耗: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突然袭击,炮轰北大营,侵占沈阳城。同学们义愤填膺,热血沸腾。不少人痛哭失声,发眦皆裂,操场上响彻着“打倒日本侵略强盗”的怒吼声…  相似文献   

7.
正每年的四月,都是海棠花开的时节,其花白粉相融,淡雅纯净,难怪古人写下"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亦或是"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这样的诗句。那一簇簇盛开的海棠,在岁岁年年的时序更替中向人们讲述着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这故事的主人公,便是周恩来与邓颖超。今日,让我们一同翻开那些年周恩来与邓颖超之间的书信,在字里行间中感受这鸿雁传书、鱼传尺素的人间至情。  相似文献   

8.
朋友,当你和全家围坐在餐桌旁,吃着香喷喷的大米饭时,你可知道40多年前发生在井冈山的一个震颤人心的故事:一位年轻的母亲,为了给山上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送一袋粮食,她和她的丈夫、她的生下不久的儿子,一起倒在了敌人的屠刀下……这位英雄母亲就是宁冈烈士龙关秀。那是1929年初春。严冬刚过,山里的风依旧寒气逼人。天上乌云低沉,雨雾朦朦,山林里死一般的沉寂。一天清晨,龙关秀孤身一人顶着刺骨的寒风,行走在黄洋界的羊肠小道上。她背上背着一袋粮食,准备给隐蔽在黄洋界牛路坑的丈夫和红军送去。为了不被敌人发现,她用山里妇女…  相似文献   

9.
卢诗韵 《党课》2012,(18):89-89
当你还是年轻人,你认为世界就是需要热血。你带着你的行囊,开始你的旅行。到了第一站,你停下来,安排妥当,一腔的热情还没有释放。当你拿起手里的乐器,弹奏你认为最展现自己的节奏,弹完却发现没有人在听。你苦笑着摇头,旁边的人走过来说,兄弟,你占了我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泥泞     
迟子建 《党课》2013,(6):119-120
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源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相似文献   

11.
陈蓉 《世纪桥》2009,(10):52-52
1904年4月28日,黄浦江的一处码头。 一位15岁的少女提着沉重的行李,走向“高丽号”轮船。她没有回头,也没有放慢脚步。她知道,她的父亲紧跟在她的身后,她不能显示出一丝的犹豫,要不,父亲就会毫不犹豫地揽着她退出登船者的行列。  相似文献   

12.
林枫 《党课》2013,(8):126-126
你没有接到森林的邀请便突然造访带着狂风、带着强悍和威慑搜索着每枝每叶 你没有征得山川的同意便把爱顷刻吐露用温暖褒奖大地把你的辖区定格为素裹银装 你没有向自然界打招呼便偷偷地塑造出许多美丽动人的自然雕塑  相似文献   

13.
王占明  沭海 《求贤》2006,(12):30-32
如果你偶然与她相逢,你一定会被她的美丽所吸引;如果你真正与她相识,她那雍容大度的气质和聪明才智就会悄悄地走进你的心里,从而让你忽视了她的美丽。更令你刮目相看的是,在她的身边成功地聚集了一批资深的传媒人士和市场策划精英。她创办的智慧时代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在极其残酷的电视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她还与许多德高望重的艺术家都是知心朋友。有人说她曾是射击冠军,有人说她是影视演员。然而,她自己更加看重的是制片人。以及在全国青联的工作。她说,她最喜欢梅花.因为梅花普普通通、平平凡凡,不畏严寒、迎雪开放,以傲霜的品格,向人间传递着沁人的芬芳。  相似文献   

14.
许思仿 《求贤》2007,(12):26-26
她站在台上,带点诡谲地看着台下的学生;偶尔她口中也会咿咿唔唔的,不知在说些什么。但是,她的听力很好,只要对方猜中或说出她的意见,她就会乐意地大叫一声,歪歪斜斜地向你走来,送给你一张用她的画制作的明信片。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8,(2):118-119
2007年7月28日,82岁的湖北宜昌市中医院离休干部、原护士刘恨钱同志因病过世,穿着生前她自己用粗布缝制的白色衣服,没有鲜花,没有挽联,没有任何仪式。第二天,家属带着她生前省下的两万元钱,代她交了最后一次党费。  相似文献   

16.
春雨     
初春,乍暖还寒。春雨带着对冬的依恋撒向人间,滋润着复苏的万物。我漫步在雨中,体味着与春雨重逢的快感,经历了数九严寒,心  相似文献   

17.
避讳轶事     
《廉政瞭望》2013,(10):71
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或写文章都讲究避讳。最常见的是避讳皇帝的名号,也有执行严格到连家中尊长也要避讳的,闹出了不少笑话。过度拘泥的文人杜甫一生写诗近三千首,但居然没有一首涉及"海棠花",这是为什么?《今古诗话》里说:"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讳之,故杜诗绝无海棠诗"。北宋诗人徐积,由于父名"石",一生不用石器,脚不能碰石头过石桥,别人背他过去,绝不用脚去踩石头。宋代的刘温叟,父名岳,于是他不听音乐,不去高山。韦翼  相似文献   

18.
在六盘水市钟山脚下,人们传颂着一位普通彝族妇女的事迹。她19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到护理已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丈夫──特级残废军人赵德军的身上,为英雄献出了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她就是省拥军先进个人陈光珍。1969年3月,赵德军怀着一颗保卫祖国的红心,应征入伍。1970年3月,他在昆明军区后勤部第23分部雨过铺转运站值勤时,看到山上发生火灾。当时正值初春,草干火大,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火头直向装有千吨油罐的油库扑去,眼看一场威胁着部队及附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巨大灾害就要发生了。在没有灭火工具的情况下,赵…  相似文献   

19.
尹海莲 《学习导报》2013,(13):43-45
郴州市中心往北5公里,在北湖区市郊乡铜坑湖村,有一山水迤逦、风光秀美的景区。这里不仅自然风光宜人,而且有着浓郁的文化底蕴。这里一处景物往往就是一个传说,一个故事,一篇小说,令人流连忘返。在这里,你会为她秀美独特的景致所迷惑,你会为她温润剔透的泉水所陶醉,你会为她凄美动人的故事而感慨。  相似文献   

20.
朋友,当你走进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的校园,你会高兴地发现,这是一所漂亮的花园学校,你会为她美丽如画的校园景观而赞叹,你也会被她的立体绿化的成果所折服。这里花红柳绿,生机盎然,到处郁郁葱葱,一派生机;朋友,当你走在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的校园内,你会为时不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