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文]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请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选自《孔子家语》)[译文]子路去见孔子,孔子问:“你爱好什么?”子路答道:“我爱好长剑。”孔子  相似文献   

2.
《求知》2004,(3):4-5
早在2000多年前,著名思想家孔子就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以行政手段引导民众,以刑罚来整顿、约束民众,虽然可以使民众暂时免于犯罪,但却无法使他们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如果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仪来规范民众,民众就会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自觉地端正自己的行为。孔子的主张启示我们,道德自觉与法律约束相互联系,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3.
杨家学 《团结》2011,(2):11+16-11,16
二千多年前.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这样问他:怎样才能让一个国家人民安定、政治平稳?孔子的回答是:“足兵,足食.民信之矣。”也即是说.国家要有足够的兵力来保障安全.要让老百姓能够吃饱.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孔子认为在这几条中间,信仰是最重要的.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相似文献   

4.
1党的十五大第一次响亮提出“依法治国”的口号,并明确阐 述这一治国方略的科学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 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 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 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 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① 依法治国,在十五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政治纲领 中,还有更加简明扼要的概括:“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杜会主 义法治国家”。②这三句话,…  相似文献   

5.
李洁非 《各界》2013,(7):43-43
中国史学一直不能摆脱一样东西,我们姑名之“义理”。这便是梁启超所说“必侈悬一更高更美之目的,如‘明道’、‘经世’等,一切史迹,则以供吾目的之刍狗而已。”这个思路,是我们史学的鼻祖孔子开辟的。他老先生作《春秋》,终极目标不在历史事实本身,而在“使乱臣贼子惧”。  相似文献   

6.
朴实的志向     
看《论语》,可以发现,孔子与学生在一起时,有时会问他们的志向,大概是想以此来观察并激励他们吧。最为人称引的该是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谈论的那一次。“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情景确实令人神往,无怪乎孔子情不自禁地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吾同意曾点的主张呀!”)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完整提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概念,概念分解法具有逻辑上的严谨性和方法上的科学性,是对其进行概念阐释的一种可行方法,由概念拆解和概念合取构成。从概念拆解看,“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由“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组成,“党的自我革命”指向党的革命性锻造,在其限定之下“制度”“规范”特指党的自我革命制度和党的自我革命规范,两者刚柔并济、动静相宜,“体系”则是两者走向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标志。从概念合取看,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共同作用的产物,“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立法机关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制定的、规范各级党组织在党的自我革命中的活动和全体党员在党的自我革命中的行为、由党的纪律和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和法律规范体系的总称。其外延用公式表述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党的自我革命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党的自我革命法律规范体系+两者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并要求“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这给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大部制改革必须基于有效的制度构建,有效的制度和制度安排是大部制顺利实现的基础和前提。以制度的视域观之,大部制的实现有赖于建立完备的大部管理法律制度、构建良好有序的大部运行机制和营造有利于大部制改革的新型行政文化。法律制度、运行机制和行政文化三位一体,构成了大部制“马车”上的“三轮驱动”,对于推动大部制改革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娇 《学理论》2012,(23):114-115
有组织犯罪是现在社会中一种高形态的犯罪,严重影响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威胁着人民的自由与安全。有效地打击和预防有组织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是我国长期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由于有组织犯罪的成因包括很多方面,包含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和法律等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综合系统。因此,从我国有组织犯罪的现状出发,设立特定的机构,完善我国有关有组织犯罪的法律制度和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510廉政帐户”系近年来部分省市纪委、监察部门在反腐倡廉中发布的一项新举措。有关人员将他人所送的钱款能够主动缴至“510廉政帐户”的,可以不受党纪、政纪的追究。从该帐户的创立者使用“510”的中文谐音。吾要廉”之语,可以反映出其意在表明该帐户是专为廉政者或者清白者而设,足见用心良苦。本文拟对“510廉政帐户”的价值取向、法律瑕疵、司法对策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一个名副其实的法治国家.至少应具备以下5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实行良法之治,法律要民主化;二是法律要有极大的权威,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三是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四是政府权力受到制约;五是公民权利得到保障。其中,法律至上是最关键的,而法律至上的核心是宪法至上。  相似文献   

13.
1.“平准基金”到底该不该设? 正方:3月2日,民盟中央提交《关于建立平准基金法律制度稳定股市》的提案,提出:在我国设立股市平准基金,建立平准基金法律制度,既是维护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我国在今后的经济建设过程中践行法治,从容应对经济、金融危机的必由之路。民盟在提案中指出,考虑到平准基金只以稳定市场为目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性质,其来源应当全部或者至少主要来源于国有资金。  相似文献   

14.
来稿摘登     
重构荣辱观中国地质大学刘义昆: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重构中华民族的荣辱观、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指明了方向。荣辱观是对荣与辱的根本看法。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有着强烈耻感意识的民族。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朱熹解释道:“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  相似文献   

15.
犹豫的境界     
几乎每个入都有犹豫的时候,仔细观察,可从中看出不同的境界。孔子是个有智慧的人,可是他坚决不谈鬼神。子路向他请教如何侍奉鬼神,孔子的回答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问人死后会去哪里.孔子的回答是:“未知生,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并要求: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在全党“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这次我们党把“求真务实”提升到党的性质和作风的高度来加以强调,足以说明“求真务实”对我们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7.
于红 《党政论坛》2008,(11):43-45
一、党建理论语境下的舆论监督释义 在我国,第一个提出舆论监督的是梁启超。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十七号上,发表了《警告我同业诸君》一文,文中说:“监督之道不一,约而论之,则法律上之监督、宗教上之监督、名誉上之监督是也。”其“名誉上之监督”就是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8.
施平 《瞭望》2001,(48)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语出《论语》。孔子夸奖弟子颜渊,引起勇猛的子路不服。他说:“如果率领三军打仗,挑谁跟着你呢?”孔子的回答是:“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就是说,那种空手与老虎搏斗,徒步去涉湍急河流,死了也不追悔的莽汉,我不同他在一起。一定要选择遇事谨慎小心,有了善谋始作决策的人。  相似文献   

19.
公务员管理中的亲属回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自景 《团结》2007,(2):46-47
亲属回避是公务员任职回避的一种基本形式。探讨亲属回避问题,对于健全公务员任职回避法律制度,加强对公务员的管理和监督,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正常履行职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赵运锋  云剑 《理论探索》2007,(3):151-154
现代刑事法律思想与制度中的罪刑均衡原则、刑事判例制度、教育刑论和刑法谦抑性说,与我国儒家文化中的法律思想有诸多暗合之处。这主要体现为孔子、荀子的刑罚适中思想与现代罪刑均衡原则的不谋而合,朱熹的“德礼政刑”思想与现代法律教育刑论的相通性,孔子“不为刑辟”思想与现代刑事判例制度的一致性,朱熹罪疑惟轻思想与现代刑法谦抑性说的内在关联,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