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沟村位于东方市天安乡政府西面,距离乡政府10公里,全村由王沟村、报识村和红沟村三个自然村组成,村民小组四个,332户,1602人。全村土地面积44155亩,其中已确权到户的土地面积3188亩,规划林地6046亩,还有4300亩集体土地对外发包。全村劳动力共980人,仅有4人是高中以上学历。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我们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目前,由于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的原因,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已不容乐观:森林砍伐严重,耕地面积急剧下降,水土保持加速流失,生态环境污染在联合国“挂了号”。现在,我国每年出生1千万人口,而耕地却减少几百万亩,这样下去,到21世纪我们将由人均耕地1.3亩下降到1亩多,而全国有600多个县区下降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事实是严峻的。怎样保护耕地,如何遏止耕地锐减和保持耕地的总量平衡?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是对我国土地严峻形势的警示性战略决策,然而我国土地扩张中的乱占的情形30年来从未停止,对此,除了严格的土地法规外,转变土地出让方式和生产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加强对土地使用监管的力度,扭转土地严峻形势的危机。  相似文献   

4.
都兰县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南部,属典型的高寒内陆性干旱气候,冬长夏短,境内干旱少雨,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形成东部多高山中部多戈壁、沙漠、西部多沼泽地的景观,全县总面积4.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42万人,共有耕地面积37.54万亩,约占全县土地面积的0.5%,共有草原面积3189.82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2331.33万亩,占草原面积的73.09%。都兰县独特的气候环境,日照时数多,  相似文献   

5.
关于金堂县在统筹城乡建设中土地流转的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堂是一个山丘坝兼有的农业大县,全县共有土地173.34万亩,有较好的土地开发整理后备资源。从2005年开始,金堂县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土地流转集中规模化、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土地经营业主多元化“三化”模式,把土地化零为整,推动土地规模流转经营,有效地防止了农户弃耕荒芜土地;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随着应城市长江埠招商引资步伐的加快,到处是寸土寸金。长江埠国土资源所土管员程水新,充当起“国土卫士”,维护着每一寸国土的宝贵用途。  相似文献   

7.
土地是稀缺资源。近年来,安徽省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耕地面积不减少、土地利用更节约、城市建设发展用地有保障、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新路径,有效地解决了工业化城镇化缺地、新农村建设缺资金、耕地保护缺动力、城乡统筹缺抓手等一系列难题。未来几年,安徽省将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工作,加快城乡统筹进程,保护耕地和粮食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以长丰县造甲乡宋岗村、陈刘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项目为例。结合当前土地整治整村推进项目工作实际,对如何有效解决项目建设中和建设后存在的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足不出户,点击鼠标,网上交易,物流送货,年销额达2000多万元……这一切发生在一个地处偏辟的山区村——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从2009年至今,这个村已有50多名在外务工年轻人回到家乡经营网店销售绿松石。小山村已成了远近闻名的“淘宝村”、富裕村。这一切,缘于涧池乡大力推进乡村信息化建设,催生出了许多新鲜事儿。  相似文献   

9.
关于当前农村土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土地问题多而复杂,主要集中在土地延包30年不变、土地经营权流转以及招商引资工作中涉及到的农民土地问题三个方面。这己成为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准确查找原因,认真贯彻落实《土地承包法》和《土地管理法》,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农村以及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 ,我国绝大部分农村的土地承包权与该村的村民身份是结合在一起的。它既使村民仅凭其身份便可享受到特殊福利 ,其实际上背离了市场经济社会所应遵循的公平原则 ,又导致农村土地难以做到物尽其用 ,农民难以走向富裕 ,村土地集体所有者的利益难以实现最大化。因此 ,实现村土地承包权和村民身份的分离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八方快讯     
枣阳:七种模式培育经济强村 一是合理经营土地。根据各村实际.推进土地流转和积极争取国家的土地整理项目,通过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二是盘活集体资产。三是依靠资源开发。充分挖掘村域内的自然资源潜力.发展旅游辅助产业。四是兴办村级项目。五是成立中介组织。六是发挥地缘优势。七是发展效益农业。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业.扩大种、养殖基地规模,形成资源优势,提高土地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2.
我省经过10年土地开发整理建设,中央、省级和市县级投资的财政资金将近20亿元,整理土地项目已经有90万亩的规模,相当于全省基本农田面积的10%。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已经是我省落实耕地目标保护责任制、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改变农村面貌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土地流转经营过程中,许多进行流转的农地是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民正在耕作的土地,而偏远地区村(组)农民抛荒的闲置农业用地却较少得到有效利用。基于开阳县农村闲置农业用地流转情况的调查发现:传统种养殖业效益低、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不稳定、土地流转给农户带来的收益不明显、基础设施薄弱、流转供需信息不对称、管理制度不完善、村级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是导致这些闲置农地难以被流转利用的主要原因。破解闲置农业用地流转难的关键在于加强闲置农地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闲置农地流转经营机制、发挥好村级组织作用,妥善处理好农户与外来经营主体的利益关系。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搭建土地流转信息库和流转信息平台,形成闲置农业用地预览板块、交易板块、监管板块,并整合商业电子地图数据库,推动闲置农地在政、商、民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实现长期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郧县胡家营镇土地沟村党支部一班人以过人的发展胆识和满腔的乡土赤诚.带领土地沟人在一方穷山恶水创造奇迹,探索出产业兴村、协会活村、道德治村的特色发展路子,把荒凉贫瘠的穷山沟变成了孕育希望的“金土地”。  相似文献   

15.
《青海人大》2009,(6):26-28
截至2008年底,我省共有耕地面积813万亩,纳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土地面积为728.36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89.5%:全省可利用草原面积4.74亿亩。承包4.25亿亩。占全省可利用草原面积的89.66%。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的生存之本。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党的农村政策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6.
1999年以来,云南省巧家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取得了屁著成效。一改善。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业科技综合配套,项目区土地综合开发生产能力明显提高,项目区高稳产农田增加95500亩,土地亩产增加500元以上;水利工程增加蓄水65383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6780亩,项目区灌溉保证率从原来的25%提高到64%,提高了39个百分点,项目区基本形成了“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路相通”的格局,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抗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城中村改造的本质是利益相关方围绕土地产权进行的博弈,城中村土地产权制度是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革的,有其自身的产权边界特征,现行的城中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正日益暴露出它的问题和不足,通过明晰产权、创新土地产权交易制度、规范拆迁征地的约束机制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途径破解城中村改造中的土地产权困境。  相似文献   

18.
在建始县三里乡农科村,有一位身残志坚的共产党员黄华玲,她以土地流转方式得到25.6亩地,办起大型养猪场,发明“叶氏引猪法”,年收入100多万元,成为建始县残联委员和恩施州响当当的“科技示范户”。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落实"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莒南县大店镇周家坡子村进行了旧村改造。针对改造过程中的问题,周家坡子村应重视村内闲置宅基地建设、开展"文明社区村"建设,同时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旧村改造的财政支持,并完善有关旧村改造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相似文献   

20.
下溪乡白马村位于马边彝族自治县城北部,距县城20公里,离乡政府5公里,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有247户共计943人,全村现有土地面积563亩,退耕还林面积1800亩,林地1388亩,人均有粮400公斤,人均纯收入1981元。2005年以来,白马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张家港市的帮扶下,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