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人体组织提供者法律保护模式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法界在如何保护人体组织提供者利益问题上尚有些分歧,但一般认为,与人体分离后的组织和器官为“物”。基于知情同意的人格保护模式可以有效地保护人体组织提供者就组织的分离、使用和处置进行控制的权利,能达到我国目前的财产保护学说所需要的效果。与各国所倡导的无偿捐赠模式一致,应得到优先考虑。本文主张基于知情同意的人格保护和无偿捐赠并不排斥人体组织提供者就商业后续开发主张利益分享。  相似文献   

2.
焦艳玲 《法律科学》2011,(1):93-101
在生物科技飞速进步的时代,人体组织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当中,研究成果的开发进而可能带来巨大商业回报。如何保护组织提供者的利益,适度引入利益分享机制而不堕入人格商品化漩涡,是自美国摩尔案以来引发法律界思考的重大问题。现行的无偿捐赠模式显失公平,急待改革。人体组织纵然与人体脱离,亦不可与物等同,套用物权规则的市场化改革模式因笼罩着难以消弭的人格商品化阴云而不具可行性,合理补偿模式作为第三条道路是最理想的选择,而补偿模式怎样落实为具体的法律制度设计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3.
人类基因信息权益的本权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明龙 《法学》2012,(2):94-102
21世纪是生物科技时代,基因科技迅猛发展并带来巨大产业回报,基因已成为一种最基本的资源,成为基因技术研究成果之源泉。人类基因蕴含着人格利益和财产利益,其利益关系涉及主体众多,就谁应享有人类基因信息权益的本权问题,各国理论观点纷呈,尚未求得一致。"人体组织提供者本权说"较好地克服了其他学说存在的不足,通过"告知后同意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实现了利益平衡:在给予人体组织提供者本权保护的同时,认可研发者对基因技术成果的权益;在承认人体组织提供者直接分享利益的同时,认可其他主体通过对技术成果的国家税收、强制许可、合理使用等实现的间接分享,鼓励非金钱形式的直接分享。  相似文献   

4.
刘召成 《法学》2022,(3):82-96
同意撤回权是同意人所具有的撤回曾经作出的授权他人介入其人格领域的同意的权利,在本质上为撤回权而非撤销权。同意在生效后亦可撤回的规则设计,是法律为了履行保护人格尊严之基本权利免受权利人自己侵害的义务,确保同意人对其人格作出真正自由和自愿的自我决定,而为同意人提供的纠正或免除不再与其真意相符的人格自我拘束的方法。在同意被撤回后,相对人丧失的是基于同意人意愿所拥有的介入同意人人格领域的权限,基于法定事由所获得的介入权限则不受影响。根据同意所针对的是纯粹的人格领域还是与财产相关的人格领域的不同,同意撤回权可分为任意撤回权和基于重大事由的撤回权两种。撤回权人既可撤回部分同意,亦可撤回全部同意,但不可放弃撤回权。在以合同关系为基础的同意中,撤回权人在撤回同意后应赔偿相对人的信赖利益损害。  相似文献   

5.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3条以开放列举的方式对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基础作出了规定,并将“知情同意规则”确立为基本原则。但事实上该规则深陷传统财产规则的桎梏,过分强调个人对信息的控制,而忽视了信息的流通与利用。有鉴于此,我国可引入优位利益豁免规则,赋予信息控制者在经过利益识别,认定信息处理所保护之利益优于信息主体利益后,无需经过信息主体同意直接处理个人信息的权利,进而在知情同意规则之外对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的合法性基础进行补充,平衡对信息主体的过度保护。与此同时,亦需要建立严格的优位利益识别机制、强化信息控制者义务,疏通信息主体的救济途径并加强政府监管,以防规则滥用。  相似文献   

6.
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中的"知情—同意"框架偏向于通过信息主体自治以保护个人信息,这一路径选择对信息的合理流通和利用构成了严苛的限制,实践中也存在形式化问题。从理论基础和经验逻辑看,"知情—同意"规则需要考虑更为具体的场景;而在具体场景中,对信息主体的经济激励机制可以引导和促成信息主体的"同意"。因此可以将经济激励作为同意的促成机制,这有助于在不偏离"知情—同意"规则的前提下,为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合理利用双重目标的实现提供一种平衡方案。通过经济激励机制,信息处理者可与信息主体共享数据利用产生的经济收益,由此适当突破"必要性原则",获得超出为信息主体提供服务之目的的数据处理权限。但经济激励机制亦需受到内容和形式上的限制,避免被泛化为普遍适用的数据处理后门。在当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中,可以考虑引入经济激励制度,构建人格保护与利益激励相结合的"二元机制",在坚持人格保护的原则下,通过经济激励机制有效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信息的合理流通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论人体基因提供者在基因技术专利中的利益分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国际国内法律法规对于基因技术专利权人和人体基因提供者利益问题的规定是失衡的,严重偏向于基因技术专利权人.对人体基因提供者的精神利益和财产利益进行保护十分必要.立法应当充分保护人体基因提供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应当采取立法机制和市场机制并用的办法保护人体基因提供者的财产利益.  相似文献   

8.
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保护受试者权益、安全、健康必须高于对科学和社会利益的考虑,必须对受试者权益给予充分保障。知情同意是人体生物医学研究的主要伦理要求之一,知情同意书是保护受试者权益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对知情同意审查及获取的法律问题加以分析,倡导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充分尊重和保护受试者权益。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现行个人信息相关立法,知情同意是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的普遍前提。通过对个人信息需要保护的利益分析,我们发现,个人信息上不仅附着了信息主体的人格尊严和自由利益,个人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和公共利益也是个人信息法律制度需要保护的重要利益。基于此,本文认为,知情同意不是且不应成为个人信息处理的唯一合法性基础,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制定中应首先明确个人信息上的利益,然后根据个人信息上的利益之间的平衡建构个人信息的使用规则,建立多元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国法律禁止自然人有偿提供自己的遗传资源,人类遗传资源不能成为提供者的财产.但法律并不限制无偿取得人类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者利用人类遗传资源开发产品申请专利获取利益.人体组织器官不可以成为财产的观念建立在组织器官为有形物基础之上,而人类遗传资源的经济价值在于它的信息性,建立在信息性基础上的伦理观正在发生变化,对现行立法伦...  相似文献   

11.
In my article, I discuss the role of informed consent in the context of biobanking. I argue that the basic issue in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the consent is one of identifying the interests at stake and determining which of these interests we intend to promote. The definition of the informational content represents only a consequential step. For this purpose, I analyse the legal status of human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thre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material", "informational" and "relational". Informed consent produces different effects on each of these perspectives. From the material perspective, consent can influence the alloc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over human tissue; from the informational point of view, consent is the legal instrument that permits control over personal data; while from the "relational" perspective, it is possible through consent to ensure that the person's personal beliefs are respected. The crucial point is that the legal effects that informed consent has on the three perspectives overlap. Therefor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informed consent holistically, in this article I analyse how these perspectives relate to each other. This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spectives can vary depending on the interests that we intend to promote. If we intend to promote the freedom of research, then the material dimension can prevail, whilst if we focus our attention on the interests of individuals then the informational and the relational dimensions will prevail. The challenge is to find a good balance between these two extremes.  相似文献   

12.
Lyons B 《Medical law review》2011,19(3):372-400
Bone marrow donation between siblings is a common medical procedure. In some instances, the donor will be a young child incapable of providing either consent or assent, and the intervention is made lawful through the consent of the parent(s). Although a number of justifications have been formulated to cover this act with legitimacy, these fail to describe accurately the transaction that takes place. In the absence of the child authorising his parents to act as his proxy, it is unclear why parental consent is sufficient to permit the redistribution of his biological wealth. Instead, where the donor is such a young child, the whole procedure may be construed as the appropriation of bodily tissue from one unconsenting human and its conveyance to a third, albeit related, part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f the parentally authorised transfer of biological material from an unconsenting human to another is legally permissible, it must be on the basis of an implicitly acknowledged property right in the child.  相似文献   

13.
知情同意是患者最基本的权利。知情同意一般分为四个环节:告知、知情、同意、签字。其中,"签字"是知情同意的最终行为方式。由于其在具体实践中常受到告知方式、理解能力、意识状态、法理缺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突显出它的复杂性。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将知情同意引入,并逐渐由医师执业道德范畴过渡到了法律规范的范畴。知情同意在我国发展的几十年中,最为典型的形式就是术前签字制度。文章将集中对患者不予签字同意进行分析和阐述,并从一般状态、患者或近亲属无明确意思表示以及紧急情况三个方面提出笔者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4.
人权保护问题是各国刑事诉讼中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就侦查讯问活动本身的特征而言,带有较强的利益冲突性,也就是说,在侦查讯问活动中,双方的较量和斗争反复出现,直到犯罪嫌疑人转变态度或被制服,案情真相大白为止。而这种冲突具有不平等的一面,在我国犯罪嫌疑人往往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突出表现在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不足。在进行比较法考察之后,笔者提出了我国现代侦查讯问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保护好奥林匹克标志的知识产权,既是我国在《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合同》中对国际奥委会的一项承诺,是评价承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法治环境及中国政府行政执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已就此项工作构建起了包括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北京市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各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在内的法律保障体系.本文在对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若干概念进行简略释义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保护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理论、立法与实践作了较为详细的剖析,从而对即将举办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法律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论医疗知情同意理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知情同意作为一项有利于实现医疗目的的私法原则,具有其独立的利益设计和价值取向。告知说明义务的履行是实现知情同意原则的前提,而知情同意理论的要件是具体落实知情同意原则的关键,其中判断患者是否具备同意能力是知情同意的重要因素。但在适用知情同意原则时应注意识别几种例外情势。为了切实保障知情同意原则的实现,减少和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知情同意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手术同意书的法律性质及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医患矛盾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由于医患关系在现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医患双方的矛盾已严重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作为维护医患双方权益的手术同意书,本应是减少摩擦的“润滑剂”,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发挥它真正的作用,反而引发了医患双方更多的矛盾。我国手术同意书制度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医患双方对其法律性质认识不清。针对手术同意书的法律性质,有合同说、风险承担说、授权委托说及知情同意说等多种学说。本文针对这些学说进行具体分析,并且着重分析了其中的合同说与知情同意说,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手术同意书的法律效力:一方面表明医疗行为合法,另一方面正确的划分医患双方的责任承担范围。最后在知情同意法律性质的基础上,对现行手术同意书从主体、标准范围、方式和例外情形等角度提出改进建议,希望可以使该制度更趋合理化,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Informed patient consent for medical treatment is required by both law and medical ethics. Yet, both federal agencies and academicians are participating in the suppression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heightened risk of breast cancer posed by oral contraceptives and induced abortion. There is historical precedent in the long-delayed acknowledgement of the smoking/lung cancer link. By law, a patient has the right to be fully informed of the nature of her medical condition and any proposed course of therapy. It is assumed that a patient will be given the complete and true scientific basis of h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o ensure that her well-being and her autonomy in decision-making are protected. Informed consent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a patient can participate in choices about medical treatment. It originates from the legal and ethical right of the patient to direct what is done to her body, and from the ethical duty of the physician to involve the patient in her medical care. Our federal government has become a barrier to informed consent concerning oral contraceptive drugs and induced abortion.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应建立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指遭受犯罪侵害的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国家提供的经济补偿的法律制度。这一制度在西方国家运行40年来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我国提供了可借鉴的有益经验。我国目前的被害人保护立法有严重缺陷,缺乏对犯罪被害人的人文关怀,由此还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在我国建立这一制度是实现正义、保障人权、控制犯罪、完善法制的必要,也是切实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20.
洛岩 《法学杂志》2012,(5):163-167
通过对联合国框架下的人权条约、各区域人权条约以及主要缔约国在外国人财产权保障方面的规定和做法进行研究,可知联合国人权条约对一般意义上个人(包括外国人)财产权的保护程度明显偏弱,各区域人权公约对财产权的保护则各有侧重,各缔约国对外国人的财产普遍有一定限制。其中有不少是我国在外国人财产权方面制定和适用法律、规则可借鉴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