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1999,(42)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徐光春日前致信概望阳刊全国联络员会议指出,中央领导同志最近给柳望》周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真正把概望》办成能够与一些国际著名的新闻周刊竞争的世界性新闻周刊,希望《盼望阳刊的同志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像《盼望》这样一些优秀的重要的党报党刊的发行是很有潜力的,发行量一定要稳中有升。徐光春说,佣望》新闻周刊是新中国第一家新闻周刊,也是迄今我国众多的周刊中,在国内外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的一家新闻周刊。她导向正确,内容丰富,努力把新闻性、思想性、权威性。可读性熔为一炉,许多地方和中…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9,(38)
在2O00年度报刊征订发行工作即将开始的时候,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刘鹏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各地重视《望》周刊的征订发行。他说:“新华社主办的半月谈、盼望、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和经济参考报等报刊,肩负着宣传党的政策,引导舆论,传递信息等重要功能。其中半月谈是中宣部根据新时期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委托新华社主办的重要党刊。最近中央领导同志给望杂志提出了办成具有竞争力的世界性新闻周刊的任务。希望各地重视它们的发行工作。中共中央宣传部要求做好《瞭望》周刊的发行工作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9,(37)
在2000年度报刊征订发行工作即将开始的时候,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刘鹏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各地重视《望》周刊的征订发行。他说:“新华社主办的半月谈、盼望、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和经济参考报等报刊,肩负着宣传党的政策,引导舆论,传递信息等重要功能。其中半月谈是中宣部根据新时期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委托新华社主办的重要党刊。最近中央领导同志给瞌里杂志提出了办成具有竞争力的世界性新闻周刊的任务。希望各地重视它们的发行工作。”中共中央宣传部要求做好《瞭望》周刊的发行工作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我是《瞭望》周刊的忠实读者,每年征订报刊时,我都把《瞭望》周刊做为首选刊物。我喜爱《瞭望》,不仅因为她集国内外大事、要事之一册、内容丰富,更主要的是《瞭望》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2,(15)
北京的四月,杨柳吐翠,桃花争艳。在这春意盎然的日子里,《瞪望》周刊社和日中总研株式会社在北京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书,决定从今年五月起在日本出版发行《隙望选刊(日文版)》。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之际创办的这份选刊是日本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窗口,是中日两国友好合作的又一朵友谊新花,也是《隙望》周刊走向世界的新步伐。 ‘《隙望选刊旧文版)》系双周刊,由日本日中总研株式会社负责在东京翻译、出版和发行,其内容将根据日本读者的需要,从《隙望》周刊国内版和海外版所载文章  相似文献   

6.
编者的话《瞭望》周刊是新华社主办的新中国第一家新闻周刊。创办近20年来,新华社的许多同志和《瞭望》编辑部的前辈们为办好这本周刊订出了巨大的努力。6月15日不幸病逝的新华社社长郭超人同志生前对办好《瞭望》周刊倾注了大量心力。特将郭超人同志在 1995年 11目 9日与本刊负责人的谈话刊登如下: 《瞭望》周刊的报道从总体上讲是好的一能按照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旗帜鲜明地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同时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宣传力度。因此,刊物的基调是健康的积极的。一批重点稿围绕党的中心工作,针对广大…  相似文献   

7.
《瞭望》2001,(22)
中共瞭望周刊社党组: 在《瞭望》新闻周刊创刊20周年之际,谨向你们和周刊社全体职工表示热烈的祝贺! 《瞭望》创刊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宣传思想战线的方针政策和社党组的工作部署,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强化新闻周刊报道特色,在争取报道主动权、挖掘权威性深度  相似文献   

8.
管建涛 《瞭望》2021,(19):56-57
2021年,《嘹望》迎来40岁生日,我为《嘹望》写稿刚好十年,有幸跟她走过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 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三农”记者,很多勇气来自《嘹望》新闻周刊,是她让我从一粒米的生产、存储、加工、运输、使用中嘹望中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帅政 《瞭望》2005,(52)
地处山西中部的“资源大市”晋 中市,在前一轮的竞争中未能缩小 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在新一轮 “绿色崛起”中,该市把目标定位在 “农业现代化、工业新型化、旅游国 际化、城镇集群化”,力求实现跨越 式发展。 晋中市市长李永宏日前接受《瞭 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说:“我们 的主战场就是在这块昔日创造了神奇 晋商文化的热土上,打造山西最具活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5,(12)
贵刊一直是我国政府发布信息以及百姓了解国家动态的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周刊,保证了正确思想舆论在我国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
在《瞭望》新闻周刊创刊20周年之际,谨向大家表示衷心的祝贺。《瞭望》新闻周刊是在邓小平同志亲自指导下创办起来的,得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关爱。创办20年来,在新华社党组的领导下,经过周刊社全体同志的努力,形成了政治立场坚定、针对性时效性强、国际国内报道结合、内宣外宣功能兼备的特色和优势,期发行量列居我国时政新闻类期刊首位,发行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瞭望》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蝉联两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瞭望》新闻周刊已经成为我国著名品牌期刊,是我国时政新闻类期刊的一…  相似文献   

12.
努力实现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第二个飞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努力实现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李文学《望》新闻周刊1997年第27期专论1990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农业问题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  相似文献   

13.
反馈     
《瞭望》2008,(51)
《嘹望》新闻周刊在日前刚刚闭幕的中国传媒投资年会上被评为第五届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据悉,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评选活动由著名投资机构联合主办,至今已经举办五届,评选结果被认为是中国传媒产业发展风向标和投资机构决策的重要参考。该项非营利性评选活动每年举办一届.评选全程历时一年。评选主办方根据媒体的社会公信力、核心竞争力、市场运作机制、目标受众市场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20日是《瞭望》创刊15周年。 创办《瞭望》的酝酿、准备工作,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初涌的时刻。1981年4月20日《瞭望》创刊号出版。15年来,《瞭望》从月刊到周刊,与祖国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同步,不断开拓发展,至今已成为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在海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大型新闻周刊。值此创刊15周年之际,本刊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向海内外广大读者,向15年来所有关心、帮助和支持《瞭望》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15年来,我们走过的道路,所经历的一切,对于编辑部的每个人都是终生难忘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办好新闻周刊,必须坚持鲜明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8,(22)
多办实事才能多见实效本刊评论员●《望》新闻周刊1998年6月1日第22期·1·望论坛世界上有没有靠空话把事情办成的?没有。说空话、办虚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步入关键时期,任务十分繁重,事情非常复杂,要求我们实实在在去...  相似文献   

16.
感谢读者     
当您看到这期《瞭望》新闻周刊的时候,新的一年就要迎面而来。辞旧迎新之际,《瞭望》新闻周刊编辑部向所有支持,关心《瞭望》的读者致以新年的问候! 2006年是《瞭望》新闻周刊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作为新中国第一本新闻周刊,一改延续25年的黑白面孔,以全彩印刷的外衣衬托着丰厚的内容,比肩世界主流时政周刊。  相似文献   

17.
应注意把教育移民与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结合起来,为孩子们今后的发展和家庭的脱贫创造条件林金梅是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民族中学的黎族学生,她在接受《燎望》新闻周刊采  相似文献   

18.
于建嵘 《求知》2010,(7):44-44
于建嵘在《嘹望新闻周刊》撰文指出,从目前情况看,底层知识青年群体主要是一些有一定文化知识和见识,但没有纳入国家体制内,没有稳定工作,生活漂移的年轻人。当前最应当关注的是。底层知识青年的意识形态可能正在形成。也就是所谓的“愤青”意识。与主流价值观不同,这个意识形态反映了底层知识青年共同的社会认知。这种意识形态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相似文献   

19.
日前,河南省邓州市对党刊类杂志进行了民主评议,结果《瞭望》周刊被评为公民最喜爱的刊物。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吕日周对待上访群众的办法是搬一个小板凳,坐在上访群众中仔细地听、认真地记。去年以来,《嘹望》新闻周刊刊登了一些探讨上访问题的文章,很受教益。再读今年第12期的《欢迎上访与害怕上访》,也不由得想到了吕日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