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雪阳 《新东方》2015,(1):77-79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借助家庭矛盾来透视社会问题,他从男性的视角来关注女性的个体意识与精神索求。娜拉的出走是易卜生对女性发出的一声呐喊:女性要为同男性的平等平权而反抗,哪怕从此需要独挡风雨。娜拉的价值在于宣告女性的自我觉醒。倪学礼的《小麦进城》继续以家庭为背景,通过讲述主人公王小麦的励志故事,彰显了一个自尊自强自信自爱的女性的伟大。王小麦的价值在于宣告女性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女性原因与对女性发展的制约所在,并就女性生存经验予以挖掘、发现,以探索女性精神成长的可能性.该丛书避开了纯粹理论叙述的模式,将理论与当下的现实紧密联系,以女性自己的声音对女性的历史与现实进行描摹与实录,从而完成了对女性生存现实状态的展示、女性审视自我主体意识的陷阱存在、女性自我精神力量与存在价值的探寻.  相似文献   

3.
朱庆好 《理论月刊》2007,(6):130-133
作家的主体意识对于文学创作关系重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家主体意识在打破政治局限之后,逐渐觉醒,但马上又陷入大众文化的浪潮之中,文学创作发生了变异.王朔是第一个跟大众文化亲密接触的作家,透过"王朔现象"我们能比较清楚地看到大众文化对作家主体意识的破坏以及由此给文学创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慎独”教育与大学生网络主体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网络主体行为中普遍存在着道德失范问题,其根源在于大学生网络主体意识危机.本人认为,认知"慎独"的精神本质,发扬传统的"慎独"道德思想,从目的性与过程性两个角度加强大学生的"慎独"教育,培养大学生网络主体意识,无疑是化解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王葳  陈静 《前沿》2013,(20):146-147
《家庭教师》是茨威格的一篇描写儿童心理变化的悲剧小说.他在这篇小说中,用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主人公丰富,复杂具有层次性的心理变化.本文通过对主人公情绪过程的心理分析展示了茨威格表现真实人性的心理流程.  相似文献   

6.
《妻子和女儿》是19世纪英国小说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最后也是最优秀的一部小说。女主人公莫莉·吉布森的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女性形象模式,在这些女性形象模式的影响下,莫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和强烈的女性意识,最终让世人听到了她叛逆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温越 《新东方》2002,11(5):58-61
郁达夫作为新文学运动主要作家之一,其小说独特的死亡意识流露出作家思想与性格的矛盾性,反映了20世纪初期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意识与反抗意识这一历史性困惑。表明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本质上体现出对人的关心和生命意义上对人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8.
赵永平 《求索》2012,(2):214-216
作为全球读者欢迎的美国小说《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其作品中含有十分浓郁的女性意识。女主人公斯佳丽对于男权社会之反叛、女性在男权社会当中之作用,均为女性意识的重要体现。这一浓厚的女性意识直接赋予了小说以强大的生命力。文章从斯佳丽形象中的女性独立意识、女性自私意识、女性悲剧意识等三个角度,对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中的女性意识进行了独特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青年主题意识包含促进自我成长意识和促进社会发展意识两大维度,根据2014年广州青年发展状况调查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青年促进自我成长意识和促进社会发展意识对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青年的意识对参与志愿服务具有显著影响,青年促进自我成长意识越强,参与志愿服务可能性越高;青年促进社会发展意识越强,参与志愿服务可能性越高。因此,在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过程中,要尊重青年志愿者的主体意识,从青年自身发展意识出发,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权利成长是公民权利意识逐渐觉醒、权利观念逐渐增强以及对权利行使更加主动的过程。网络问政是权利成长的加速器,其根源在于网络中承载了丰富的权利内容,蕴含着公民权利成长的实现要素,它通过技术推动知识的进步为权利成长奠定基础,通过权利观念的觉醒和扩散为权利成长增添动力,通过成功经验带来的效能感为权利成长提供保障。从权利成长的生成逻辑上看,它既是价值共识中的权利追求、制度构建中行为变迁的结果,同时也是平衡政治权利的博弈力量、政治控制中的策略选择以及技术撬动下权利实践的变量。这使得中国公民权利成长过程成为多重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的革命任务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建构起自身的革命意识形态即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能否找到革命主体并认识到中国革命主体的独特性是革命意识形态能否建构成功的前提,因此,表达革命主体的词语也就成为革命意识形态建构中的焦点.在革命实践的探索中,中共最终选择了"人民"一词作为革命意识形态的主体表达,并通过对"人民"概念的建构,赋予了"人民"解释世界的视角和意义,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革命主体思想."人民"概念与其同质概念、下位概念共同构成了支撑意识形态的框架体系.而经过建构的"人民"概念塑造着中共的革命意识形态,产生了经"人民"阐述而表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成为中共解读和观察世界的方式.随着"为人民"思想成为民众观察、评价中共的指示器,和中共有关的思想、行动均会进入民众的头脑中,这也就意味着中共革命意识形态成功地实现了传播和大众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羌族民间故事结构与母题的心理分析发现,其三段式的故事结构契合了幼儿探索自我成长的心理旅程;其"母子分离"、"善与恶的对立"的母题,能够在潜意识中帮助幼儿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为一种独特的教化手段,探寻蕴藏在古老童话中的教育要素,不仅能为羌区幼儿教育提供崭新的教育思路和教育资源,还有助于该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传承;同时其研究成果也能为羌族文化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平"字模型理论认为,心理和生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两个支柱.生理强调的是体能,智能和潜能则生发于心理,是青少年目前成长水平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指标.这样的结构类似汉字"平"--生理是一横,心理是一竖,智能和潜能就是左右两点.体能是最上面的一小横,与生理平行.只有在生理、心理、体能、智能、潜能这五方面平衡发展,才算全面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作为其南方文学的代表力作,塑造了一个饱受南方传统习俗和父权主义摧残的典型南方受害妇女形象.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来探究女主人公爱米丽人性扭曲、心理畸变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15.
主体意识的有无、真伪、强弱,是探讨青年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最基本、最神圣的前提.分众化时代与大班制德育课堂的冲突暴露出"被"的命运,道与器的颠倒凸显了"奴"的状态,个与群的区分显现出"族"的特质,流行热词的事实证明有些青年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无的、伪的、弱的.自反思、自否定是主体意识培养的起点.  相似文献   

16.
刘大任的“保钓三部曲”小说均以曾参与保钓运动的知识分子为主人公,融入大量自传性材料,注重对知识分子追寻道路与思想困境做社会历史分析,深度呈现知识分子介入革命实践的历史真相。这些作品在文体实践上采用多声部、多视角的叙事形态,是有感于保钓运动的意义陷落于当下历史视野中的危机,着意于还原历史真相,并隐含着对年轻世代的召唤结构。本文以这三部曲为分析文本,探究其思想轨迹及文体实践,致力于把握作品背后复杂的精神感受与思想脉动。  相似文献   

17.
黄生成  肖榕 《前沿》2013,(18):110-111
中国农村社会农民主体意识结构发展的一般逻辑是,在传统中国农村社会,农民的群体主体意识居于核心地位,而进入转型期,必须建构以农民个体主体意识张扬为前提、以农民类主体意识为核心的农民主体意识结构。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农村社会农民主体意识觉醒、确立和张扬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式"的话语已成为哲学表达的"流行语",这自然也体现在近几年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然而我们最应该借鉴的是海德格尔哲学所由以建制的个体性精神.在生存论维度中确立马克思哲学的个体性原则,并不是关于个体的知识性表述,也不是关于个体的心理性描述,而是揭示马克思哲学应如何对个体发挥功能性作用.它的理想方式不是仅仅获得由外而至的普遍性知识,而是由内而发的启蒙与觉醒.只有在个体性原则上,中西马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即不是逻辑意义上谁能包容谁,话语上谁能解释谁,而是随人生境遇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性原则上的沟通是一种"不在场"的沟通.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长,研究生各种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郁闷"成了研究生的口头禅.通过分析了扩招时期研究生"郁闷"心理产生的原因,并从学校、研究生自身以及社会三方面提出了克服研究生"郁闷"心理的策略,其目的是希望研究生尽快摆脱心理疲惫和精神焦虑,促进其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中是青少年成长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既有选拔性考试的压力,又有强烈的内在精神成长需要。如何在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呵护和栽培好青少年学生的精神需要,是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亲和力的关键。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从"内容为王"的高度、"能工巧匠"的广度、"环形动态备课"的深度、"情感课堂"的温度等四个维度着力,实现思想政治课亲和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