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联合国专电 1945年10月,联合国在世界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利之后成立.《联合国宪章》开宗明义指出,这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组织的成立是“欲免后世再遭当代人类两度惨不堪言之战祸”.《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正是由于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和斗争,50年来世界未再发生大战.尽管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和平与安全基本得以维护.  相似文献   

2.
戈钟 《瞭望》1991,(38)
当前,加强联合国作用正成为有关各方和国际舆论的热门话题。 40多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仍在继续、硝烟犹在弥漫之中,反法西斯的各国政府代表共同制定了《联合国宪章》,创建了联合国组织。当时的直接动因就是要避免世界大战悲剧的重演,并试图为战后的世界设计一幅较好的蓝图。为此,《宪章》开宗明义指出,联合国的任务是“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并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是:反对战争和侵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反对干涉和强权政治,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等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以增进普遍和平;促进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以消除引起战争的经济和其他原因。同时,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成立52年来,为推动世界和平、促进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了不懈努力,为改善人类的处境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长达40多年的东西方冷战严重制约了联合国作用的发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和呼声被无情地淹没在集团政治之中。冷战以后,要求提高联合国的地位,改革图新,进一步促进各国发展与合作的呼声也日渐强烈。人们希望通过改革,使这个全球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真正担负起《联合国宪章》所赋予的光荣使命。 联合国的改革虽早已提上议事日程,但终因各种因素的制约,一直未能着手实施。尤其是这几年联合国面临财政危机,个别大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意长期、大  相似文献   

4.
●我国分摊联合国会费比额与其他经济有明显增长的国家一样稍有上调●美国多年来单方降低会费比例,造成联合国与美国计算的会费有大约4亿美元的差距;以部分答应美国降低会费的要求换取美国清偿欠款●美国降低了经常性预算与维和费用的分摊比例,但仍是第一会员分摊大国为一个非赢利性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各项活动完全依赖会员国缴纳的会费进行。联合国会费由经常性预算、维和费用和国际刑庭费用3部分组成。根据《联合国宪章》,各国的会费多少由联合国大会制定分配比额,涉及到每个国家的切身利益。联合国自1945年成立后,一直依照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5.
“代建制”     
《求知》2005,(7):41-41
民族自决权又称“人民自决权”,是《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国际人权法确定的一项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6.
孔令钰 《党政论坛》2014,(20):56-57
人、事、钱,三项基本的官场资源,联合国秘书长到底能掌握多少?自己的副手,自己说了不算如果按照《联合国宪章》(以下简称《宪章》)的定义,现任秘书长潘基文,地位相当于联合国秘书处这家拥有43000名员工的跨国公司CEO。"秘书处"其实就是联合国全球范围内所有行政机构的统称。同时,秘书长还是联合国六大部门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9)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基于国际法的根本原则和现实国家利益的互利合作,与国际法原则和联合国宪章原则基本是一致的。各国应重视和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国际准则,积极应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受到的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相似文献   

8.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证明,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因此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使广大体育工作者、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对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运动特别是奥林匹克精神有更详尽的了解,我国于今年11月第一次出版了《奥林匹克宪章》中文版。这是我国奥林匹克出版社根据国际奥委会1991年修订的《奥林匹克宪章》最新版本(英文版)翻译出版的。 《奥林匹克宪章》是国际奥委会为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所制订的有关基本原则、规则和附则的法典,为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各国(地区)奥委会所遵循。宪章的内容包括:基本原则、第一章奥林匹克运动、第二章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三章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第四章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第五章奥林匹克运动会。  相似文献   

10.
参与·行动     
1 联合国会员国同意致力于实现《联合国宪章》中所载各项宗旨和原则 ,包括促进提高生活水平、充分就业以及经济和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条件。生活在世界各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中的青年渴望如《联合国宪章》所述那样 ,充分参与社会生活 ,包括 :(a)接受与其抱负相称的教育 ;(b)获得与其能力相当的就业机会 ;(c)充分的食品和营养 ,以充分参与社会生活 ;(d)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与上瘾的有形环境和社会环境 ;(e)不分种族、性别、语言和宗教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f)直接参与决策过程 ,包括自愿加入有代表性的、民主选举的年…  相似文献   

11.
6月10日,联合国安地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关于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决议,强调指出,安理会“铭记《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旨,包括安理会所负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并重申尊重南联盟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但是,由于这一决议草案没有充分体现中国的原则立场和合理关切,特别是该草案只字未提北约轰炸南联盟听造成的灾难。也设有对援引《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关于强制使用武力)予以必要的限制。并要求有关各方与起诉南联盟主要军政领导人、已成为西方政治工具的前南问题国际法庭展开充分合作,因此中国代表团对…  相似文献   

12.
危险的先例     
《瞭望》1998,(52)
12月17日到19日,美国连续3天对伊拉克发动了大规模的空袭,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震惊和强烈反响。各国舆论谴责美国的军事行动破坏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是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又一次赤裸裸的表现。国际社会作出如此强烈的反应,不是偶然的。首先,美国的...  相似文献   

13.
李方 《学理论》2009,(11):128-129
我国政府向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派遣军舰护航,其法律基础是安理会先后通过的数项决议和《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的有关规定。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体现的国际法,也确立了适用于打击海盗和海上武装抢劫行为以及其他海洋活动的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14.
美国对伊战争撼动国际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钢 《瞭望》2003,(12)
美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军事行动,违背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基本准则。 目前的国际体系,基本上是建立在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来国家主权基础上的,国家只有在遭到武装侵略时才能发动战争。二战前,各国维护自身安全的主要做法除了自助和均势外,还有赖于维护该体系稳定的一些基本行为准则,包括主权、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等。二战后,国家主权原则曾一度受到苏联勃列日涅夫时代“有限主权论”的挑战。冷战结束后,国家主权原则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6)
习近平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是在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变化和实践发展提出来的,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重要标志、以"合作共赢"为理论导向、以"一带一路"为战略指引是其思想特点。习近平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精神,相比其他大国比较符合世界人民的意愿。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国际人权两以约是国际社会在人权保护方面最重要的两个公约。两公约诉产生过程,内容和执行体系,都表明国际社会在人权保护领域既普遍的共识,也有尖锐的分歧。两公约本身即是求同存异的产物,它是尽可能地融合了东西方国家对人权的不同理解,充实和发展了《联合国宪章》中关于基本人权的内容和为人权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国际法依据。但是,人权进行国际法领域,并不意味着可以把人权作为攻击或干涉他国内政的工具,借口不人  相似文献   

17.
“7+1”能替代联合国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绕开联合国,对南联盟进行了78天的狂轰滥炸后,最终解决科索沃问题还是要回到联合国的轨道上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炮制朗布依埃协议的时候有意绕过联合国,在根本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便对主权国家南联盟动武。这充分表明,北约正以超越联合国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给本已处于困境中的联合国投下了一层新的阴影,对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对《联合国宪章》中规定的国家主权平等。领土不可侵犯以及不干涉别国内政等基本原则产生了严重冲击,导致《联合国宪章》的效率下降,联合国集体安全观受…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确立的雅尔塔秩序随着冷战的结束而被打破,应以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取而代之早已提到世界各国的面前。围绕是否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各主要国家的分歧已进一步表面化。 应该说,冷战后各国在建立新秩序上存在着一个共同点,这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各国都认为,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理应继续遵循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例如联合国宪章。但各国在新秩序的建立和运行中应该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和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现有的国际关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专电 联合国新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于1992年1月1日正式上任,肩负起实施《联合国宪章》确立的维护世界和平及促进共同发展两大目标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加利是联合国历史上第6任秘书长,也是冷战时代结束后的第一任秘书长,担负着继往开来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倡导的国际法治原则在新时代外交理念和实践中都有体现,并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把扩大国际法、国际制度的代表性,实现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相统一,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同中国自身利益和发展相结合,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同时,指明了一条建设国际法治的路径,即各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等国际公认的国际法及国际原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将更加坚定建设国际法治的决心和信心,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