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鸿 《理论导刊》2007,2(3):42-45
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的形成和凸显经历了一个从原始社会主客混沌不分到古希腊哲学通过本体论的建构初步区分人与周围世界,再到近代哲学在认识的主客体关系中突出主体性以及德国古典哲学把主体性理论发挥到极致的过程。主体性哲学在确认人的主体地位和理性力量、将人从中世纪宗教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又因对人的主体性的极端强调而陷入理论上的“唯我论”困境和实践中的人类中心论困境。  相似文献   

2.
胡凡 《瞭望》1987,(46)
马克思曾提出过“世界哲学”的概念。从已出版的国内外众多的哲学史著作来看,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把欧洲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分开,这就较难看出东西方哲学发展史的关系和内在联系的脉络。而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西哲学简史》,则将中国哲学和西欧哲学的发展历史、古代哲学、近代现代哲学的  相似文献   

3.
哲学源于现实生活世界,因现实生活世界中的问题而产生,可是在哲学发展的道路上,往往会出现"远离"生活世界的现象。无论是古代独断论的哲学本体论还是近代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哲学都陷入了一种历史和逻辑的困境。如何使哲学回归生活世界被公认是现代哲学的基本走向,其中以现代西方语言学转向为根本标志。胡塞尔首先提出了"生活世界"的概念,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海德格尔的"生存共在"、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都在寻找哲学生活化道路的可能性。马克思虽没有直接提出"生活世界"这一命题,但其哲学观作为现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依据从现实社会本身出发这一主旨,并由此展开其研究的全部路径、方法和问题域。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反思西方哲学家对"生活世界"这一理论的探讨,在比较中发掘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向"生活世界"回归的理论旨趣,彰显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及其理论以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对于存在的追问,奎因关于本体论承诺问题的论述,意味着本体论问题在现代哲学中的复兴,这也为我们重新理解近代哲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近代的认识论实际上是建立在它的本体论承诺基础之上的.近代哲学的各个流派都是从存在者出发去理解存在的.黑格尔通过将存在理解为理性化的生命,超越了近代哲学的本体论视域.奎因不是在黑格尔已经取得的成就基础上进行思考的,他的本体论思想并没有超越近代哲学的视域.海德格尔则自觉到了自己和黑格尔的关系,并超越了近代哲学的视域.  相似文献   

5.
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对“世界”这一字眼有着极大的偏爱。无论是叔本华、尼采,还是波普、萨特、克里普克都喜欢用“世界”来表示下述含义:具有统一性、内在相关性和一项或若干项本质特征与现象特征的可抽象性的事物的全体。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在类概念上理解“世界”的内涵之后,自然关心“世界”按意识与物质的区分原则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之后,实证主义哲学思潮逐步进入中国。实证主义哲学在近代中国具有独特的理论形态,并引发了科学主义和西化思潮,由此带来中国近代的文化和社会变革。因此,实证主义哲学是对近代中国影响深远的哲学思潮,它对于塑造近现代中国文化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7.
整体国家观念肇始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希腊化时期到中世纪,西方人观察政治的立足点发生了重要转移,但整体国家观念并没有失去生命力,而是逐渐融入了世界国家概念之中.近代德国政治哲学则突破了个人主义国家观的樊篱,促使整体主义国家观念的回归.从古希腊到近代德国的整体国家观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坚持集体主义立场原则下注重个性解放,坚持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夯实人民自由的物质基础,创造性地构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民主模式,并从哲学高度形成了"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的重要观点。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既坚持自由、民主的理想,又结合中国实际对自由理念进行批判性改造,实现了对自由主义的扬弃与超越。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英勇就义还是思想激进都表明谭嗣同的哲学个性鲜明,卓尔不群,在中国近代哲学史、思想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对于戊戌启蒙思潮和中国近代哲学研究不可或缺。谭嗣同的哲学经历了由推崇气到推崇仁的哲学嬗变,嬗变的契机则是源于甲午战败的"北游访学"。鉴于对从前"所愿皆虚""所学皆虚"的认识,谭嗣同断言惟心是实,期望凭借仁学"以心挽劫"。仁学的建构反映了谭嗣同的心学归宿,对仁的界定和理解则成为近代心学的独特样式,显示了其仁学的原创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张殿军 《求知》2023,(11):59-61
<正>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对近代西方哲学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的一次伟大变革。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阐述的世界历史理论对我们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掌握历史主动,顺应未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具有极为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5)
进入20世纪,近代的理性主义陷于困境,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问题。因此,文化哲学在这种背景下取得了巨大发展。休谟在这一哲学转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从哲学的本体主义和哲学的思维方式两方面对近代西方哲学提出了挑战。文化哲学继承了人文主义学派以文化就是"人化"为立足点,剖析文化哲学具有特有的属人性、价值主义和理性主义融合、批判性与超越性并存的三大特点,并从文化哲学在其产生发展过程、研究范式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相联系,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本质上就是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12.
《记法》专门探讨"记忆"问题,是一部介绍西洋"认识论"或"知识论"的专著。《童幼教育》是教育学及伦理学专著,属哲学之一支,既是介绍"西洋法学"、"西洋医学"入中国之最早文献之一,亦是引介"西洋神学"及"西洋大学"之最早文献之一,可说"太西总学之大略"已赖此书输入中国。《西学凡》介绍了哲学学科四年之课程(第一年逻辑学,第二年物理学,第三年形而上学,第四年数学与伦理学),已经把当时"西洋哲学"之全部内容包含完了。《灵言蠡勺》分四篇,一论灵魂之体,二论灵魂之能,三论灵魂之尊,四论灵魂所向美好之情,是晚明一部专门介绍西洋"灵魂"学说之哲学典籍。这些书在中国之刻印,正值"西洋近代哲学"之发源期,它们没有把"西洋近代哲学"介绍到中国来,但却把"西洋近代哲学"之前的"西洋哲学"介绍到中国来了。近代以前"西洋哲学"之完整框架,已经在弗.培根活动的那时节,出现在晚明中国学术界。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回顾了德国古典哲学解体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过程,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和近代西方启蒙哲学的悖论,说明了德国古典哲学的解体必然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重大意义。重读这部经典著作,有助于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  相似文献   

14.
近代西方哲学家由于脱离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把主体能动性简单地看作是一种自我意识的抽象活动。马克思从多角度批判历史上对于主体能动性的解读,强调通过实践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最基本的精神就是通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结合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一套社会主义哲学,实现将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具体地历史地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刘晓 《学理论》2015,(5):27-29
德国古典哲学是西方哲学发展史中的一座巅峰,他代表了近代西方理性发展的最高形式,是研究西方哲学的必经之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总结,叙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视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仁是一个极富中国哲学特色的范畴,在中国哲学史上源远流长。从先秦到汉唐再到宋明,仁一直是中国哲学的主要范畴。《仁学》是谭嗣同的哲学代表作,仁学是他后期哲学的基本形态,这使仁学对于谭嗣同的哲学至关重要。他将仁提升到世界本原的地位,使仁拥有了空前绝后的绝对权威性。他的仁学秉持救亡图存宗旨的救亡纲领,并将通、平等写进"仁学界说"。他的仁学侧重度人,古代仁学侧重自度。他的仁学拥有圆融无碍的多元心态和全球视野。他的仁学拥有自己的独特气质,为近代仁学提供了别样的版本和样式。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20,(2)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黑格尔思辨哲学进行批判,摆脱了近代以来抽象思辨哲学的困境,并开始创建以实践为核心、以现实生活为根基的新唯物主义,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本文试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及其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真实内涵及其可行性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8.
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解答了康德的哲学问题,把静态的理性批判转变为动态文化批判,以语言为进路,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哲学。其哲学的动态符号品性改造了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以"符号"为媒介,以"形式"为本质,以"构建功能"为主题,开辟了一条现代哲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有关人民性政治实践价值生成规律的理论,人民性政治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实践坐标,价值生成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致思取向。它以其特有的实践原则超越了西方近代政治哲学的抽象本性,扬弃了西方近代政治哲学缺乏政治科学理性支撑的理论局限,推动了政治哲学的逻辑轴心从价值理念走向价值实践,实现了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在政治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价值性与事实性的有机结合。政治本体论、政治认识论、政治方法论和政治价值论的"四论舍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逻辑结构,表征了人类社会政治主体性与政治客体性的逻辑统一。政治生活的时代变迁推动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时代转型,共建思维、民族利益和社会政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当代维度。  相似文献   

20.
人类需要一种“世界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需要一种“世界哲学”张小路译●阿尔奇·J·巴姆著什么是世界哲学这里我用大写的“世界哲学”来表示我所指的世界哲学,以便将它与其他世界哲学相区别。我认为,人类越来越需要这种“世界哲学”。我们已经有了很多世界哲学,其中有的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世界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