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泰国的城市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泰国城市化的进程战后以来,泰国经济一直以平均超过7%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随着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口的发展进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高增长阶段。60年代,泰国年均人口增长率曾经达到3%,70年代起泰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比死亡率下降得快,人口发展速度才逐渐慢下来,70年代年均人口增长率为2.5%,80年代为1.8%,1990年泰国总人口为5600万。在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同时,泰国的城市化水平也有了迅速的提高,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80年代以前为5.1%,80年代仍高…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1961年以来,泰国政府曾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五个国家经济社会开发计划。目前正在实行预定在1991年结束的第六个国家经济社会开发计划。从经济社会开发计划这一名称也可知道,这些计划提出了经济及社会两方面的开发计划、政策及目标等。但是在制定计划时,政府似乎是将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隔离开来考虑的。在泰国的国家开发计划当中,似乎并没有将经济发展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相互联系地或综合地加以  相似文献   

3.
泰国自1961年开始实施第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以来,至今已顺利走完了七个历程。从1997年财政年度(即从1996年10月1日起)开始,泰国实施第八个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1997—2001年)。这是一个跨世纪的经社发展计划,如何制订和实施这一计划,对泰国的经济发展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在泰国战后经济发展进程中,人口的现代化与人力资源的初步开发曾经对其实现战后经济腾飞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也正是由于人口的现代化和人力资源开发进程的减缓和停滞,阻碍了泰国顺利实现产业升级完成社会经济转型,并成为泰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深层内部原因之一。那么在泰国人口的现代化和人力资源开发进程中都有哪些经验与教训?它对泰国走出金融危机阴影成功走上经济复苏之路,再现“虎”威有何重要性与迫切性?本文试图从以上两个角度,对泰国现代人口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对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起到一点借鉴作用。一、泰国人口…  相似文献   

5.
泰国华文报纸的发展与泰国对华侨政策的调整息息相关。二战之后,随着泰国华人社会的变化,泰国华文报纸经历了从动荡到相对稳定的发展过程。在时局及现代化办报思想的影响下,泰国华文报纸迎来了一系列变革。泰国现存的华文报纸已基本实现从"侨报"到"本土报"的转变,中泰合作办报成为一个趋势。泰国华文报纸的内容以报道泰国国内情况为主,华文报纸成为维系泰国华裔人口与世界华人圈联系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1991,(3)
1989年以来,泰国学者江白潮先生一再撰文,从泰国华侨华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从经济关系和人口组成等方面,进行深刻剖析。明确提出“泰国华侨社会非实质存在”的见解。他的论文发表后,在泰国各界引起强烈的反响。我细读其文,颇受启发,因而也写了这篇文章,参加讨论,主要是论证在泰国这个国家,目前华侨华人的一切活动,并没有自成另一社会,实际存在的,只有历史上形成的“华人社区”,而这个社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最终将逐步解体而融合于泰国社会。  相似文献   

7.
导言在过去三十年间,政府连续制订了六个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用以指导泰国经济的发展。政府为这些计划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发展战略,以便通过每个计划实现各种不同的目标。在这几十年期间,由于执行了这些计划以及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泰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几乎所有的部门都出现引人嘱目的经济增长和多样化,现在泰国常常被说成是即将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一颗超级明星。尽管泰国出现迅速的经济增长及其经济基础的多样化,但也堆积了许许多多经济和  相似文献   

8.
据印尼官方初步统计,到1988年底印尼人口为1.75亿,仅次于中国、印度、苏联和美国,居世界第五位。印尼人口的急剧增长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解决人口问题,印尼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1)人口增长率已由1968年的3.33%下降到1988年的1.8%。(2)对爪哇岛的稠密人口进行疏散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这引起了国际上的注意和好评。联合国在不久前还授予苏哈托总统“人口计划发展特别荣誉奖”,认为“印尼在减少人口出生率方面是走得最快的国家”。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韩国是世界上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这主要是由于女性初婚年龄推后和已婚妇女生育率下降造成的,而对女性的作用、工作和家庭责任、经济负担、人们对未婚生子的态度等也是造成韩国出生率低的原因。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韩国废除了抑制出生政策,通过在怀孕和生产过程中减少家庭负担、提高友善家庭和性平等文化、培养健康下一代等措施鼓励生育。同时通过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完善退休全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工作计划等措施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序言在过去的二十年期间内,东南亚各国的经济以相当快的速度增长着。以平均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看:泰国为4.6%、菲律宾为2.6%、印度尼西亚为4.1%,马来西亚为4.0%。当然这些国家在进入七十年代以后由于实施了家庭计划,人口出生率开始有所下降,但人口增长率仍然很高。在人口增长率仍然很高的情况下,平均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还能取得这么高的水平,这说明了东南亚各国已经开始拥有尽管人口有所增长但仍能提高平均人口收入的经济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国潮剧在泰国本土化的两种形态——酬神潮剧和泰语潮剧为研究对象,探讨泰国华族与佬族是怎样在泰国潮剧这一场域中实现国家与社会地位关系的转变的,进而尝试分析潮剧如何超越国界与族群社区,在泰国多元文化结构中获得特殊的社会意义,同时揭示体现在泰国潮剧发展形态中的艺术与社会政治、不同文化、不同艺术传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泰国经济与社会国家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国家发展规划),是二战后泰国政府为获得西方经济援助制定的国家发展总体规划。长期以来,泰国仅将国家发展规划视为获得西方援助的工具,而忽视国家发展规划对国家发展的指导作用。《泰王国2017年宪法》首次以宪法的形式规定国家"二十年国家战略"、国家发展规划为泰国国家总体发展规划,政府政策和预算必须依照国家发展规划制定。这标志着第十二份国家发展规划真正成为泰国国家发展的蓝图,同时也是泰国政府未来5年内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指引。  相似文献   

13.
泰国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指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落后的农村经济和农村人口向以工商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经济和城市人口转变的自然历史进程.从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首先是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城市化带来了现代化.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前提,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基础.自60年代初泰国实施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后,泰国城市化也随之迈开了沉重而缓慢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文章作者是泰国华人。文章从经济伦理关系与人口组成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华族语文、华人团体与华人风俗习惯存在是泰国多元民族社会特色,不能因此而认为泰国存在一个华侨社会。  相似文献   

15.
随着泰国工业化的发展,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劳动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就业问题,对泰国国民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显著。本文拟对泰国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泰国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问题、以及政府所采取的对策等作一初步的分析。 一、泰国劳动力状况的变化及其特点 五十年代以前,泰国几乎不存在劳动力问题,据一九四七年的统计,泰同经济活动人口为八百九十九点二万人,占总人口比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的人口与家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东南亚的人口转变具体而言,整个东南亚地区的人口死亡率在50年代急运下降,而人口增长率惊人加速。从60年代末起,死亡率继续稳定地下降,生育水平也下降了,下降之快出乎观察家的想象。结果有了自60年代末以来的人口增长率的逐步下降四为生育下降及死亡率下降在某种程度上互相抵消(见表1》。但是这一总体趋势掩盖了国别状况的差异:新加坡和泰国的人Q转变接近完成阶段;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正处在人口转变的高级阶段;菲律宾、越南、缅甸的人口转变在进行当中但因种种原因而滞后;老挝和柬埔寨的人口转变尚处于萌芽期。这一地区人…  相似文献   

17.
“泰国已将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时不久了”、“泰国是发展国家的优等生”等等这类赞词最近已是震耳欲聋了。的确,泰国在纤维纺织工业、家电工业、农林水产品加工工业等工业方面的出口增长相当显著,政局也相当稳定,由于这些原因,日本与其他国家对泰国的经济成绩的评价正在不断提高。尽管如此,但过去的泰国工业发展,主要是依靠引进外资和扩大出口来实现的;而且现实的情况是,这些成绩离不开华人资本的协作,结果便促进了特定企业集团和财阀的形成与发展,而民族资本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及与泰国人口百分之七、八十的国民据以为生的农业的发展却很落后。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由于泰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70—80年代的经济调整东盟各国在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先后开始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从进门替代型工业向出口导向型转移,因有不同程度的反复,各国在这一转变的进展上差别较大。新加坡在70年代完成了这一转变,到80年代后期,马来西亚和泰国也基本完成这一转变,印尼此时正在进行中。而菲律宾经济则结束了长期的徘徊,基本确定了这一转移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1990,(4)
文章从泰国基本状况入手,归纳了泰国人口发展基本特征,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泰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政府人口政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前,泰国基本上是个农业国,为了最终实现建成工业国的战略目标,现在正努力向半工业国迈进。1981年10月开始实施的第五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决定着重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这是泰国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的重要一步。 发展的条件 泰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包括北柳、春武里和罗勇三个府,总面积约为830万莱(1莱合2.4亩),总人口160万。这一地区土地贫瘠,不适合发展农业,但发展工业的潜力却很大。 能源是发展工业的重要条件之一。泰国计划大力开发东部沿海地区,就因为在泰国湾发现了丰富的天然气。到1982年7月,已在泰国湾钻探了53口井;已探明的天然气总蕴藏量达16.1万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