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王明右倾错误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三点看法:一是通常以王明在1938年3月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确定和普遍地实行以运动战为主,配合以阵地战,辅之以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和7个“统一”为例,说明王明坚持右倾主张,但实际有误。二是王明右倾错误,主要不是在理论、认识方面的问题(虽然也存在认识方面的错误),而是在处理统一战线和国共关系的具体问题上,他不能坚持原则,应对乏力,表现右倾。三是王明在抗战初期的最大错误是把个人凌驾于中央之上,在组织上闹独立性。这是王明抗战初期错误的主要问题,也是其犯错误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和彭真最早相识于全面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当时,两人在时任第一二九师参谋处秘书主任兼机要科长刘华清等护送下一起去晋东南。彭真回忆说:临汾会议传达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王明讲“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我认为王明讲得不对,不能弃领导权。“我和邓小平商量,要开小会专讲领导权问题。邓小平同意这个意见。”  相似文献   

3.
一、拒写承认错误声明书1942年至1943年的延安整风运动和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在中共党内统治长达4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和抗战初期的右倾错误进行了彻底纠正。期间,王明为逃避中央让他进行检讨,借口生病住进了医院,公开场合他很少露面。紧接着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之后,在为召开党的七大的预备会上,中共中央依据“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仍提王明为中央委员候选人。七大上,在毛泽东等说服动员下,王明以321票再次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在44名中央委员中排在倒数第二位,仅列博古…  相似文献   

4.
抗战初期南京沦陷后,武汉就成为实际上的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国民党党、政、军的重要人物、外交使节、各党派知名人士、社会贤达,都汇聚于武汉。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37年12月中下旬,邓颖超随王明、周恩来、博古、叶剑英等先后来到武汉,组成中共中央长江局。作为长江局妇女工作委员会的领导者之一的邓颖超,不仅积极推动了抗战中妇女运动的发展,而且为团结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刘峰  周利生 《党史文苑》2009,(11):11-12
1929年王明白苏联归国后,只是从事一般的宣传工作。但是王明借着共产国际反“立三路线”的浪潮,不断的写信对李立三、瞿秋白等中共领导人进行投诉,增加了其在共产国际领导人心目中的分量,被视为反“立三路线”英雄,也被认为是忠实于共产国际的,使共产国际决定重用王明等留苏学生。同时王明又借助了来夫的帮助,得以成为进入中共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与王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熟悉中共党史的人都知道王明,20世纪30年代他推行的“左”倾错误路线统治全党达四年之久,给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尽管如此,当王明奉共产国际之命从莫斯科回国参加抗战时,毛泽东亲自去延安机场迎接,并称他回到延安是“喜从天降”。然而,以共产国际“钦差大臣”自居的王明又是如何对待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呢?  相似文献   

7.
1931年1月六届四中全会后,王明开始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王明等为推行“左”倾冒险主义,对各级机关进行改造,向全国各地派出了他们的“钦差大臣”。同年4月初,王稼祥、任弼时、顾作霖作为中央代表团被派往江西中央苏区,传达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路线直接展开了斗争。在矛盾不断激化的情况下,宁都会议召开了。 宁都会议,完全是从“左”倾冒险主义军事主张出发,对1932年2月以来几次战役做了错误的估计,指责毛泽东等人的表现是对革命胜利和红军  相似文献   

8.
左权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后又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了5年的高材生。1942年5月25曰,左权在山西辽县麻田十字岭突出日军合围时不幸殉国,年仅37岁。他是抗战期间共产党军队牺牲的最高级将领。1925年夏,左权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留苏期间,左权成绩优异,为人正派,威信很高,但因从不主动向王明靠拢,引起王明的不满。1928年的一天,左权和一些留苏同志在宿舍吃了一顿中国饭,王明知道后说他们是“江浙同乡会,有托派嫌疑”。从此左权被戴上了“托派嫌疑”的帽子,受到严格审查。“托派”和留党察看成为戴在左权头上十多年的政治“紧箍咒”。刘志兰…  相似文献   

9.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的新版《王明传》,增写了“所谓‘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的由来”,是新版《王明传》的最大变化,也是在此之前几个版本的《王明传》、《王明评传》中都没有涉及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党史天地》2009,(6):46-48
抗战爆发后,周恩来先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长江局副书记、中共中央代表团负责人,领导除西北以外国民党统治区的党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消除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影响,在武汉外围积极部署抗日游击战争,为李先念的南下和后来新四军第五师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李先念称“他这一时期的工作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1938年7月,第一届国民政府参政会在武汉召开。中共参政员博古、王明、董必武、林祖涵、吴玉章、邓颖超等出席了会议。抗战史上的七月@金哲~~  相似文献   

12.
身经百战驱虎豹万苦艰辛胆未寒只为人民谋解放粉身碎骨也心甘─—许光达今年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许光达诞生90周年,本刊特发此文,以示纪念。环历险象1931年1月7日,中共中央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王明等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取得了在中央的领导地位。王明在取得中央领导权以后,便以教条主义为特征,推行一条比立三路线更“左”。更具“理论”形态、更完备的“左”倾路线。同年3月,根据中央的安排,夏曦作为中央特派员来到了湘鄂西。夏曦在苏联同王明拉扯到一起,深为王明赏识。王明掌握中共中央大权…  相似文献   

13.
李蒙 《党建》2007,(10)
早在1937年12月,王明回国不久,党中央就作出了准备召开七大的决定。但由于全面抗战的爆发和王明的干扰,七大准备被拖了下来。  相似文献   

14.
在1937年“十二月会议”上,刚从莫斯科回国的王明根据共产国际意见,系统阐述了他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核心思想即“一切经过统一战线”。许多与会者受其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他的观点表示认同,而此前一再强调必须警惕右倾投降危险,保持中共在统一战线中独立性的毛泽东却相对比较“孤立”。毛泽东与王明在统一战线及国共关系等问题上存在分歧,尽管他并没有在会议上对王明的主要观点明确加以“抵制”或“斗争”,但还是坚持了自己原有的观点。由于王明有长期在共产国际工作的特殊身份,并且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曾起过积极作用,加之此前的洛川会议讨论八路军作战方针时中共领导层内部存在不同看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是新事物,造成毛泽东在“十二月会议”上一时“孤立”。  相似文献   

15.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起点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站在抗战最前线的东北人民不屈不挠地同日本侵略者奋战6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又开始了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经历了14年反法西斯战争。本文拟就“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战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及其关系问题进行探讨。一、“九一八”事变使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1840年鸦片战争中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纷纷侵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  相似文献   

16.
山东抗日根据地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张建德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在全国抗战中的战略地位一分重要。它作为联结华北与华中的战略枢纽和中转站,对于实现中共中央提出的“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坚持全国持久抗战,发挥了重大作用。抗战初期,中共中央、毛泽东一...  相似文献   

17.
1938年,当全民抗战被“亡国论”“、速胜论”的疑云所笼罩,抗战的前途究竟在哪里?一时成为国人普遍关注的大问题之际。一部震惊中外的军事杰作的问世,透过一位时代伟人的远见卓识,一扫时局的阴霾,旋即成为指导全国抗战胜利的纲领性文献。这就是——1938年7月1日,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发表。这部震惊中外的军事杰作一经问世,便一扫积淤在当时国人心头上的疑云与阴霾,焕发起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在党内外、国内外都产生了巨大反响,并成为指导全国抗战胜利的纲领性文献。抗战初期“,亡国论”“、速胜论”疑云弥漫1935年6月,日军开…  相似文献   

18.
张倩与王明是同事。在共同的工作中,未婚的张倩爱上了有妇之夫王明。张倩不愿破坏王明的家庭,又无法排除自己对王明的单相思,便经常在日记上抒发自己的爱慕之情。偶尔不慎,张倩的日记被单位另一位同事赵义偷看到。赵义将写有“王明,你知不知道我的心?见到你是我最大的满足……”等话的一页日记拿给办公室其他同事传看,并将此事告诉了王明的妻子李某。李某因此责怪丈夫,但王明表示自己并不知情。于是,李某就去办公室找张倩,对张倩大打出手,并大骂张倩“贱女人,不要脸,没人要了,勾引别人的老公……”等一些不堪入耳的话,引来许…  相似文献   

19.
《支部生活》2011,(6):51-51
1956年,王明以“到苏联治病”为由到达莫斯科后再也没有回国,并陆续在国外发表一系列文章攻击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他在1971年写的《中共五十年》一书第二编第五节《蓄意毒害王明并摧残他的健康》中大肆造谣污蔑,对延安整风时期的所谓“王明中毒事件”进行恶意歪曲,攻击毛泽东强迫他住院治病,“然后通过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李富春,指示主治医生金茂岳用含汞的药物逐渐毒害他”。  相似文献   

20.
“七路半”毛泽东与傅作义早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就开始交往了。那时,傅作义任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国民党第35军军长。为了联合傅部抗日,1936年8月14日,毛泽东写信给博,说:“琢州之战,久闻英名……先生北方领袖,爱国宁肯后人?保卫绥远,保卫西北,保卫华北,先生之责,亦红军及全国人民之责也。……先生如能毅然抗战,弟等决为后援。亟望互派代表,速走大计,为救亡图存而努力,知先生必有同心也。”以后,毛主席又派彭雪枫等人,多次去与傅商谈抗战的事情。1937年8月,红军改编的八路军开始奔赴抗日前线。为争取友军共同抗战,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