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气(随笔)     
正气,即刚正的气节。亦指正派的作风或良好的风气。自古至今,人们都崇尚、赞美、讴歌、颂扬正气。文天祥的《正气歌》曰:“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三讲”中的“讲正气”是树立良好形象的基础。正气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涵,它的外在表现是良好的自身形象。正气与良好形象,来自于平时的修养、实践的锻炼和自我的改造。讲正气,就必须做到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党性不讲人情;讲政策不讲关系。实践“三个代表”靠正气。试想,每个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如果没有正气可言,你能给群众当好“三…  相似文献   

2.
生命(随笔)     
生命是最有力量的,即使在穷途末路,仍蕴藏着美丽和奇迹。曾在河滩上见到爬行的弱小生命,烈日和滚烫的沙砾在翻炒着它的顽强,它,悄然地活着;曾在激流中见一片飘零的小树叶,几只小蚂蚁在叶上爬着,一任小叶在浪中飞漩;曾见小飞虫拼死挣脱一张蛛网而逃之夭夭……生命是不允许任何外力终止它的轨迹和行程的。它的存在和发展,是征服而不是屈服。所谓置于死地而后生,便是生命接近终极的一刹那爆发的足以战胜死亡的力量,这是求生的呐喊。任何生命之所以不断地繁衍,是因为它们时刻在实施着自己的征服,婴儿第一声啼哭前后,其实已经经历…  相似文献   

3.
洗心(随笔)     
久居尘世,不仅要洗脸、洗衣,心也要经常洗涤。心乃人身之本,心乃人身之源,万念由心而生。人生虽有三宝,然无心,何谈“精、气、神”。曾国藩曾言:“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又道:静坐思,心正气顺,必须到“天地位,万物育”田地方好;默坐思,此心须经常有满腔生意。杂念憧憧,将何以极力扫却?勉之!古人都知扫却杂念,洗涤心灵,而成克杰、胡长清之流为一己私利,为红颜知己置党纪国法而不顾,究其原因,皆为私欲,为权欲,为色俗。这私欲、权欲、色欲都是心不静,…  相似文献   

4.
淡泊(随笔)     
在物质社会处以淡泊的心态,也许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淡泊需要自制,淡泊是一种修养,淡泊体现了一种文化人格,达不到那种特有的境界,就难有淡泊的心态。 现代物质生活相当丰富,也非常纷繁,财富的层次,地位的层次,生活水平的高低,无不膨胀着人的欲望。欲望是无止境的,许多人为了追逐欲望,整日在人生的旅途上奔波。欲望是一种动态的感觉,往往在对比中变得更加强烈。收入的差距,地位的高低,就像是山谷中流淌的小河,起伏跌宕,让人心永不平静。 淡泊是平静的湖泊,清清的、静静的,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远离物欲的激荡,是一种…  相似文献   

5.
陇西是个能把时空凝滞住的地方,它没有什么优美的自然风景,也缺少闻名于世的人文山水,它的风味很难一时说得出,但其深厚的底蕴和浓郁的风情总让人有品评的欲望。出门在外,一说是陇西人,别人非得把你和腊肉联在一起。陇西人会吃, 吃得讲究。单就肉而言,便有腊羊肉、  相似文献   

6.
一宇宙中有“金、木、水、火、土”五星,我国的阴阳五行说有“金、木、水、火、土”五论。闲暇品味感悟,觉得这五种物质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处世行事当中应具备的五种要素。二人生如金,要珍惜生命、磨砺自重、闪光发亮。金子的特点是世间稀有、品质优良、用途广泛、身价不菲、闪光发亮。相比而论,人生只是单行道,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所以它比金子更珍贵。为此,每个人对天地父母所给予的生命要倍加珍惜热爱,自小立下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此外还要修养道德情操,锻炼胆识勇气,经受…  相似文献   

7.
生命在最冷的季节里总是努力挑战极限,挑战死亡。也许我们有过些许的裹足不前,我们的心境,一如深冬的河面封冻成没有生息和意趣的空白。触不到清瘦时节的脉络,我们只能独立于歌声回响的地方,静候岁月沉寂后的所有消息。每天总有阵阵冷风与我们擦肩而过,从不曾将已经遗忘的某个故事的枝枝叶叶吹起吹落。这个季节不再冷酷无情,这个季节习惯于将生命的每个支点提升到一种飞跃的高度,并与每一股寒流作毫无退缩的对抗争锋。长衫的衣角在风中飘飘扬扬,振动另一类的洒脱。很多时候,精明的我们已分不清荡起的尘烟中究竟有多少风的讯息,吹过的风中又…  相似文献   

8.
一作家说,世上活着的人有三种,一种听天由命,一种绕过坑洼、顺畅通达,一种梦想创造生活。三种人的任一种都可能终了无为,然有建树者,则大多是第三种人。古人常叹: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感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因此,闻鸡起舞,挑灯夜读,便成了珍惜时光、延长生命的有效选择。活着的人有三种,那么必然有三种活法:或浑浑噩噩,醉生梦死;或浅尝辄止,半途而废;或梦想生活,勇立潮头。富有、权威固然是人生成功的一种标志,然而,人生的完美并非仅限于此。鹰击长空,搏击风暴是一种完美;小草丛丛,傲迎雪霜也是一种完美。棋枰上,一只车可以横冲直闯,威震四方…  相似文献   

9.
十几年前,一位摄影家在偏僻农村的小学里拍下了破旧的教室、石板支起的课桌凳和一群尚未脱贫的农村孩子。其中一张称为“大眼睛”的照片后来成了希望工程的标志性图片。“大眼睛”是一个小女学生的特写,那是一双真诚的、亮品品的,充满期望的眼睛。对摄影的陌生感和对陌生世界的向往之情在她的眼神中进发,成为永久而珍贵的、能使千千万万人为之感动并慷慨解囊奉献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很久都没有得到朋友们的消息了.作为一个个普通而平凡的人,大家为了生活、为了理想,天南海北地忙碌奔波,写信似乎越来越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想起许多年以前,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大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哽咽,默默相约让浸透思念的文字传递彼此深深祝福的情景,恍若一场梦境.  相似文献   

11.
以前,看到有的同志家中悬挂着郑板桥“难得糊涂”的那张拓片,很少介意;但时下悬者日渐增多,且互相馈赠,颇有流行之势,于是勾起了笔者的一点思绪。我暗自揣度悬挂者的寄意:若借名家字画以托风雅,则悉听尊便;若系欣赏郑板桥的书法,“那四个篆字刻得叉手叉脚的”(鲁迅语),似无多大价值;若兴趣在那字义上,对其人生哲学产生共鸣,采取消极的处世态度,窃以为有些不妥。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自然并非昏庸糊涂之人。他应科举为乾隆年间进士,曾任知县,对农民的痛苦有较深的了解,在许多诗中表现出同情群众疾苦和憎恨贪…  相似文献   

12.
偶读《康熙大帝全传》,知康熙非常注意奖掖扶持清官。为了勉励地方官员中的廉吏,康熙大力宣传做清官的好处:“尔等为官,以清廉为第一。为清官甚乐,不但一时百姓感仰,即离任之后,百姓追思,建祠尸祝,岂非盛事?从来百姓最愚而实难欺,官员是非贤不肖,人人有口,不能强之使加毁誉。尔等各宜自勉。”“为清官甚乐!”这是康熙一惯的看法。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中的主人公就是康熙发现并加以重用的廉吏。人活得快活才有意思。谈物质,也许贪优于廉;而论精神,则廉乐于贪。清廉人生,活出坦然。清廉者,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心里…  相似文献   

13.
富饶 《党的建设》2002,(8):42-43
平民是个新名词,大有取代原有城市贫民称呼之势.社科词典中解释城市贫民的特点是无固定职业、收入微薄、生活贫苦而社会地位低微的人.如今有些国营企业效益不好,一些人有固定职业而收入微薄;一些无固定职业的个体户,因经商有方而不再贫困,甚至腰缠万贯.虽然同样处于社会的低层,但职业、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因而平民比之贫民的界定更为准确,也更具多样性.当然,人们更接受平民这个用语,是取平凡、普通之义,是从这个阶层的市民心理比较平和不易偏激的角度来说的,也是与官员、知识阶层相对应,与农民相区分.改革开放使全国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像农村少了贫农的称呼一样(各级农村的贫协组织早已取消),城市贫民的叫法似乎也已过时.这毕竟是社会的进步,是好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4.
人一生都企盼荣誉和优越. 人生积极向上,得益于诸多高尚而健康的情欲,如草木的物竞天择,欣欣向荣等.但人性中也潜伏着一些卑劣的品性,如自强,而寄希望于强者的闪失,以平衡弱势的心态.妒忌是其一,还有更等而下之的,这就是幸灾乐祸.  相似文献   

15.
“爱财曰贪,爱食曰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就有“贪婪无厌”之说;屈原在《离骚》中也慨叹“众皆竟进以贪婪兮,冯不厌乎求索。”可见,贪婪者自古有之。贪婪,不只局限于对金钱美食的欲望,对权力的渴求同样可以唤醒内心深处贪婪的本性。贪财的人不因得到财富而满足,恋官的人也不因得到禄位而遂愿。德国有句格言“贪婪是恶德之母。”弗罗希说得好:“贪婪的人必定会葬身在用自己毕生索取的金钱而垒起的坟墓中。”萨迪也说过:“贪婪的人,为了追逐金钱而在世界各地疲于奔命,殊不知,死神也紧紧跟在他的背后。”贪婪缘于贪心。巴尔…  相似文献   

16.
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可能遇到不平。明处的荆棘可能扯破你的衣襟,暗处的沼泽也可能阻挠你的征途。与此同时,妖娆的鲜花可能缠住你的脚步,飘然的赞美也会动摇你的执著。什么样的境遇都可能碰到,这就是生活。在生活中,一个人必须学会承受。如果不能承受,将会被种种喜怒哀乐所累,甚至折断自己前进的风帆。  相似文献   

17.
何必为年龄发愁/春天的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只要在秋霜里结好你的果子,/又何必在春花面前害羞?/有时候我也着急,/那是因为我的祖国还很落后,/我当踏遍人生的道路--/人民的事业与世长久,/谁的生命与它结合,/白发就上不了他的头。我一直被无产阶级革命家、先驱者邓颖超的这首诗所打动,短短的诗句写出了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执著。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出生入死,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今天的锦绣河山。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意气风发不减当年,吃苦在先,享受在后,谱写…  相似文献   

18.
美国《二十一世纪工作》一书的作者、哈佛大学的专家麦考比认为:工作可以证明我们的想法,我们的梦想是否真的有意义;在工作岗位上,我们必须善用天赋、驾驭冲动,潜能要用于社会,才算有所发挥。人不能离群索居,所以我们要有被需要的感觉,要拥有这份感觉;首先要获得别人的肯定,我们的尊严和自我价值.全靠别人对我们工作表现的认知与肯定。不工作,我们就会堕落。所以我们要工作。 据有关资料统计,以一个人活70岁计算,人平均有7年时间用于吃饭,23年的时间用于睡觉,再除去少年和老年的时间,人真正用于工作的时间只有短短的…  相似文献   

19.
没有人不想出人头地,干一番事业;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永不受欺侮。可如何能实现这些美好的愿望和宏伟的目标呢? 美国有一位桑德斯上校,65岁那年退役后,身无分文又孤身一人,当他拿到平生第一笔救济金时,只有105美金。在这困顿的时候,他想到了自己有一份可能使人喜爱的炸鸡秘方,或许可以将这秘方给餐馆,同时教他们如何制作,若是餐馆生意红火,自己就可能从中分红。可是他处处遇到冷脸,一回又一回地吃了“闭门羹”,整整两年时间一共被拒绝了足足1009次后,他才听到一声“同意”。一般来说,很少有人能受得了1…  相似文献   

20.
“人皆知涤其器,而莫知洗其心”(清·许廷荣)。涤器可以净物,洗心可以明志,在纷纭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自洗其心,洁身自好是远远不够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面对各种诱惑对心灵的侵袭,除了自洗其心,还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在心灵深处筑造起一道坚实可靠的篱笆墙,才能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戒私欲,泯权欲,拒色欲,自警自励,不管到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下,心篱都不能疏,不能放松自我警觉的忧患意识。生于忧患者都能自造心篱,克勤克俭。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