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声音     
《南风窗》2007,(13):12-12
中国应该建立100个股票市场中国股市"股权分置"问题最早的系统理论阐述者张卫星近日抛出一个先锋观点:中国股市的最核心症结,不是坐庄投机性炒作,也不是始终不能摆脱的政策市,而是现在只有沪深两个"国营"的股市和大约1500多家的上市公司,是非常"迷你的股市",孤立的两个股市和数量有限的上市公司,是中国股市当前各种怪现象的最核心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2.
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能否走出"国强必霸"的怪圈,实现和平崛起,日益成为一个大问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提出和实践给出了答案,和平发展观、安全观、义利观以新的观点表明了中国外交的和平理念,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国正在走出一条和平发展的大国外交新路。  相似文献   

3.
媒体     
《南风窗》2014,(23):14-14
<正>01中国股市自成一体英《经济学人》10月21日过去一个月,全球股市低迷,股民纷纷抛售持有的股票。9月底开始,美国,欧洲,日本的股票指数纷纷下跌了大约5到9个百分点,唯有中国的股市平稳发展。人们通常将中国股市比作赌场,输赢难定。过去10年里,资本控制形成了中国股市特立独行的局面。每当全球风险上升,投资者们便纷纷涌向世界各地的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4.
李志军 《南风窗》2010,(21):75-75
<正>人们喜欢拿"成长"来形容中国。而其实,换个角度,如跳出中国站在全球的角度来看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笔者刚拿到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截至9月26日,中国股市(上证综指)今年以来的跌幅已经达到-20.57%。而同期,却仍有一些市场在以欣欣向荣的姿态展现本国的经济发展,比如巴西的跌幅只有-0.57%,俄罗斯的股市涨幅为3.34%,而印度的涨幅更是喜人,达到14.77%。的确,这就是令世界投资者为之兴奋的新兴市场的典型代表。而加上中国,这四个国家被称为"金砖四国"。全世界的成长,不只在中国。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自由主义主导全球的背景下,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保持经济持续强劲增长。本文反对将资本主义等同于市场经济的理论,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看待中国改革的观点予以了驳斥。本文运用调节学派的理论,通过强调中国改革的原则和基本逻辑、总结时至今日的各个改革阶段、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提出假设,以历史的视角及展望未来20年的方式对中国的改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阐明在此过程中经济结构与社会制度的协同演变。  相似文献   

6.
邢少文 《南风窗》2012,(3):69-71
沪指10年涨幅为零,中国股市对于绝大多数的散户来说,仿佛10年梦一场,券商裁员降薪,基金业全线大幅亏损,谁在股市里赚钱?沪指10年涨幅为零,中国股市对于绝大多数的散户来说,仿佛10年梦一场,对于券商而言,则是靠"天"吃饭,丰欠轮流转。2011年,中国股市跌幅达到22%,一面是散户血本无归,或深度套牢,一面是券商业绩普遍下滑,另一方面却也有人欠年丰收。资本市场的权贵游戏仍  相似文献   

7.
媒体     
《南风窗》2011,(26):27-27
01中国的表现打败了看衰者美《福布斯》12月19日过去20年的大部分时间,经济学家都在预测中国经济的崩溃。但看起来他们都错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达到了40%。与此同时,美国只不过是区区0.5%。法兰克·纽曼可能是在职业生涯中管理过一家中国银行和一家美国大银行的唯一美国人。他说,中国股市今年表现不佳,但新兴市场都是如此。中国股市今年来的表现不及标准普尔500指数,但尽管有警告说中国的住房和银行体系都可能会遭遇打击,中国的交易所买卖基金比俄罗斯、巴西  相似文献   

8.
二十国集团(G20)第十一次峰会将于2016年9月4—5日在中国杭州召开,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G20峰会被称为"全球最具决策力的首脑级峰会",在全球经济合作与治理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G20峰会在中国的首次举行能否推动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它将给中国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它未来的发展前景又将如何?围绕这一系列问题,本刊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金灿荣进行了深入对话。  相似文献   

9.
媒体     
《南风窗》2008,(2):7-7
中国股市为何不影响中国经济?2007年10月创下高点时,中国股市比2005年低谷时上涨整整5倍。亚洲历史上,只有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股市曾有过类似的表现,其中台湾有过大盘在两年内暴涨600%的记录。在如此疯狂的涨势和明显的投机气氛下,任何理性的分析师都会认为,中国股市充斥着泡沫,而且这个大泡沫必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6,(12)
正实打实的利润状况——如果不考虑财务造假,则必然体现了中国实体经济正在发生的"危与机",以及即将到来的趋势。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A股上市公司和中国实体经济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即上市公司根本无法反映经济的实情。但这种看法只"对了一半"。在股市火爆时段,上市公司特别是中小盘股的股价由于"题材炒作"频繁,  相似文献   

11.
没有国内外的消费支撑,未来一旦经济过热,恶性通胀降临,出现伤筋动骨的大事,则是完全可能的。在当前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和股市楼市泡沫日益趋高的关键时刻,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走向是市场高度关注的话题。尽管中央此前已经数次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似乎并没有  相似文献   

12.
媒体     
《南风窗》2010,(24):11-11
<正>1今天的中国像19世纪的美国?【美】《时代》11月15日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世界经济霸权冲刺吗?是的,马丁·雅克在他的书《当中国统治世界时》中给出了确定的答复。不,经济学家约翰·马金和对冲基金巨头James Chano则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中国的经济泡沫迟早会破灭,到时中国会出现类似日本"失去的10年"那样的不景气局面。后一种看法也反映在畅销书《未来100年》中,这本书认为中国的未来不过是"日本的翻版"。  相似文献   

13.
国家金融资本,与身份暧昧的权贵特权资本,为争夺熊市反弹的利益,发生对冲。外部资本、民间资本居于两者之间摇摆不定。出于各方利益的共谋,中国股市重新进入了"无股不庄"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10,(1):45-45
<正>买中国股票,让女儿学中文,喝中国葡萄酒……全球著名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是美国人,却毫不掩饰自己的中国情结。10月24日,罗杰斯在"华山论剑·全球经济复苏与中国资本市场高峰论坛"接受采访时表示将继续看好中国经济,预测全球财富重心正在向亚洲转移,并表示在适当时机还会增持中国股票。  相似文献   

15.
刘开明 《南风窗》2010,(8):46+48-49
<正>未来10年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无人能撼。但是,如果我们的企业躺在这些优势上睡大觉,那么失败可能会来得很快。2008年9月到2010年3月,沿海地区的农民工遭遇了过山车般的命运拨弄。当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的大浪席卷过来时,工厂纷纷关闭,失业农民工人数多达2000多万。2009年5月以后,出口形势日渐好转,"中国工人"又因为帮助国家"成功保八"而荣登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榜亚军。在2010年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16,(22)
正一级市场的暴利和二级市场的巨亏,或许这才是股市对所谓"贫困地区"进行"转移支付"的本质。眼巴巴望着纳斯达克股市不断改写着历史新高的纪录,沪综指花了9个月时间,仍爬不出3000点一带的泥沼,前三季度以15.1%的跌幅表现,在全球主要股市中垫底。中国证监会在这个时候又出台了资本市场扶贫的新规,一些人认为,这犹如给股民伤口上撒盐。对此,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金融证券专家谢百三带病发声,  相似文献   

17.
"黄马甲"运动的发生反映了法国社会高福利与经济效率之间的矛盾、国家政治结构的失衡以及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之间的张力,也严重损害了法国的国际形象,将在一定程度上牵制法国积极进取的外交和在欧洲一体化中提供领导力。随着法国政府作出相应的回应,"黄马甲"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这场没有中心、没有组织、没有代表的运动也将慢慢趋于尾声。然而,未来是实现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之间的良性互动,还是变成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之间的恶性循环,依然考验着法国政府未来的内外政策。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中国经济能否成功实现软着陆,消费和社会投资能否"雄起"是关键。如果有几步棋,能同时解决楼市、股市和企业效益的问题,那么就一定可以同时解决中国的消费问题和投资问题,并带领中国经济摆脱低迷。  相似文献   

19.
许利平 《当代世界》2013,(10):36-39
201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之际,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成为"10+1"合作的典范,引领着东亚合作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日益紧密的时代,中国—东盟合作不仅具有地区意义,而且具有全球示范效应。10年的中国—东盟合作,是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工作的亮点,值得好好总结,同时更应务实谋划未来发展的方向,使中国的发展更好地惠及周边,为中华民族的两个百年梦想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缥缈 《南风窗》2008,(21):37-40
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直接打压市场,对市场管理者的政治要求非常低,而这正是中国式股市现状的背景条件。在并非"别无他法"的情况下,政府的价格管制以及非市场化的"全干预"政策,更是中国整体政治生态在资本市场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