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是每一种民族的歌声,都能成为一种人类的文化: 不是每一种民族的服饰,都是穿在身上的史诗; 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包容万象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 这里有体现了“和”的哲学的侗族大歌,这里有用美丽回答苦难的坚强的苗族,这里有诗意地栖居的历史风景,这里有古代中国的精神缩影。这里的30多个民族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
儒家思想与民族精神○谢军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和民族的昌盛来自一个强而有力的民族精神,和由这个民族精神所形成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世界上有众多的民族,各民族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形成与该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美美与共     
正不是每一种民族的歌声,都能成为一种人类的文化;不是每一种民族的服饰,都是穿在身上的史诗;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包容万象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里有体现了"和"的哲学的侗族大歌,这里有用美丽回答苦难的坚强的苗族,这里有诗意地栖居的历史风景,这里有古代中国的精神缩影,这里的30多个民族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4.
苗族刺绣是苗族服饰文化的一部分,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在苗族传统社会中,刺绣是苗族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是族徽、民族精神的象征。就苗族刺绣而言,它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也是一种技能。随着当今旅游市场的发展,如何把苗族刺绣这一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纳入到旅游品的设计与发展中去,是一个重要课题,也非常具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胡杨 《理论与当代》2014,(11):52-53
正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史诗。其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苗族的古歌古词是一个民族的心灵记忆,是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和"经典",具有史学、民族学、哲学、人类学等多方面价值。由于苗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字,《苗族古歌》的创作与传承只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人文:民族精神重建之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在黑格尔看来,世界历史的进程无非是民族精神的发展。把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简单地推演为精神的运动,这使得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陷入了巨大的理论困境。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而,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实践史。但是,凸出历史发展的实践意义,并不等于否定精神的价值。完全漠视民族精神在历史发展中的能动作用,不仅会落入旧唯物主义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感性直观的误解,而且也歪曲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本质。也正如马克思所发现的,社会生活虽然是实践的,但实践主体的历史活动并非是一种丧失了“普…  相似文献   

7.
《当代贵州》2011,(9):66
射弩射弩是一项在我国云南、贵州、海南、湖南、广西等地盛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瑶族、傈僳族、怒族、苗族、彝族等民族都有使用弩的悠久历史。他们不仅用弩狩猎,还把弩作为装束和定情的信  相似文献   

8.
恋爱、婚姻与家庭,是人类永恒的课题。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外界对贵州少数民族的婚恋习俗误解颇多。为增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贵州省文物部门建立了我国第一家民族婚俗博物馆。这个新颖的民族民俗博物馆一面世便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快成为西南旅游线上的热点。同许多少数民族一样,苗族同胞历来十分重视婚恋教育,突出表现在从小就抓孩子们的唱歌、跳舞、蜡染、刺绣等传统技艺的培养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一、提升文化自觉的培育力松桃地处湘黔渝边区结合部,是黔东北地区至今唯一保持苗族传统文化突出而富有特色的自治县,以苗族为主的22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70万人的48%。对松桃文化的自觉,必须追溯文化根脉,历史上,松桃"地接川楚、位遏三湘",处于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夜郎文化的缓冲带,同时受中原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影响,使这里保存很多古老的原生态文化习俗和富有神秘色彩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尤其是苗族文化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积淀。实现新时期文化的高度自觉,关键在于加大培育力,核心是在中华民族主体文化的大背景下,提升对民族文化地位作用的认知水平和民族文化的认  相似文献   

10.
射弩     
《当代贵州》2011,(9):66-66
射弩是一项在我国云南、贵州、海南、湖南、广西等地盛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瑶族、傈僳族、怒族、苗族、彝族等民族都有使用弩的悠久历史。他们不仅用弩狩猎,还把弩作为装束和定情的信物。1986年,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射弩被列为竞赛项目。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是人类历史上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不朽篇章,抗战精神更是一笔宝贵的民族精神遗产,将永载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相似文献   

12.
黔东南,吐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馆这里有魏晋遗风、唐代发型、宋朝服饰、明清建筑这里是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家园这里有人类保存最古老的歌谣这里的民族民间节日文化、民族服饰文化、民族饮食文化民族婚俗文化、民族歌舞文化独具特色,原汁原味苗族飞歌似行云流水侗族大歌似天籁之音  相似文献   

13.
李正云 《当代贵州》2009,(11):F0004-F0004
苗族银饰历史久远、品种丰富、工艺精湛。银饰艺术不仅表现了苗族人民热爱自然与勤劳智慧.也深蕴着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苗族银饰犹如贵州高原上用白银谱就的诗韵、抒写的华章。  相似文献   

14.
正建筑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社会物质与精神现象,"集中地表现了建立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的全部人类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从各种形式的劳动生产、生活、社会结构、思想文化到变革社会的现实的政治活动,无一不包容在内"。主要分布在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镇宁、关岭、紫云以及贵阳、六盘水周边地区的布依族民居建筑,既是当地民族文化的活态载体,也是构成整个村寨聚落的基本单元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布依族的历史起源、地方特征、生产方式、生活状态、图腾崇拜、礼仪习俗、居住模式、伦理制度、家庭结构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苗族刺绣于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门古老的技艺代表了我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近年来,苗绣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苗绣产品在市场上走俏。贵州苗族刺绣(以下简称苗绣)于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门古老的技艺代表了我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绣面上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图案源于自然,取自苗族上古传说,一幅幅绣作演绎了苗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故事。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性的集中表现,凸显一个民族共有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品质。民族精神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渗透在民族的整个机体中,贯穿在民族的全部历史长河中。民族精神具体表现为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情感表达、精神气质和民俗习惯等等,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和支撑力。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标志,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立足点。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民族精神是人类精神的特殊表现形态和样式。换言之,民族精神是具体的,人类精神存在于民…  相似文献   

17.
《前线》2014,(9)
<正>抗日战争结束已经整整69年了,战争硝烟早已散去,我们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却没有因岁月远去而淡化,抗战中彰显的爱国主义、万众一心、牺牲奉献、与强敌血战到底的民族精神,经历史长河洗礼和积淀,愈加清晰而厚重。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抗日战争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争取独立解放、追求富强光明的道路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起点。  相似文献   

18.
自逐鹿中原失败后,苗族开始了历史性的南迁。黔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入黔、入滇的要道。苗族从中原迁徙至西南乃至走向世界,黔东这块美丽的土地留下了他们的足迹。黔东是历史上民族迁徙的大通道,今天是民族文化的大观园。黔东文化也必然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王维杰  薛立刚 《奋斗》2005,(1):15-16
当历史已经变为世界历史的条件下.全球化浪潮正袭击着世界和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撞击着世界各民族和中华民族每一个国人的心灵。党的十六大适时地把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提高到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高度,进行全面而科学的阐释,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当代意义的准确判断和科学把握。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  相似文献   

20.
贵州黔东南苗族传统生态文化,是苗族先民在适应和改造本民族独特自然生存环境的历史过程中所总结、提炼出的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人和谐相处为基本原则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本文从低碳经济的背景入手,分析指出低碳不仅是一种社会存在的状态和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而且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然后从苗族对森林、水资源的保护,对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农作物种植方面的经验,低碳生活方式宗教文化五个方面阐述了黔东南苗族生态文化内涵,最后提出苗族生态文化对低碳经济的启示:传承苗族文化、保护自然环境,加强低碳经济体制机制建设,倡导低碳消费等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