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邹碧华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从成为法官的第一天起,他就恪守着"做一个有良知的法官"的承诺,把自己称为"庭前独角兽"。为追求公正,他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开创未成年人起诉亲生父母先例;为追求公正,他旗帜鲜明地为改善律师执业环境呼吁;为追求公正,他把学习作为毕生事业,成为当代中国"学者型法官"的杰出代表……2014年12月10日,47岁的邹碧华在参加司法体制改革座谈会途中,突发心脏病,因公殉职。他的  相似文献   

2.
<正>法官是整个司法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因素,直接维系着社会公平正义价值的实现。构建科学合理的法官业绩评价体系,对法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全面考察,给予法官及时、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运用于法官遴选、任职、晋升等环节,有助于激发法官队伍的内生动力,促进法官自觉提升司法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增进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赖。对法官业绩的评价不同于一般的绩效管理,更应考虑到法官岗位的特殊性。"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它不仅包含有人的理性和意志,而且还包含了他的情感,他的直觉和献身,以及他的信仰"[1(]P3),审判权的独立地位和法官职业所崇尚的"尊荣感和使命感"对法  相似文献   

3.
2006年4月5日,笔者到北京市昌平区"文革"物品收藏家刘平起家看他收藏的名人手札.在他众多的藏品中,一封华罗庚在"文革"期间致周恩来的"请求信"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在"深圳法院系统掀起反腐风暴"的新闻中,有个小标题特扎眼:"人民满意的好法官"被"双规".很多人都会不解,一个"人民满意的好法官",怎么会被"双规"?如果他是个"坏法官",人民怎会"满意".既然"人民""满意",就没有理由被"双规".到底是不该"双规"还是人民不该"满意"?  相似文献   

5.
启示一: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庭审现场一位人士对记者回忆:"董锋声音很小很小,听不清楚,低着头说话,审判长不断要他‘抬起头来’。"让这位旁听者记忆犹新的是,当法官问他是否承认那些犯罪事实时,他痛哭  相似文献   

6.
<正>罗卫平被认为是上海第一个向公众袒露病情的重度抑郁症公务员。前法官的身份让他的患病史被媒体放大,里面提到最多的一个缘由,是他受不了官场潜规则。但事实并非如此,他讲道:"潜规则只是一根稻草。"  相似文献   

7.
画中有话     
"老邢倒下,他的车不能停下。"52岁的杭州的哥邢选根近日突发脑溢血昏迷。家里还有个病妻,他昏迷后,全家靠女儿3000元工资过活。为了帮助邢师傅一家渡过难关,他所在车队的50多名的哥的姐自发接过他的方向盘,"每人开半天,赚钱支付医药费"。如今,邢选根的浙AT4597出租车,继续在杭城的大街小巷行驶,传递着无声的爱。  相似文献   

8.
浓墨加异彩 重塑“小飞虎” 邢克勤厂长酷爱体育,并且对风浪情有独钟。几年前,他远涉重洋赴美国考察时,曾在碧波万顷的大海前为自己留下一张照片。照片上的邢厂长脚下是一丛犬牙交错的海岸怪石,背景是滔天滚滚的白浪。他妻子说:“老邢最喜欢这一张照片,因为身  相似文献   

9.
他的肩头担着公平正义,他的心里装着人民群众,他把事业看得重于生命。他,就是—— 15年前,崔正涛因患严重风湿性心脏病而装上了人工机械瓣膜,从此,他有了一个"铁心"法官的称号。在15载春秋里,他靠着药物和机械瓣膜维持着心脏的正常跳动,以惊人的毅力和坚强的信念在基层法院的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直到2009年8月25日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更无愧于"全国模范法官"的光荣称号。2010年3月2日,中共甘肃省委追授崔正涛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向他学习。  相似文献   

10.
在三穗县邛水河畔,有一位深受群众称赞的"田间法官"——潘年聪。18年来,他变坐堂办案为主动服务,一有时间就深入辖区6个乡镇,走家入户进行现场调解,将矛盾化解在群众家门口。"他是大家的好法官,哪里需要哪里跑,随时招呼随时到。"当地群众的这句评价,是潘年聪多年来任劳任怨工作的写照。即使住得偏远的群众,往往一个电话,就能把潘年聪"召"到争议现场。有一次,瓦寨镇屯上村欧家两叔侄因建房发生纠纷,潘年聪闻讯后火速赶往30公里外的屯上村进行调解。  相似文献   

11.
去年秋,深圳市中级法院腐败窝案东窗事发,轰动全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该院副院长裴洪泉,办案人员在他家中搜出2700万元人民币和95万美金。这位全国"明星法官"最  相似文献   

12.
当前法院审判资源的配置,以及"法官+书记员"工作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对"法官+书记员"工作模式分工状况进行分析,认为构筑"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新型工作模式是当前问题的解决之道。通过对审判事务与审判辅助事务进行合理区分,进一步明确法官与审判辅助岗位的职责权限。明确审判辅助人员的性质和定位,厘清法官与审判辅助人员的关系,增设法官助理,重新调整法官与审判辅助人员的职责分工。提出新型审判模式下法官与审判辅助人员职责的合理分工,希望对司法改革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在二十年的法官生涯中,李军录同志以勤政廉洁而著称,曾十多次受到省地县的表彰奖励。2000年,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官"称号。"当法官,只有自身清廉,才能公正执法"。李军录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案子一进门,两头都托人"。这是当今百姓对说情风干扰法院办案的一种说法。面对熟悉的面孔和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李军录深知:"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不贪、不占,不沽名钓誉,法律的天平就不会倾斜。"他在办理一件离婚案时,由于男女双方结婚才三个月,女方提出离婚,按照法律规定,女方要返还一定数额的彩礼。为了少返…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16,(3)
正编者的话他叫邹连德,一位获得过"鲁迅版画奖"的优秀版画家。他的儿子叫邹碧华,一位风华正茂、深受法官和律师尊敬的优秀法官。2014年12月10日,47岁的邹碧华在工作途中因心脏病突发骤然离世。有什么比白发人送黑发人更大的痛苦!父亲邹连德用了一年的时间为因公殉职的儿子画像,两幅水彩画,一颗思  相似文献   

15.
法官职业化,是相对于行政化、大众化而言的,是指法官以行使国家审判权为专门职业,并具备独特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地位.[1]基层法院是"审判金字塔"的基础部分,实现法官职业化,重点和关键在于实现基层法院法官的职业化.  相似文献   

16.
孩子的信任     
一个小男孩儿找到了法官,生气地对法官说。他要告发一个大坏蛋。法官问他:“你能告诉我这个大坏蛋做了什么坏事吗?他发动了一场核战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 ,法官是法庭的主体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法官有各种各样的职能 ,但是 ,无论是法官的断案还是当事人参与的法律程序 ,都是围绕证据进行的 ,最后法官必须依据证据做出裁定 ,这里就有一个认证的过程 ,虽然当事人也参与整个认证过程 ,但是归根结底他却是法官独自的职能。认证过程是一个牵动全局的程序 ,文章从法官的角度出发来认识认证程序 ,期望使法官的认证职能更加清晰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郭兴利似乎是一个很在意"仪式感"的人。"为什么法庭上一定要有国徽?因为它象征着国家权力。有了它,人们就会在无形中敬畏、相信法律。"他很执拗地相信着符号的力量。在当法官之前,郭兴利是从不抽烟的。如今,他已是老烟民一个。24年前的一天,他走进一个老农的家中,接过了人  相似文献   

19.
法官责任制是司法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是深化人民法院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着力点和关键环节。建立和完善法官责任制,是防范冤假错案、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举措。实行主审法官责任制应赋予主审法官独立的裁判案件的权力,由其对所审理的案件负责,改变"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审判分离现象,能够有效去除审判权运行机制的行政化,提高法院的审判质量。同时,要加大对法官职业的保障力度,增强法官的主体地位,提高法官自身的职业荣誉感,增强法官的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春,有关"土霸王"周腊成和贪法官孟来贵的消息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在三晋大地上不胫而走。2007年2月13日上午,孟来贵终于站在了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被告席上。这是他平生最痛苦的时刻。手腕上寒光闪闪的手铐和面前"被告人"的牌子,他觉得都是那样的刺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