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嘉树 《台声》2000,(5):1-1
近日来 ,台湾民进党的当权人物不断放话 ,表示愿到大陆访问 ,也欢迎大陆领导人访问台湾 ,两岸可以谈“三通”问题 ,如果“一个中国”作为议题而非前提 ,双方也可以谈。这些话似乎是想展现一种理性务实、追求和解的态度 ,对此北京将如何回应 ?其实 ,台湾新领导人的上述姿态 ,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 ,当年李登辉不是也表示他想到大陆做“和平之旅”吗 ?不是也扬言要亲自陪汪老在台湾走走看看吗 ?不是也放话说在“两国论”的基础上 ,双方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吗 ?但是 ,既然李登辉背弃了一个中国原则 ,他就失去了同大陆对话的资格 ,什么“和平之旅”之…  相似文献   

2.
继前不久陈永扁发表“台湾要走自己的路”的“台独”言论后,8月3日,他又公宣称“台湾不是人家的地方政府或一省,也不能成为第二个香潜和澳门。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一边一国,要分清楚。对岸中国讲的所谓一个中国原则或一国两制,就是对台湾现状的改变,我们不可能接受,因为台湾的未来、现状改变与否不是任何国家、政府、政党或个人可以片面替我们决定的,只有2300万伟大台湾人民才有权利对台湾前途、命运、现状做选择或决定”。他还公然提出用“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台湾的末来和前途。  相似文献   

3.
陈水扁2月27日召开台湾“国安会”,正式宣告终止“国统会”运作和“国统纲领”适用。什么是“国统会”和“国统纲领”?陈水扁为什么在此时“终统”,以及如何应对?笔者想围绕上述问题谈谈个人浅见。何谓“国统纲领”?“国统纲领”就是“国家统一纲领”的简称,它是1991年2月,由台湾当时的执政党—中国国民党汇集朝野的智慧制定的,其目的是“用以凝聚全民的共识,迈开统一的步伐”。“国统纲领”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愿望:中国的统一是海内外中国人共同的愿望;2.目标:建立自由、民主、均富的中国;3.原则: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  相似文献   

4.
李立 《台声》2006,(2):12-12
陈水扁元旦讲话一出,岛内各界同?谴责,李敖甚至骂陈水扁的讲话是“放屁”。陈水扁大放“独”言,其两岸政策不是进步,而是倒退。且让我们看看陈水扁元旦都放了哪?“独”话。陈水扁重谈“台湾主体意识”。 说什么“台湾是我们的国家,土地面积3万6千平方公里。台湾的国家主权属于2  相似文献   

5.
李登辉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讲演中再一次宣扬他的“台独”理念。他不仅声称要给台湾以新的“定位”,而且提出“要向不可能事物挑战”。那么他究竟要向什么挑战? 李登辉赴美前曾一再声称,海峡两岸目前是“分裂分治”,“大陆主权不及于台湾,台湾主权不及于大陆”。并有台湾官方人士跟着补充,要以“大陆代表大陆,台湾代表台湾”的模式参与国际活动,加入国际组织。李登辉返台之日又表示,台湾“目前最欠缺的”是成为“一个有主权的国家”。寥寥数语,道出了李登辉的真实用意,他所要挑战的首先是“一个中国”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随大流与独树一帜 你可能是一个不习“水”性的初下海者,想做生意,又不知从何做起。你也许是一个在商海中摸爬滚打过一阵子的“老江湖”,但无有建树,想改弦易张,另择他业。究竟怎样选择自己的经营项目呢?不同的生意人,具体情况不同,思想观念有异,选择行业的原则也不尽一致。有的人喜欢“随大流”,哪里生意兴隆,就往哪里凑;哪里获利高,就往哪里挤。而有的人偏爱独树一帜,做生意总是独辟蹊径,领先一步,当人家都往这里挤的时候,他已悄然撤出,又暴新的冷门去了。  相似文献   

7.
台湾经济发展模式特征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台湾经济经过4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农工并存的二元经济社会到工业化的现代经济社会的转变。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台湾经济发展的模式特征是什么?其发展模式给当前经济带来何种困境?本文拟从这二个方面作一分析。一、模式特征反映经济运动形式的模式,从发展的角度看,是规定经济成长目标及其主要内容的基本框架。根据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经济发展模式有传统的经济增长型、变通的经济发展型和激进的经济自主型三种。从战后发展历程看,台湾经济比较接近第二种发展模式,即克服了第一种模式的“不发展的增长”,但也未摆脱第三种模式的“不发达的发展”。战后初期台湾经济社会基本处在农工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即一方面是数量有限的资本主义工业部门;另一方面是数量庞大的传统性农业部门。在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8.
主要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几位青年研究人员编写的《今日台湾100问》,已于1988年5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汇集并解答了100多个人们普遍关心的今日台湾各方面问题,如:台湾经济是怎样“起飞”的?台湾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何在?“美援”对台湾经济发展起了什么作用?台湾农村有没有地主?第一次“土改”后为什么又提出第二次“土改”?台湾为什么会有75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它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新台币升值的原因何在?为什么台湾当局既宣布解除“戒严令”,又提出“国安法”,二者有什么不同?国民党对大陆采取哪些政策?“台独”的主要论调是什么?在台湾有没有市场?台湾还有国民党  相似文献   

9.
晓京:在一次关于“民主与法制”的座谈会上,与会者都指出民意是实现国家民主化的重要问题。但为何重要,都没有具体谈。王先生,您能在这个问题上给我一些具体启示吗? 王:不敢谈启示,只能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说民意重要,是干真万确的。记得“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这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何以如此?如何预测未来之趋势?来自台北的海峡两岸商务协调会会长张平沼先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张平沼先生于1939年生于台湾高雄市,1967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法律系.曾任新竹、台中地方法院检察官、“台湾立法委员”、“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召集人,现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台湾省商业会理事长、海峡两岸商务协调会会长等职.不久前,他到北京协助台湾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简文秀女士举办个人演唱会期间,记者对他作了简短的采访.话题由如何评判近年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开始.张先生认为,对这个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应把它放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去寻找原因.目前世界上区域性经济发展迅速,欧洲共同体已有十几年的历史,是个典范;北美自由贸  相似文献   

11.
两岸要闻     
江泽民谈台湾、澳门回归问题 国家主席江泽民于1997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对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在接受媒体采访谈到台湾问题时,江泽民主席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的一个省。中国对台湾一贯采取“和平统一”、“一同两制”的方针。他说,1995年初,他就发表过八点建议,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改变。江泽民重申,中国欢迎台湾当局能够回到“一个中  相似文献   

12.
在2月13日的全区人才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花了长时间谈广西企业家的成长问题,言辞之郑重,期望之殷切,令人印象深刻。他说,我们的企业为什么搞不上去?为什么很难做大做强?问题出在哪里?就出在广西缺乏优秀的企业家,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的“帅才”、“领军人才”,这个问题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13.
唐树备 《台声》2002,(5):10-11
我们认为,“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是: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作为国家主体的祖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包括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与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外国人投资等均受法律保护。两岸统一后,台湾成为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司法权包括终审权,享有一定的外事权;可以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派军队和行政人员驻台;不向台湾收税;台湾的各界人士可…  相似文献   

14.
民进党执政近7年来,全岛经济一直不振,今年的增长率仍然在4%左右徘徊。不久前,《联合报》刊文指出:台湾经济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那么,台湾经济的“内忧”和“外患”表现在哪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何在?内忧重重首先,经济竞争力明显下滑。一般来说,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创造财富的能力。竞争力的高低,关系到一国或地区的富强程度。根据今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去年台湾经济竞争力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分别从第11下滑到第18和从第8下滑到第13位,主要原因是“制度环境恶化和基础设施差”…  相似文献   

15.
陈峰 《中州统战》2000,(4):13-13
谁最希望“台独”?要让我说,最爱“台独”的,应该是惟恐中国不弱的人!只是,这希望太渺茫。中国发表了“白皮书”,警告选择“台独”就是选择战争,岛内和国际上有些人就不高兴,这也可以理解:打到了要害处,不让他叫两嗓子,他能甘心吗!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台湾岛内一些想搞“台独”的人,天天说自己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问题是上查几代,他们的祖先多是明末随郑成功大军迁到台湾的,当时的誓言可是要抵抗外族入侵,恢复中国啊。时至今日,却有他们的后代提出了“台独”的主张,不知他们的祖先天上有知,会有什么样的感想?说实话,两…  相似文献   

16.
化青 《台声》2000,(5):4-5
台湾新领导人产生后 ,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 ,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对台湾新领导人将“听其言 ,观其行” ,对其何去何从拭目以待。同时 ,海内外中国人高度关注台湾新领导人的动向 ,纷纷以各种方式敦促台湾的“新人新政”改弦易辙 ,接受一个中国原则 ,首先是拿出实际行动 ,认真、严肃地在一个中国的大框架内改善两岸关系。必须“明白当前形势”香港《联合早报》载文指出 ,岛内选举结果表明 ,60 %多的选民对台湾新领导人的两岸政策和他上台后的两岸关系不放心 ,不支持他的“台独”立场 ,而他的支持者大…  相似文献   

17.
日前台湾联合报举办“为台湾经济开路高峰会”,讨论与诊断台湾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寻找台湾经济发展的出路。就在此时,台湾经济学者马凯教授却发表奇谈怪论,认为台湾最大危机不是在韩国,而是太过依赖大陆。他表示,台湾这十多年来中上游原料生产在台湾,但下游组装在大陆,出口市场在欧美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大陆5年前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严重冲击台湾经济命脉。他进一步表示,“台湾的经济成长率里,高达75%来自大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近日看到《理论月刊》发表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不等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简称《不等于》)的文章,作者刘烈龙同志把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分开来,认为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是进人社会主义之前的一个阶段,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属于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阶段,作者还提出要建设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并“采取倒位或退位的方式”,“从社会主义向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逆向运动”。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并也想就此问题谈一些看法。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大厦的基石,是我们…  相似文献   

19.
一、“公投”遭台湾民众否定3 月20 日晚台湾“中选会”“主委”黄石成宣布了两项公投的结果:投票率未过半,“公投”不过关。他宣布说,两项公投的投票率分别是45.17% 和45.12%,都没有过半数,“公投”无效。两项“公投”第一题为“台湾人民坚持台海问题应该和平解决。如果中共不撤除瞄准台湾的飞弹、不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您是否赞成政府增加购置反飞弹装备,以强化台湾自我防卫能力?”第二题是“您是否同意政府与中共展开协商,推动建立两岸和平稳定的互动架构,以谋求两岸的共识与人民的福祉?”美联社评论说,“公投”的失败是对陈水扁的一个沉…  相似文献   

20.
孙宇 《两岸关系》2003,(10):66-68
当时,台湾的年轻人多半沉迷于西洋音乐,几乎不听民族音乐。然而,在一次淡江大学举办的西洋演唱会上,一位名叫李双泽的学生,带着可口可乐冲上表演台大声问道:“喝的是可口可乐、听的是西洋音乐,请问我们自己的歌在哪里?”在台下一片惊愕之中,他拿起吉他唱起了民歌《补破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