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松涛 《湘潮》2023,(10):14-15
<正>白面书生上“梁山”,率领百姓打江山毛泽东本是一介书生。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国共合作后,蒋介石拿到了“枪”——他在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中任校长,后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毛泽东拿到了“笔”——他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25年10月兼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  相似文献   

2.
正毛泽东在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领导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非常关心和重视报刊工作。在大革命时期和建国后,毛泽东分别与广州的四份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大革命时期,青年革命家毛泽东曾三下羊城进行革命活动。期间,他出任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分别主编和创办《政治周报》和《农民问题丛刊》两份报刊,在宣传革命思想和广东革命政府的成就、揭露国民党右派勾  相似文献   

3.
先祖父仇鳌,字亦山,湖南汩罗县人。1905年赴日本勤工俭学,毕业于明治大学。后来,他与黄兴、宋教仁等组织华兴会,并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倒袁”、“护法”运动。1919年至1922年底,仇鳌在湖南长沙建立船山学社并筹集了几千块大洋资助毛泽东创办“湖南自修大学”。仇鳌任校长,毛泽东任教务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他始终坚持在湖南组织民众抗日和做难民赈济工作。1949年8月在湖南和平解放中,仇鳌负责民方,程潜负责政方,陈明仁负责军方,三方共同努力,致使湖南和平解放得以成功。同年11月,仇鳌应毛泽东电邀赴京,历任全国政  相似文献   

4.
于右任先生是驰名中外的书法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不仅是国民党元老和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好朋友。在他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与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特别是和周恩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开国共合作之先河 早在大革命时期,于右任就积极支持国共两党合作。 1922年陕西靖国军失败后,于先生离陕赴沪。恰巧这时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驱逐了不称职的原任校长,要求改组学校,成立上海大学,并拟从陈独秀、章太炎和于右任三位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5.
周以栗,1897年10月生,湖南长沙人。长沙师范学校毕业,曾在周南女校等当教师。期间,周以栗认识了徐特立、何叔衡等,并通过他们认识了毛泽东,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4年,周以栗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春,周以栗任国共合作的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第一届执行委员、省党部中共党团书记,参与统一战线和工农革命运动的领导工作。1926年,周以栗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组织部秘书、青年部部长,参与组织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湖南农民运动。1927年初,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到武汉筹办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后任农讲所教务主任。大革命失败后,周以栗任中共河南省委…  相似文献   

6.
张家康 《湘潮》2012,(6):4-7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和许多共产党员一样,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他在国民党中央机关工作了3年,担任过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组织部秘书、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等职。  相似文献   

7.
一蒋介石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发展和破裂的关键人物之一。大革命时期,蒋介石曾任黄埔军校校长,历任镇压商团、平定刘杨和两次东征的总指挥;国民党二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执委常委,二中全会后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相继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主席、组织部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党部军人部部长等要职。这就是说,在整个大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8.
广州是毛泽东长期生活、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1923至1926年,毛泽东曾多次来到广州从事革命活动,他先是在广州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讨论和起草各项决议案及大会宣言,在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委员、中央局秘书,成为负责中央日常工作的三名成员之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后,毛泽东和许多共产党员一样,在广州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他在国民党中央机关工作了3年,担任过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等职,并主编过《政治周报》,还担任过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广州所从事改造中国的伟大实践和对中国革命和发展道路进行的睿智探索,是其人生中的一次重要历练,对于其后来的崛起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在羊城留下的深深足迹,也永远印刻在了广州人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9.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毛泽东的经典著作之一,该文影响之大、版本之多是罕见的。笔者曾经对各种版本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广为收集,现就该文的出版发行情况进行初步探讨,敬请方家指正。大革命时期的出版情况1927年3月5日,中共湖南区委机关刊物《战士》周刊第35、36期合刊刊登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前两部分,即“农村革命”和“革命运动”。3月8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报刊登了该文的前两部分内容。时隔20天,3月28日的《中央副刊》第7号也发表该文的部分内容。《中央副刊》是武汉国民党《中央日报》副刊,主编孙伏园…  相似文献   

10.
瞿秋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是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1年1月,瞿秋白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记者的身份赴苏俄考察,1922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1月,随同陈独秀回国。 回国后,瞿秋白任《新青年》、《前锋》主编,以后又主持编辑《布尔什维克》,发表了大量政论文章,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大量拓荒工作。他力主国共合作,因而深得孙中山的器重,于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他参与国民党的领导工作。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瞿秋白成为继陈独秀之后的中共最高层领导人。1930  相似文献   

11.
<正>一、国共合作实现,孙中山决定加强宣传工作在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曾经三次来穗。1923年6月,毛泽东第一次来穗,出席在广州举行的中共三大。1924年1月,毛泽东第二次来穗,出席国民党一大。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2月中旬,毛泽东从广州来到了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由于在上海积劳成疾,经中共中央同意,毛泽东于1924年12月回湖南休养。就在毛泽东回湖南前1个月,孙中山北上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谋求国内和平统一,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日益  相似文献   

12.
谭平山与南昌起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平山,与陈独秀同为中共广东党组织的创始人。大革命时期受中共中央委派任国民党中央常委、中央组织部长、中共驻国民党党团书记,推动国共合作的发展,是大革命运动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13.
“周主任年轻有为,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 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戴季陶为政治部主任。但是戴季陶辜负了孙中山的期望,他反对国共合作,歪曲三民主义,后因与国民党右派分子张继发生矛盾而不辞而别。 戴季陶走后,政治部无人负责,形同虚设,孙中山忧心如焚、食不甘  相似文献   

14.
周里是大革命时期就投身革命的老布尔什维克。他在湖南省立第三师范读书时就参加革命活动。1927年春,由共产党员刘寅生介绍进入国共合作创办的国民党湖南省党校学习。“马日事变”之夜许克祥叛军用机枪封锁党校大门,搜捕革命师生,周里越墙逃出。在湖南第一师范,遇到共产党人黎育教。黎问周里:“你打算怎么办?怕不怕?还干不干?”周里斩钉截铁地回答:“怎么不干,坚决干,砍脑壳也不怕,革命到底!”黎育教说:“对,就是要干,要革命。你回酃县去(今炎陵县),秘密恢复农民协会,三三两两,从小到大地发展农会组织。”7月黎育…  相似文献   

15.
1924年至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共产党的力量还很弱小,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只允许进行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这是当时共产国际、国民党、共产党三方达成的共识。也就是说,国共合作期间发动的“大革命”(北伐战争)没有也不可能改变革命的性质。北伐战争正式开始时,吴佩孚、孙  相似文献   

16.
李琦 《党的文献》2011,(4):106-112
仇鳌(1879—1970),字亦山,湖南湘阴人。早年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是同盟会创始人之一,曾襄助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首倡辛亥革命,担任国民党湖南支部主要负责人。1921年帮助毛泽东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并任校长。1949年参加争取湖南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湖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政法委员会委员。仇君好,1939年生,原北京市机械局工程师。  相似文献   

17.
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 ,国民党的农工政策和实践对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研究这一时期国民党农工政策和实践对深刻认识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及大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农工政策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对这一问题作一简略评述 ,以抛砖之劳求引玉之获。一早在 1 90 5年 ,国民党的前身——中国同盟会成立时 ,就已提出“平均地权”的经济纲领 ,随后又将其明确表述成民生主义。孙中山初步提出解决农工问题的方法。他曾对袁世凯说 ,“中国以农立国 ,倘不予农民自身求彻底解决 ,则革新非易”1;认为“农之所以困”和“工人劳…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从台北国民党党史馆获得几通未曾公之于世的信札,对于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时代情境和当事人的个性特色颇有帮助,兼具史料与鉴赏价值。其中,毛泽东的亲笔信札有3封,都是他担任国民党要职时写给国民党中央的短笺。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之后,毛泽东即返回湖南领导农民运动。1923年6月,毛泽东出席了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大会接受共产国际的指示,决定与国民党  相似文献   

19.
任作民是任弼时的堂兄 ,1899年9月出生于湖南湘阴县塾塘乡(今汨罗市弼时镇)上桑冲。1920年4月 ,他与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罗亦农等湖南青年一道赴莫斯科东方大学留学 ,1925年回国后在中共中央秘书处工作。大革命失败后 ,先后担任过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长、山东省委书记等职 ,两次被捕入狱 ,度过了近7年的铁窗生涯。抗战爆发后被党营救出狱 ,任湖南特委书记、省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组织部长等职。1939年底奉党中央电召赴延安 ,任西北局秘书长。1942年2月在延安病逝 ,毛泽东亲自为他的墓碑题写了碑文。今年是…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写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时,其论述主体"我们",并不特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而是指"革命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下,结合此文最初发表时的文章结构、最初发表刊物的性质,以及毛泽东当时的身份,这个"革命党"不是特指中国共产党,而是指国共合作时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加入其中的中国国民党。随着国民党日趋分化为左右两派,"我们"所指称的革命党逐渐演变为"革命的国民党",即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中国国民党左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