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诉前禁令和诉前证据保全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到目前为止,上海法院共受理申请诉前责令停止有关行为(以下简称诉前禁令)的案件2件,其中一件为专利纠纷,申请人为美国公司。该公司同时申请诉前证据保全,法院依法作出诉前禁令裁定和诉前证据保全裁定,并在法定期间内执行完毕,申请人也在法定期间内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另一件为著作权纠纷,法院依法在受理申请的第二天作出诉前禁令裁定,并在裁定作出的当天执行完毕。受理在起诉的同时申请禁令的案件一件,系专利纠纷,法院依法作出禁令裁定并执行后,被告主动向原告请求和解,原告因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而撤诉。从作出禁令裁定的3…  相似文献   

2.
一、对审判改革的正确理解诉前调解是作为审判改革的一项成果被肯定的,因而探讨正确意义上的审判改革就成为本文的首要问题。“审判改革”包括审判方式的改革和审判体制的改革。诉前调解从它将调解手段用于解决诉前债权债务纠纷这一点看,其涉及的是审判方式问题;从它将法院司法权超越于现行“起诉——受理”审判制度、提前介入经济纠纷这一点而言,涉及的是审判体制问题。因此,要正确理解审判改革,需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l、谁有权进行审判改革?我们认为,规范民事、经济审判制度的民事诉讼法作为国家基本法,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  相似文献   

3.
王雪林 《特区法坛》2002,(70):31-32
申谓诉前扣船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下称《海诉法》)第二十条规定“海事请求人申请海事请求保全错误的,应当赔偿被请求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因此所遭受的损失。”在诉前扣押船舶这种最为典型的海事请求保全中,海事请求人中请诉前扣船错误(即申请海事请求保全错误)具体包括哪些情肜,法律和司法解释对此未予明确。各海事法院在审判实践中除了对海事请求人申请诉前扣船后,  相似文献   

4.
“诉前调解”.对熟悉我国调解制度发展轨迹的人而言并不陌生:上世纪80年代末遍地开花的“经济纠纷调解中心”,为追求快速结案的效果曾经运用过这一形式:90年代初,它又发展为法院主动派员深入企业帮助企业清理诉前债权,召集债务人并主持调解的一种制度,后因违背不告不理的司法规律而为人诟病。  相似文献   

5.
试论海事诉前证据保全□陈萍萍在近几年的海事审判实践中,诉前证据保全已成为普遍适用的一项程序性法律制度。众所周知,海事案件专业性较强,取证核证、认定事实、划分责任及确定赔偿数额都相当困难,同时,许多海事证据存在时间较短,或易受时间及环境的影响而改变。例...  相似文献   

6.
论诉前扣船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诉前扣船,就其性质而言属于财产保全。在我国,实行诉前扣船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中有关财产保全的规定(包括最高人民法院1992年《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最高法院解释”)。具体作法依据199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康保县人民法院强力推行民事案件诉前调解制度,要求各法庭对婚姻家庭、相邻关系、宅基地、小额债务、轻微的人身损害赔偿等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的民事纠纷尽量化解在诉前、解决在诉外。不仅为群众减轻了诉累,减少了金钱上的花费,  相似文献   

8.
法律援助诉前调解,是指法律援助机构对受理的民事法律援助案件,指派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在查明事实、明确责任的基础上,说服受援对象及对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并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的规定,自愿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纷争的活动。按照调解人员的身份属性,法律援助诉前调解分为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主持的调解和律师等社会法律服务人员主持的调解两大类。笔者本文所称的法律援助诉前调解,仅指前者。  相似文献   

9.
侵权行为的发生或继续发生,将严重抢占权利人的市场份额,影响权利人重大利益的,应视为我国诉前禁令制度中规定的“如不及时制止,将会给权利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的情形。一般而言,单纯的“侵权行为的继续”所造成的损害,是可以通过诉讼方式得到经济补偿的,不能认定为是“难以弥补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公开起诉书从学理和法制健全的角度来考虑,其合理性与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然会有诸多需要注意和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1.
倪维常 《法制与社会》2014,(14):248+251
诉前司法鉴定是法院在立案审查阶段,依据当事人申请,将鉴定事项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的行为。诉前司法鉴定机制的确立的目的是在诉前通过法院委托鉴定机构进行专业性鉴定,并明确该鉴定意见对各方都有约束力。诉前司法鉴定意见对当事人双方预判即将到来的诉讼争议走向有指导作用,对诉讼结果会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改进民事纠纷诉前处理工作初探●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教研室张发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民事诉讼的理论与实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需要,1988年,深圳市的人民法院率先尝试对某些经济纠纷实行诉前处理。以后,诉前处理从案件;范围上扩大...  相似文献   

13.
诉前交流制度是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部门根据刑诉法的有关规定,在案件审查起诉期间,对重大、疑难和社会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案件,以交流会的形式,公开听取被害人及其代理人的陈述、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和侦查部门、审查逮捕部门及发案单位意见,展示各方的证据材料,力求减少分歧、达成共识,并综合各方面的意见作出处理决定的一种工作制度。其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这种开放式的审查方式,  相似文献   

14.
诉前财产保全措施的正确适用王自豪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关于诉前财产保全的规定,是在总结以往民事、经济审判实践经验基础上作出的。该条款规定的内容和应备条件较全面,也比较清楚。但申请人向哪一个法院申请诉前保全未有明确。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  相似文献   

15.
《人民调解》2012,(11):13-14
为进一步推进诉前调解工作,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司法局、滨海新区人民法院汉沽审判区指导组建了汉沽诉前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诉前调解调委会)。  相似文献   

16.
赵刚 《天津检察》2010,(1):49-52
起诉书诉前向被害人公开是指在起诉部门对案件审查完毕之后,在诉前就检方指控的犯罪事实、适用法律的有关意见向被害人公开,听取被害人意见,以充分保障被害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起诉书诉前向被害人公开是办案公开机制的拓展,是检务公开在起诉环节的深化,从学理和法制健全的角度来考虑,其合理性与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然会有诸多需要注意和商榷之处,在试行中必须慎重。笔者就此课题略陈管见。权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7.
论建立海事诉前证据保全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建立海事诉前证据保全制度张湘兰海事诉前证据保全是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海事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采取措施对该证据在诉讼前加以保护的制度。一、海事诉前证据保全的特点1.它是一种强制性的保全措施。民事诉讼中的保全制度是人民法院依当事人...  相似文献   

18.
起诉书诉前公开关键在时间上有分歧点,一种观点是起诉书制作完毕后再告知被害人,而讨论的观点是起诉书未制作完毕前告知被害人或起诉书制作完毕后再告知这两层意思都有。因此时间概念应该划定,我的观点是起诉书制作完毕前告知被害人。  相似文献   

19.
《法庭内外》2008,(10):55-55
今年7月,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和区司法局联合举行了丰台区法院诉前调解室和丰台诉前人民调解工作室揭牌仪式。丰台区法院与区司法局联合设立了丰台区法院诉前调解室和丰台诉前人民调解工作室并开展了诉前调鳃工作。两个调解室既分工又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20.
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已于2001年的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法律上所作的积极准备之一。这次专利法修改的内容非常厂泛,总共69条中修改的条文多达35条,很多条款涉及到人民法院的执法。其中,关于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责令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的规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厂泛关注。这条措施的正确执行将对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