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义军 《法制与社会》2010,(10):142-142
基层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基层审判机关,全国法院大部分案件都集中在基层人民法院,基层法官在我国的司法审判活动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然而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的基层法官的司法理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基层法官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应当如何认知和坚持正确的司法理念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昃晶雯 《山东审判》2007,23(1):74-78
法官作为司法系统的终端,需要系统的支持和合理配置,才能向社会输出合格的“产品”,而法院正是这一系统的操作平台。本文从基层法院和法官关系的现实困境这一特定视角,通过贴近的、多方位的辨析,努力呈现当下基层法院和法官关系的真实状态以及日常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继而分析了造成两者之间关系困境的根源,最后指出在现有司法体制框架下,解决两者关系困境的路径选择:立足于“自救”,即通过法院内部管理的科学化、领导层面的精英化、职能定位的准确化、法官队伍的专业化,以及制度的借鉴与构建,来实现基层法院与法官之间的良性互动,进而巩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3.
田林 《中国审判》2010,(9):70-71
基层法院相对于上级法院,诉讼活动最为活跃,面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矛盾也最为直接。因此,基层法院的司法活动是体现司法文明、构建和谐司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目前,80%的案件在基层法院处理,80%的法官在基层法院办案。  相似文献   

4.
张希  孙莹莹 《法制与社会》2010,(26):177-178
基层法院在中国的法院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基层法院法官待遇偏低,导致其人才流失严重,间接促成了法学院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中国司法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基层法院的建设与改善,对人民法院的整体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国法院的法官、书记员、法警及司法行政人员有80%以上在基层法院;基层法院审判案件的数量约占全国审判案件数量80%以上。基层法院的工作水平、整体形象、司法公信力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民法院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交通肇事引发的纠纷在基层法院占的比重很大,如何处理这类案件成为基层法院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周曙 《江淮法治》2008,(6):19-19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贵州、四川、重庆等西部12个省区市800余家基层法院试行法官助理制度,在审判法官与书记员之间设立“法官助理”职务,试行“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审判组织模式,以此减轻西部基层法院法官短缺问题,分担法官工作压力,提高司法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7.
李凌锋 《法制与社会》2013,(11):261-262
近年来,部分基层地区出现了法官资源短缺的现象,法官资源配置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整个司法界的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所以,出现法官资源断层的问题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实现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效率,必须要重新对法官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尽快解决我国基层法院法官资源短缺、法官素质不高的现象,为创建和谐的法制社会提供司法保证。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基层法院审判效率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数字和相关文章,我国基层法院的数量占全国法院总数的87.6%,基层法院法官的数量占全国法官数量的76.8%,①基层法院法官审理的案件数则占全国  相似文献   

9.
徐军 《中国审判》2015,(3):56-57
法院工作,办案是重点;法官办案,质量是重点;案件增效,基层是重点。针对箍城市少数基层法院向临“三多一低”(案件多、信访多、改发多,司法公信相对较低)的实际状况,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旗帜鲜明地提出“法院胺职办案为上”的理念,狠抓办案、狠抓基层,通过全力“做优基层司法产品”来促进中基层法院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0.
基层法院法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审判权是否得以公正执行,也直接决定着司法改革的方向进展和效果。而法官的素质则是司法改革的基石,教育培训是提高法官政治、业务的根本途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人民法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更加艰巨,基层  相似文献   

11.
人民法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司法不公或司法腐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行法院管理体制存在的三个弊端 :司法权地方化、法院内部管理行政化和法官的非职业化。司法体制的改革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整体设计 ,通过修改法律 ,自上而下地进行。要把地方法院法官的任免权收归省级人大常委会 ;法院的经费由国家拨付 ;实行司法辖区和行政区划的分离。要取消对下级法院除上诉审和再审以外的监督 ;加强法官的审判独立。基层法院取消审判委员会和合议庭制度 ;中级以上法院要强化合议庭地位。大幅精简法官 ,建立严格的法官选拔制度、逐级遴选制度、定期交流制度以及惩戒制度 ,并对法官给予必要的身份保障和经济保障  相似文献   

12.
何云笑 《法治研究》2006,(11):76-76
我国现有实际是强调保持司法机关(法院)的独立而不是法官的独立,笔者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法官独立才是司法独立的核心和本质,而法院只是法官执业的载体。也有的学者认为,法院独立与法官独立是司法独立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即法院独立是这一原则的初级阶段,法官独立是这一原则的高级阶段,法院独立是法官独立的前提,法院独立是法官独立的外部保障。但无论如何,司法独立的最终目标还是要追求法官的独立。  相似文献   

13.
周静 《法庭内外》2012,(12):55-56
以基层法院网格化为基础,北京市密云县法院建立起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网格法官”们织成了一张覆盖所有社区、村庄、遍及每家每户的司法服务网,形成了“法庭为主导,科技为依托,网格全覆盖”的网格化管理新品牌。该法院院长马强说,这使得辖区各庭长、各法官均在网格内找到了自己的“责任田”,网格法官成了矛盾纠纷的“灭火器”、社区干部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系统了解全省法院办案法官工作负荷情况,探求优化法院队伍结构及审判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2009年第四季度,省法院研究室组成专题调研组,通过赴部分中院和基层法院实地考察、召开  相似文献   

15.
基层法院法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审判权是否得以公正执行,也直接决定着司法改革的方向进展和效果。而法官的素质则是司法改革的基石,教育培训是提高法官政治、业务的根本途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人民法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而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密切联系群众。人民法院既是国家审判机关,也是群众工作部门,尤其是基层法院,处在审判工作第一线,直接与人民群众接触和交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及新类型纠纷不断涌现在基层。新形势下,基层法院如何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达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司法的公平和公正,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司法服务,进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的终极目标,是摆在我们基层法院面前的重大课题与任务。  相似文献   

17.
法庭、法律、法官等元素共同构筑了诉讼这一人类社会纠纷解决方式。然近年来,诉讼这种承载公平与正义价值的制度载体却被不法分子利用作“智者的法律游戏”,即通过构筑虚假的诉讼,利用法院的裁判权和强制执行权谋取非法的利益。据浙江高院做过的一项调查,基层法院近九成法官称:曾接触到虚假诉讼案件,八成法官认为该类案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审判》2014,(7):37-38
从书法官职业12年了,我听到最多的一个称呼就是“刘法官”。当事人一句“法官”,虽然再普通不过,却常常让我觉得沉甸甸的,也让我不断地思考和反省:老百姓来到法院,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法官?基层法官每年都要审理三四百件案子,如何才能在每个案件中让当事人感受到公正、放心?  相似文献   

19.
基层法院改革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世界范围来看 ,凡设置四级法院的国家 ,其基层法院大都定位为简易法院 ,其上一级法院为普通案件的一审法院 ,两级法院共同构成初审法院。我国应当吸取这一经验 ,将基层法院改造成简易法院。同时 ,应大幅度合并城市的基层法院 ,撤销在乡镇设立的中心法庭 ,每乡建立一个用调解、仲裁等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解决纠纷的新型法庭。此外 ,应重组法院的工作群体 ,创建法官少、辅助人员多的新型法院。  相似文献   

20.
路哲 《法制与社会》2013,(29):110-111
法官作为司法审判人员参与法院调解,在我国法院‘‘调审合一”模式下存在角色定位和工作性质的冲突。本文从法官职能发挥角度考察我国法院调解的运行现状、法官角色冲突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以促进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