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这就需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批判地继承世界文明成果理论、对权力监督和制约理论、依法治国理论、深化改革理论六个方面的基本问题,都需要联系实际,认真审视,该坚持的要坚持,该创新的要创新,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倒退。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划分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界限的唯一正确坐标。要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当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实践标准;坚持理论武装。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形成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党的十四大期间的实践和试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发展则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和价值提升。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严整的科学体系。在理论建构上,它有自己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四条逻辑主线的内在层次性共同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发展的时代特征,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秦宣 《理论前沿》2007,511(22):13-16
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准确把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关系,必须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必须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爱平 《理论前沿》2008,(12):25-26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因此学习和研究这个理论体系的特性,对于深刻领会十七大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不应该仅仅侧重于具体内容的构建,也应着重于其整体性的存在论说明以及精神实质的理解。其精神实质主要体现为实践性、辩证性和历史性:实践性是第一性的规定,辩证性是发展性规定,历史性是过程性规定,这三性是内在同一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所构成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涉及精髓、主题、核心、关键、使命、阶段性成果等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呢?本文就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优秀的文明成果,具有鲜明的向历史和世界开放的特性;它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具有强烈的自我开放的特性;它形成和发展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不断总结实践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具有显著的向实践开放的特性;它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实践中开拓创新,具有独特的向未来开放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创新性、人民性、民族性是其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人本性、创新性、开放性和价值性。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新概括,本文着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作一个综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实践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制度社会主义困境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拓展与丰富了社会主义的内涵,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本文深入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发展过程及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双层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们党在思想理论上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是与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反映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思想表现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然具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科学性、创新性、人民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根基,有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基础,也有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华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对中华文化积淀的思想精华的吸纳和传承,对中华文化体现的思维方式的融合和优化,对中华文化包含的价值取向的贯通和提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当代中国问题的解答具有鲜明的文化蕴含和民族情感。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其理论指向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围绕此问题,因时代条件和发展阶段的不同,中共自建国后进行了艰辛而曲折的探索历程并取得了卓著而辉煌的理论成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艰辛探索及取得的理论成果是第二次相结合的基础;邓小平理论是第二次相结合的系统理论形成标志,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第二次相结合的多方面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