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十年代以来,直接投资是帝国主义对拉丁美洲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之一。外国直接投资在现代拉丁美洲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75年年末,主要西方国家在拉丁美洲的直接投资额总计在四百亿美元以上,其中美国占一半以上。近几年来,外国在拉丁美  相似文献   

2.
拉丁美洲历来是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输出的重要地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外国投资在拉美迅速增加。五十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拉美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总计约七十多亿美元,到七十年代末,西方国家对拉美各种形式的资本输出已达二千多亿美元。除了拉美经济发展水平高于第三世界其他地区和投资气候比较有利等原因外,拉美国家采取的利用外资加速经济发展的方针,是外国资本大量涌入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拉丁美洲国家自80年代初以来陷入了以债务危机为特征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大是拉美历史上空前的。拉美国家为克服这场危机所做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也是世人共睹的。拉美国家出现这种严重的局面,固然有其本身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的某些失误,但究其根源,不难看出这是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造成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工业大国的垄断资本对拉丁美洲掠夺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拉丁美洲、美国和西方学术界在探讨不发达与拉丁美洲发展道路问题的过程中,对拉丁美洲的社会性质进行了一些分析。其中,研究拉丁美洲问题的学者安德烈·冈德·弗兰克认为,拉丁美洲从十六世纪被西班牙和葡萄牙征服时开始,就一直是资本主义社会。这个论点,在学术讨论和书刊中常被提及,并且引起了争论。  相似文献   

5.
2005年4月23日,著名德裔学者安德烈·冈德·弗兰克(AndreGunderFrank)教授病逝于卢森堡,享年76岁。弗兰克对拉丁美洲有着深入的研究,是依附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依附论学说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拉丁美洲,主要是在对第三世界不发达问题的探讨和辩论中形成的,后来也被非洲和亚洲学者以及一些西方激进学者所接受。依附论着重从宏观角度探讨拉美等第三世界的不发达,反对国际帝国主义,批判传统的发展思想、尤其是以欧美为中心的现代化理论,强调拉美和第三世界的不发达根源主要是由于受到来自美国等西方大国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弗兰克在1966年发…  相似文献   

6.
战后以来,巴西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巴西由此从初级产品生产国成为“新兴工业国”,极大地改变了它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巴西工业化的成就是由各种经济和非经济的、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跨国公司的参与对巴西工业化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一、第二次大战以后,世界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的重要的变化,其中引人注目的一个变化是资本输出速度空前加快、规模愈来愈大。这种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对世界经济和政治造成许多新的重要的影响,它与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学者皮特拉斯(J·Petras)在“第三世界工业发展理论”一文中提出了第三世界工业化的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资本积累的阶段存在着内在联系的观点(见下表):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一段时期,“非洲悲观主义”曾在西方大国广泛流行。横加干涉和冷漠一度成为西方对非政策的两个极端。近两年来,西方大国对非政策相继出现调整和变化。其共同特点是:重新估量非洲,在继续保持一定政治压力但手法较前灵活的基础上,将重心转向同非洲发展经贸关系,以着眼于21世纪的资源与市场竞争。这一情况为非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必然在大国间带来新的矛盾和争斗。 中国重视与非洲发展关系有着同西方截然不同的出发点和目的。中国高层领导对非洲的相继访问必将把中非关系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是中拉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本文根据伊比利亚美洲及泛美科学技术指标网络(RICYT)数据库,分析了21世纪头十年以来拉丁美洲各国科技创新领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介绍了阿根廷和巴西两个代表性国家的科技创新政策和法规。分析发现,相较于拉丁美洲在全球陆地面积、人口、GDP等方面所占比重,拉丁美洲在相当长时间内对全球科技发展的贡献相当有限。拉丁美洲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均依赖于"国家创新体系",国家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在其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拉丁美洲科技创新领域总体上有所增长,但不同国家之间、不同行业部门的科技创新水平存在显著差距,科技创新集中在地区大国和由国家控制的重点优势行业,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私人部门企业,科技创新则被忽视,科技创新产出与其投入不成比例。未来随着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放缓和区域政治格局的改变,拉美科技创新步伐亦可能随之放缓。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是中拉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本文根据伊比利亚美洲及泛美科学技术指标网络(RICYT)数据库,分析了21世纪头十年以来拉丁美洲各国科技创新领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介绍了阿根廷和巴西两个代表性国家的科技创新政策和法规。分析发现,相较于拉丁美洲在全球陆地面积、人口、GDP等方面所占比重,拉丁美洲在相当长时间内对全球科技发展的贡献相当有限。拉丁美洲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均依赖于"国家创新体系",国家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在其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拉丁美洲科技创新领域总体上有所增长,但不同国家之间、不同行业部门的科技创新水平存在显著差距,科技创新集中在地区大国和由国家控制的重点优势行业,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私人部门企业,科技创新则被忽视,科技创新产出与其投入不成比例。未来随着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放缓和区域政治格局的改变,拉美科技创新步伐亦可能随之放缓。  相似文献   

10.
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中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拉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发生的显著变化,它的传统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研究战后拉美就业结构的变化,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拉美在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拉丁美洲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拉美的对外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同时,对外依附性逐渐减弱,独立自主的能力不断增强。拉美国家一方面扩大与西欧、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另一方面努力实行地区内经济一体化,加强同亚、非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以减少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赖。这已成为战后拉美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快速上升,中国领导人也越来越强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国内强调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国外强调做一个负责任、敢担当的国家.从理论上来说,权威是大国外交的本质和核心,与普通的国家相比,大国就意味着不仅有实力,更要有权威,在外交上得到其他国家和民众的尊重和支持.中国是一个有着大国外交基因的国家,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历史沉淀了大国心态,确立了独具特色的大国外交权威基础.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世界的兴起,中国外交的权威基础遭到严重侵蚀,缺乏必要的国力支撑.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重塑大国外交权威基础上走过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在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背景下,如何成为一个有权威的大国,实现大国外交权威基础的再造,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战后以来,日本一直以政府开发援助(以下简称ODA)为杠杆,促进商品出口、资本输出和确保外来资源供应,ODA实际上成为战后日本政府“经济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ODA的数额不断增加。80年代末期以来,ODA又成为日本政府推行“政治大国”外交战略的有力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八国首脑会议由七国首脑会议演变而来,成立于1975年,其最初的定位是一个协调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经济政策的论坛。但在美苏争霸、东西方对峙的国际背景下,从一开始它就被赋予了政治使命。维护西方大国共同经济利益,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市场经济、西方民主、人权标准成为八国集团的基本宗旨。冷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西方的变化。受其鼓舞,西方大国集体谋求霸权的野心进一步膨胀,突出表现为八国首脑会议对世界政治、经济和安全事务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深,关注的范围越来越广。随着俄罗斯在今后几年内逐渐成为“完全的成员国”,八国集团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会进一步增强,“胃口”也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5.
世界注意中心正在从东西方关系转向南北方关系。尽管许多国家为安全和政治问题而焦急不安,却仍然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东西方关系。然而工业化国家不得不日益更加认真地对待同南方的经济活动。同其他欠发达国家相比,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发展水平较高,因此,拉丁美洲在南北方关系中具有重要地  相似文献   

16.
拉丁美洲原是世界上经济落后地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整个地区经济有较大的发展,并涌现出了几个“新兴工业化”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成了第三世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本文就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战后,拉丁美洲经济的较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结构的最大的变化是拉丁美洲由一个农业大陆变成了一个农业和工业地区。在拉丁美洲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制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国际关系的内涵和外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以北京奥运会为聚焦点的国际互动显示了当代国际关系的新特点:新兴大国的中国同西方传统大国在价值观方面进行了新一轮的碰撞、竞争和磨合.形势的发展对中国外交提出了诸如新兴大国和国际体系间的关系、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的有序互动、国际政治和全球治理、中国国际战略和内外统筹的有机协调等新任务.  相似文献   

18.
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拉丁美洲对外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第三世界重要组成部分的拉美国家,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颇有影响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1990年s月6日秘鲁前总理、秘鲁地缘政治和战略研究所所长埃德加多·梅尔卡多·哈林少将和前渔业部长晗维尔·坦塔莱安在拉美所同拉美所研究人员和中国拉丁美洲学会部分会员座谈拉美形势。哈林认为,近年来世界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苏联已不再是一个经济技术大国,但仍然是军事大国。美国已恢复经济大国的地位,但它已不能再充当国际宪兵。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已进入一个长期缓和时期。国际格局已从两极朝多极方向发展,形成美、苏、中国、日本和欧洲五极。  相似文献   

20.
拉丁美洲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丁美洲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问题焦震衡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随着拉丁美洲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急剧增加,拉美国家普遍实施优先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大量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从而使拉美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一、学生人数、教师队伍、学校规模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